天天看点

人民日报: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网友说: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近来,人民日报发表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纷纷刷屏,本来是一篇很励志的文章,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人民日报: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网友说: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不仅能够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而且将在基层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

对于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来说,物质财富比精神财富更重要,毕竟人要活着,生存就是第一大难关。

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何谈精神财富?

毕竟,当下社会能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少之又少,都恨不得自己能成为物质上的富翁。

不是人越来越现实,而且社会的脚步不得不让人更现实。

而且,现在的孩子啃老的还少吗?基层磨砺我看磨砺的还是父辈的腰包,这份责任和担当都胖父辈扛上了。

文章还提到:“青春的样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

人民日报: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网友说: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话说谁的青春不是如此走过?谁的青春模样不是满腔热血?

可一个又一个现实后剩下的只有“能吃苦”,而“理想”也在一次次打磨后变成了“终于等到15号发工资了,再不发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就说我自己吧!初入公司时真是怀着满腔热血,想在职场中发光发热,结果才知道在满是裙带关系的小公司里哪还有机会发光发热,能让自己的热和光保持初心就很不错了……

就像有网友调侃道: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愿意去辛苦的岗位奉献我的一生。比如:烟草,电力,高速,石油等企业。

我不怕吃苦也不怕累,肯奋斗有担当,让我去这些最需要的部门去工作吧!我相信我能做到最好。”

人民日报: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网友说: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人民日报: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网友说: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不得不说这种反讽式的语言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还有网友说:

“令人费解的是:这些铁路系统、石油系统、电力系统等似乎就像遗传病一样,只能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近亲传播,一家几代人都从事这个行业,这就是正确的就业观吗?”

对于这些系统是否像遗传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社会生存法则“关系的重要性”。

人民日报: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网友说: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不夸张的说:“小公司裙带关系都如此重,何况还是一些大公司。”

有些事儿看破不说破,你们懂的!

这不单单是价值观的问题,这是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的问题,生活、压力,待遇,上升空间等等都是要考虑的。

就如: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如何去爱别人!

最后,关于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选择,也并不是说大学生就应该降低期望、适应现实、放低姿态,而用人单位存在的各种歧视和不合理现象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因“工作经验不足”“35岁‬+的‬年龄‬”而被刷下来的经历,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宝妈群体和‬35岁‬+的‬求职‬人群‬。

不是她们能力不够,而是在简历或是面试筛选一环,许多人就已经被踢出局了,哪还有机会发光发热?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难是所有人都在面临的问题,何况今年大学毕业生还有1000多万。

“竞争激烈、需求少、条件苛刻的优质岗位,还要面对用人单位存在的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经验歧视等问题”,难道是她(他)们不想发光发热吗?是真的没有机会。

就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需要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一的,你们说呢?

而且,世上哪有什么公平而言,有些人从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这是许多人一生都追求不到的高度,有些人‬就只是‬为‬活下去‬便‬用尽了‬全力‬。

青春年华之际的梦想是热血的,可当生存纳入“梦想”之时,活下去才是重要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