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人民日報發表的《樹立正确的價值觀》紛紛刷屏,本來是一篇很勵志的文章,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不僅能夠留下無悔的青春記憶,而且将在基層磨砺中獲得受用終身的精神财富”。
對于生活在底層的普通人來說,物質财富比精神财富更重要,畢竟人要活着,生存就是第一大難關。
如果連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何談精神财富?
畢竟,當下社會能有“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人少之又少,都恨不得自己能成為物質上的富翁。
不是人越來越現實,而且社會的腳步不得不讓人更現實。
而且,現在的孩子啃老的還少嗎?基層磨砺我看磨砺的還是父輩的腰包,這份責任和擔當都胖父輩扛上了。
文章還提到:“青春的樣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樣子。”
話說誰的青春不是如此走過?誰的青春模樣不是滿腔熱血?
可一個又一個現實後剩下的隻有“能吃苦”,而“理想”也在一次次打磨後變成了“終于等到15号發工資了,再不發家裡都揭不開鍋了。”
就說我自己吧!初入公司時真是懷着滿腔熱血,想在職場中發光發熱,結果才知道在滿是裙帶關系的小公司裡哪還有機會發光發熱,能讓自己的熱和光保持初心就很不錯了……
就像有網友調侃道:
“樹立正确的就業觀,我願意去辛苦的崗位奉獻我的一生。比如:煙草,電力,高速,石油等企業。
我不怕吃苦也不怕累,肯奮鬥有擔當,讓我去這些最需要的部門去工作吧!我相信我能做到最好。”
不得不說這種反諷式的語言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還有網友說:
“令人費解的是:這些鐵路系統、石油系統、電力系統等似乎就像遺傳病一樣,隻能通過母嬰傳播、血液傳播、近親傳播,一家幾代人都從事這個行業,這就是正确的就業觀嗎?”
對于這些系統是否像遺傳病,我不知道,我隻知道社會生存法則“關系的重要性”。
不誇張的說:“小公司裙帶關系都如此重,何況還是一些大公司。”
有些事兒看破不說破,你們懂的!
這不單單是價值觀的問題,這是美好理想與殘酷現實的問題,生活、壓力,待遇,上升空間等等都是要考慮的。
就如: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如何去愛别人!
最後,關于大學生的就業觀和擇業觀選擇,也并不是說大學生就應該降低期望、适應現實、放低姿态,而用人機關存在的各種歧視和不合理現象也是很關鍵的因素。
相信很多人都經曆過因“工作經驗不足”“35歲+的年齡”而被刷下來的經曆,特别是大學生群體、寶媽群體和35歲+的求職人群。
不是她們能力不夠,而是在履歷或是面試篩選一環,許多人就已經被踢出局了,哪還有機會發光發熱?
在目前經濟形勢下,就業難是所有人都在面臨的問題,何況今年大學畢業生還有1000多萬。
“競争激烈、需求少、條件苛刻的優質崗位,還要面對用人機關存在的地域歧視、性别歧視、年齡歧視、學曆歧視、經驗歧視等問題”,難道是她(他)們不想發光發熱嗎?是真的沒有機會。
就業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是需要個人、企業、社會、國家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單一的,你們說呢?
而且,世上哪有什麼公平而言,有些人從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線,這是許多人一生都追求不到的高度,有些人就隻是為活下去便用盡了全力。
青春年華之際的夢想是熱血的,可當生存納入“夢想”之時,活下去才是重要的!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