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作者:木沐说史

前言:宋朝的诞生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充满杀伐纷争的混乱局面,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大混乱之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重新启动了起来,并且取得了辉煌的物质以及精神成果,相应的在消费方面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一、宋代上层消费

衣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而在宋代初期,为了能够维护上尊下卑关系,朝廷特意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根据不同的社会等级,服装的样式、颜色以及配饰也各不相同。

除了官方的规定外,他们还制造了各种精美绝伦的衣物,喜欢将金银物品做成小饰品挂在衣服上,可想而知一件衣服都是价值连城的。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在宋代的饮食生活中,羊肉他们重要的肉食来源,并且羊肉消费的层次也是很高的。据史料记载,皇宫每年用羊数量少则一万四千多只,高则可达到十二万多只。除了平时的饮食,对于宗庙的祭祀活动以及对大臣赏赐也要消费掉大量的羊肉,可想而知,整个上层社会的消费真的难以估算。

皇宫贵族中对饮食也是比较讲究的,比如说在饮食上必须要保证几荤几素,用料也要满足规定,不同的菜品也需要不同的器皿以及装饰品做搭配。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住宅作为耐用消费品,在建成之后可以出租收取回报,不仅是消费也是投资,所以上层社会人员一般都会不惜重金去购买或是建造。上层社会人群的消费大多数都倾向于大城市附近优美的环境以及精神的享受。

除了衣、食、住方面的消费外,宋代上层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消费内容。比如节日消费、家居消费、人情消费以及游乐消费等。

宋代十分重视节日,因此在节日中消费的数额众多。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在元宵节时,宋代非常重视观灯这项活动,皇宫更是会举行大规模的灯展。富贵之家在上元节也会尽情铺张展示各种格式的灯饰,以此来展示自己的财力,这种消费带有一定的奢侈性,而这种奢侈性也是上层社会普遍存在的。

立春在宋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此时的上层社会人们会专门找机构专门制作一些礼品,人们相互赠予来庆贺立春,可见上层社会在节日中消费之众。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长沙匠者造茶器极精致,工直之厚,等所用白金之数。士夫家多有之,置几案间,但知以侈靡相夸,初不常用也。”这不仅表现了上层社会在家具消费中的精致奢侈,也表示了其主人对其自身富有的炫耀。

水果和鲜花消费在上层社会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他们购买水果和鲜花不是用来食用,就是用来馈赠。所以在购买这类商品都不会计较价格,往往以倍酬其值,这样的消费方式致使当时有一大部分水果、鲜花商人一夜暴富。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人情消费也是日常消费中占比比较大的一类。宋代官员不仅收入众多地位也高踞社会上层,所以在门第之族破败的情况下,互拉关系来求官运亨达便成为了他们一项必要的消费支出。比如在婚礼或者是葬礼方面,都穿插着人情消费。

宋代上层社会平日游玩消费方式众多,并且还出现了许多显著特点。在当时出现了一种名为“关扑”的活动,并且很是流行成为了一种娱乐方式。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二、宋代文化教育消费

不断发展的宋代教育,使得整个社会文化水平也有了提高,相应的在文化教育消费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我们将从笔墨纸砚、书籍以及求学教育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叙述。

(一)宋代笔墨纸砚消费

在“右文”政策的鼓励下,宋代出现了大量读书写字之人,出现了“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的盛况。因此笔的巨大需求量使得其消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笔属于消耗品,一般文人都会一次性购买很多,并且也会经常性购买。宋代市场上笔的种类非常丰富,这也反映了宋人笔消费品种的多样性。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墨,在宋代也有着非常广阔的消费市场,它不仅会作为一般的文化消费品,还有一部分被用于收藏。在《墨史》中就有记载关于喜欢收藏墨的文人士大夫,比如“吴开喜蓄墨‚收古今名品甚具”。

宋代造纸原料的扩大以及造纸技术的进步,使得纸在生产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提高。纸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并且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用来印书籍、纸币、钞引以及大量生活纸制品。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本文所讨论的“纸的消费”是仅限于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纸,也就是用来写字作画的消费用纸。随着宋代读书人数量以及用纸的需求量的增加,纸的消费可想而知也会随之增大。

因为砚是不可再生属性,加之宋人消费偏好的影响,宋代的砚同墨一样,不仅被用于文化消费品被消费,绝大部分也被用于收藏了。因为砚产地的不同以及材质的不同,使其砚的生产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由此反映了宋人对砚消费的多样性。

需求量的加大、文化消费产品易消耗的特点以及文人士大夫对它们的特殊嗜好,使得宋代笔墨纸砚呈现出消费量大、消费面广以及消费费用多的特点。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随着宋代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以及雕版印刷术技术的普及,其书籍的数量也开始大幅度增加。书籍售卖方式的多样,书籍即开始遍布全国各地,书籍的贸易活动变得更加活跃。书籍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二)宋代书籍消费

书籍消费就是指在市场上购买书籍的行为。从消费主题上来看,在书籍市场上主要包括私人购书、书院购书以及寺观寺院和道观购书三种方式。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在藏书史中宋代占有辉煌的一页,并且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藏书活动主要具有人数多、分布广、藏书数量大的特征。关于宋代私家藏书的来源一般有继承、赐予、赠送、抄写、交换以及购买等方式,其中,购买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关于书籍的购买者大部分都是嗜书者,为了购书不惜钱财,甚至会将其自身大部分的收入都用于购买书籍,比如“所得禄赐,多以购书”,这边体现了在宋人的日常生活开支中,书籍消费占有很大的比例。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书院是文化教育组织,以私人创办为主,官助为辅的官和私学并存的形式存在。书院的教育功能日益强化,并且成为了宋代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书院中也会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便于讲学和研讨。

书院是书籍重要的消费组织,在宋代书籍贸易市场是也是非常活跃,更是一支重要的购买力量。

(三)宋代求学教育发展消费

宋代教育繁荣发展,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形式多样的教育系统。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求学接受教育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受教育的人便普及到了各个阶层。随着教育的接受,也会产生有关于求学发展的费用。在宋代设有私立学校、官吏学校以及书院三中教育机构。

宋代私学的设立非常普遍,并且还可以分为师授以及家传两种形式。家传就是家长亲自为子弟教学所以不存在学费问题。而师授也分为私塾、义学义塾和家塾等形式,这种形式的教学都具有学费或者是其他相关费用的支出。

宋代最流行的教学方式就是私塾和家塾。私塾是塾师在家自己设立学堂传授子弟知识。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而家塾便是有钱人在自己家设塾并且聘请塾师教育子弟。这两种教学方式相同的就是都需要支付学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只不过私塾的学费相对来说会少很多,并且还能够用粮米等实物进行支付。

宋人比较重视教育,所以尽管是生活困难的家庭也会挤出一点钱,供孩子上学学习知识。比如李熹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就对这种现象有过记载,“又有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出资兴义学一般都是宋代封建家族兴学的主要形式,是由家族个人出资或者是族众合力兴建学校、请教师来教育培养本组子弟。这种形式在宋代也是比较普遍的,有些大规模的甚至还成为了书院。

三、宋代女性生活消费

(一)冠巾饰品消费

宋代女子的冠巾名称以及形制多种多样,其中就有很多专门为后妃们在一些正式场合中所佩戴的礼冠,这也是各种冠饰中最为贵重、花费最大的。比如在宫中较为流行的角冠,据史料记载,这种角冠的造价十分昂贵,所以消费的一般都是贵族的女性。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在宋代,花冠也是冠饰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最初,花冠以各类鲜花为饰,但是因为鲜花的维持的时间不长,于是便有了用各式绢、丝质假花来代替鲜花。因为这种花冠的造价比较低,所以消费人员很是广泛。

珠冠是用珠装饰缀于冠上,珠冠的价值也是非常珍贵的,所以并不是普通女子能消费起的,在宋代能够戴有珠冠的都是身份很显赫的人。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盖头也是当时较为盛行的一种头饰。女子出门时就会戴盖头,这样不仅能够抵御风沙,还可以用来“避面”。盖头适合各等级的女性以及各种场合,所以在宋代盖头的消费量也是极大的。

(二)首饰消费

钗是宋代女性头部饰品中最为普遍常见的一种首饰,所以它的消费人群也是非常广泛的。在宫廷中皇后和妃嫔的发钗定会精工细琢、耗费极大。普通人家的女子爱美之切,有时也会拥有价值大的金钗。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胜也是一种头饰,是一种形似花朵或是花枝状的饰物,由金片、玉片以及宝石等材料雕琢而成。在胜中也会分为金胜、银胜、罗胜、织胜、宝胜、人胜等多种形式。因为胜佩戴场合非常广阔,所以女子对胜的消费也较为广泛。

梳、篦都是古代女子用于梳头或者是用于头部装饰的物品,大多以木、水晶、犀玉、象牙等材料制成。宋代女子普遍都喜欢插梳作为发髻的装饰。

花钿是宋代女性的面部饰品,也被称为“花子”,由额头点梅花发展成为了各种用于装饰面部的花钿。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耳环、耳坠也是当时女子中广为流传的饰品。不仅有贵重材质制成的耳饰,也有较为廉价适用于普通女子消费的铜环耳饰,并且铜环耳饰的适用人群是最为广泛的。

(三)化妆品消费

宋代女性化妆用什么作为粉底呢?其中最重要就是铅粉。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铅,在用于化妆时,必须要用水进行调和,所以也被称为“水粉”。宋代女性对于铅粉很是钟情,所以铅粉有了大量的消费。除了铅粉以外,女子的粉底还有雪丹、桂粉和花粉。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宋代女性所用的油脂主要有两种——茶油和花子油。另外它们也有很多特定的称谓,比如香脂,因为它通常具有浓郁的香气,所以被人称之为香脂。它一般是由麻油、鲜花和香料等配制而成的。这种香脂涂到脸上可以使肌肤看起来粉嫩自然,因此很受女性的喜爱。

眉毛也是宋代女性上妆的重要一步。以前的女子用黛,但是宋代女子却不用黛而用墨,并且在宋代发明了轻煤点眉的技法,以及百眉图,可以做到一天换一种眉式。在市场上也有女子专门用于画眉的商品——画眉七香丸。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胭脂也是一种面部化妆品,宋代的女性都会用它来修饰面部,可达到面部的视觉效果更加妩媚,所以在宋代,胭脂的消费量是巨大的,随之也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口脂是一种特殊的胭脂类化妆品,点染朱唇也是化妆中一个重要过程。

(四)香药消费

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以及进口香药的大量供应,使其消费香药也成为了一时风尚,上至皇室、贵族女子,下至平民女子、青楼歌姬都对其很是喜爱。除了以焚香、熏衣的方式消费香药外,佩戴香囊也成为了当时的时尚。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香药不仅可以作为配饰闻其芳香,经过加工后也可以饮食。在《萍洲可谈》中记载:“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香药能够加工的食品种类很是丰富,并且多是受女性的青睐。

最神奇的是,宋代甚至还发明了用高级香料制作成女性装饰品。比如有可做面花、耳环、佩戴的“熟脑”。也有用各种香料制作而成的“假蔷薇面花”,这种面花不仅形状动人、色彩明丽,并且还能够散发出香气。

勤俭持家遭冷落,借钱消费是新潮!浅析宋代消费情况,谈奢侈之风

四、结语

财富的集中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无非是为高消费奠定了基础。高消费的增加,从消费的宏观结构而言,主要是享受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精神性消费得到了发展,从消费方式看,则是某种时尚性、奢侈性、炫耀性消费的流行。

参考文献:

【1】《太平广记》,[宋]李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宋文鉴》,[宋]吕祖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墨庄漫录》,[宋]张邦基,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4】《都城纪胜》,[宋]耐得翁,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5】《宋朝事实类苑》,[宋]江少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6】《东京梦华录注》,[宋]孟元老,邵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