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天时间:
初伏7月11日-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炎炎盛夏说保暖,好像一句傻话。这样的天气,哪有一条雪糕、一杯冰饮料、一个空调房来得巴适,不消多时就已凉到骨子里。
可是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不仅仅指的是天地间的寒暑,也指身体的寒暑。就像此刻望向窗外,太阳热到发白,空气闷得喘不过气,再回忆起农人家的井水,应当冰凉直逼眼睛!
我们的身体在炎夏,尤其是三伏天也是“外热里寒”。过多的冷饮、冰镇水果等,可解一时之渴,享一时之爽,却只会寒上之寒。
中医上讲养生是一个温和的过程,讲“天人合一”,阳气生于春,旺于夏,何不趁着三伏天的好天时,我们一起让“身体暖起来”!
《遵生八笺·夏季摄生消息论》记载:“夏至后,夜半一阴生,宜服热物,兼服补肾汤药”。三伏天从夏至的第三个庚日开始。
所谓“伏”,指的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世间呈外热内凉之态,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宜服热物”,指的是可以吃一些热性的食材与香料,姜和紫苏,不会使得我们体内寒凉,反而是一种温养,还可以发汗解表。
图|清凉地儿-了琹 ©
【姜葱鸡】
食辛辣,温养人
在广东一年四季都吃鸡,一道白切鸡清清淡淡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有鸡味和一小碗姜葱酱。
鸡要选走地鸡,那种在吃饲料笼养长大没几个月就出来的肉鸡,广东人是一定会拒绝的。松松软软的鸡肉没有灵魂,唯有养得紧实的鸡才能在高汤里经得起历练,才又耐得冰水的浇灌,最后变得鸡皮脆滑,鸡肉白里透红。
最后一碟姜葱酱,是夏天的灵魂酱。除了激发肉香,更如俗话所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浓浓的香辣味可让我们的脾胃温暖,驱除体内的寒气湿气。
夏天的第一道养生菜,食辛辣,温养人。
【紫苏黄鳝】
散风寒,暖洋洋
三伏天至,鳝鱼肥壮味美。俗话说:“暑黄鳝赛人参。”炎夏容易伤中气,宜吃黄鳝补阳、养血、补虚损。
在我的老家炒黄鳝很喜欢放一味紫苏,浅紫的身影连梗一起摘下清洗,丢进锅里一同翻炒,热烈的辛辣又清凉的香气占据了厨房和鼻腔。紫苏,温中散寒,与黄鳝同吃总是使身体暖气洋洋。
【羊肉饺】
吃羊补阳,发汗驱邪
“头伏饺子,二伏面,末伏烙饼卷鸡蛋。”头伏吃饺子,是因为夏天太热,长期出汗导致人体透支,而饺子含有蛋白质,能很好地给人补充营养与能量。
伏阴在内的日子也是“伏羊”,徐州彭祖每年从初伏开始伏羊节。三伏天虽然伏邪在内,也是阳气外散的日子,吃羊补羊,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汤,还可以发汗,驱除冬春积累的“阴邪”。
三伏有烦恼热,遂而爱追凉。但我们不主张吨吨吨往肚子里灌冰,因为我们的身体跟外头热,井水凉一样,养生便是使得身体里面暖,真正的舒服是平衡身体。
【喝热茶】
热茶消暑,凉意自生
当三伏天喝多少水、饮料都无济于事的时候,一杯茶很恰如其分。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黑茶最宜,它们都一定程度或者全部发酵,比较平和,少寒凉,很适合此刻“外热里寒”的我们。
其次,最宜热茶。《骆驼祥子》的祥子在北平的三伏天拉车,口干舌燥快要冒火了,却越喝越渴,无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
热茶一灌下去,暑气就发了出来,宛如千年前的《七碗茶歌》所言:“五碗肌骨清,七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真正的解暑,是把身体的脏气、浊气、暑气腾空,又使得血液里的钠钾平衡。
【黄皮饮】
酸酸甜甜,止渴理气
黄皮这种小水果似乎为贵州、岭南以南特有,外人多不知,很是小众。与荔枝的阳气大,吃多了易上火不同,《广志》里就说它:"消食,理气,除暑热。”
作为南方人,我很喜欢闻黄皮香,辛香味儿,但不烈,还有一点点清苦的微凉。很多人怕酸,但其实酸甜酸甜很解渴。
加入少许盐压出汁,加入蜂蜜水,纯净水搅拌,放入冰箱静置,冰凉凉的时候饮,可汩汩生津,补充缺失的水分,既止渴,又理气。
【喝绿汤】
清清凉凉,解烦恼热
三伏天的一宝,还有绿豆汤。绿豆,可清暑热、燥热、烦恼热,还可以降心火,是人们最爱喝的老少皆宜的好豆子。
可加入养胃的大米同煮,白米绿豆和透明的水一起到沸水里翻腾,清凉的一锅看着就宜人,磨合成粥汤,加点冰糖,静置冷却,浓浓的带着墨绿颜色的汤汁,叫人通体舒泰。
夏天的解暑妙招,清清淡淡的朴实就足够,因为让心静下来,不需要太复杂的味道。
三伏天至,古人说要:“无厌于日。”不要害怕太阳,虽然它带来的汗水、热浪、暑气,但也带来充足的阳气。阳气满满的日子,可以使身体快速、有效温养身体,也是最直接的养暖方式。
【晒晒背】
驱寒,保暖
三伏天还没到来,便有人愁大大的太阳,但也有人喜。做好防晒,戴好帽子,上到楼顶便展开瑜伽垫,躺下晒背。
早晨的太阳不算太烈,还有微风,十多分钟的时间,背部热热,额头有小小的汗珠。阳盛外透时晒一晒背,体内的凝寒之气容易就被“温”“热”击垮瓦解。
三伏天晒背,很好破寒去湿,这叫温养。晒后仿佛能察觉阳气进入了体内,从背下行到腰,再到大腿小腿,即使在空调房里也觉一路暖暖地,好舒服。
《修昆仑证验》记载:“于三伏日巳、午、未时,赤身于烈日中晒之,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即妇女月事,亦可晒,通天地化育神工,难以殚述。第不可遮盖著衣,乃致受热也。”
图|清凉地儿-了琹 ©
三伏天也有晒背妙招:
1.晒背时间,最佳为巳时,9点~11点;午时,11点~1点;未时,1点~3点。
2.晒背时长:讲究循序渐进,第一次10分钟,渐渐增加次数到15、20、30分钟,到背部发热但不灼伤,若中途感觉不适,立即停止,以免中暑。
3.晒中:最好裸漏背晒,没条件时也可穿衣服晒,但需要宽松透气。
4.晒后注意:不可立即吹冷风、空调风,不可饮冰水冷水,以免风寒入侵。可擦干汗水,静静休息,喝常温水,或补充常温状态下的电解质水。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散散步】
烦恼时,行到心暖
如果身体不宜晒背,我们也可以行到身体暖。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选一个阳光不十分猛烈的时间,大唐的白居易喜欢清晨吃饱“散步长廊下”,晚上天气好“散步中门前”,晴而无风的日子更加“散步适其宜”。
时间半小时以上,一小时左右,身体微微出汗,额头细水珠,到脚步刚刚疲倦就好。
人在散着步的时候,心情也会变得温暖起来。不用去想工作、烦恼的事情,风过树叶沙沙,携来栀子花香,青蛙阵阵叫着热夏,声声热闹且蓬勃,觉得生命丰富。
图|物道 ©
【睡睡觉】
早睡早起,心无事
睡觉好像不是一件难事,人人都需要,人人都得睡。
但是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眠。”有的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思虑多,压力大,睡前还玩手机,确实很难的事了。
可三伏天本就昼长夜短,大汗淋漓,身体能量失散,很容易损耗,不及时休息滋养就很容易亏,得不偿失。
三伏天,宜早睡早起。
图|物道 ©
今日三伏天就开始了,苦夏难熬向来如此,祝愿大家照顾好自己,吃好、喝暖、睡美。
长夏顺遂,平安无恙。
图|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