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简析艾滋病起源“美国说”的缘起和流变HIV被发现之后,有关该病毒来源的阴谋理论便广为传播,并且迅速地掺杂上了冷战的成分。

简析艾滋病起源“美国说”的缘起和流变

HIV被发现之后,有关该病毒来源的阴谋理论便广为传播,并且迅速地掺杂上了冷战的成分。因为 HIV最初仅在美国同性恋人群中蔓延,加之里根时期对艾滋病控制不力,一些美国同志权益积极分子在一九八三年七月声称,艾滋病是美国政府蓄意为攻击像同性恋这样被边缘化的人群而蓄意制造出来的。这样的阴谋理论,在美、苏两国之间,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冷战”。

关于 AIDS的来源,一条由印度《爱国者报》发表的报道引发的“认知战”在1983年7月17日引爆。一位“著名美国科学家及人类学家”写信给该报的一位匿名人士,题目为《艾滋病可能入侵印度:神秘疾病可能是由美国的实验引起》。

信件中说, HIV是美国德特里克堡遗传工程学专家研制出来的,并且说:“这一具有杀伤力的神奇病毒,是五角大楼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具有危险性的生化武器。”

该报道还指出,美国曾经派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到非洲及拉美去搜寻欧洲及亚洲尚未发现的病毒,然后在亚特兰大及德特里克堡对其进行了研究及改良,最后成功地研制出了 HIV。

信件同时指出,因为目前 HIV病毒在美国的扩散已失去控制,美国正将试验转移到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依赖美国的发展中世界,而五角大楼也将会在巴基斯坦进行同样的试验,所以 HIV有很大的机会蔓延到印度。

报道的确切背景和进程尚不明朗,但是根据前克格勃特工和原塔斯社通讯员伊利亚·德日克韦洛夫的说法,《爱国者报》实际上是克格勃在1962年成立的一个政治工具。所以,这篇文章也许是克格勃针对美国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积极措施”是一种暗中采取的有利于苏联外交政策的行为。

与间谍行为、反间谍行为、常规外交行为、舆论行为等都有很大区别,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改变他国政府、民众的看法和看法,从而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是一种旨在打击敌国可信度的“影响行动”。“积极措施”是克格勃工作中的一个优先事项,它的对外情报局的政治情报人员花费了他们25%的工作时间来从事这些工作。

尽管这份报告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 HIV病毒是由美国的一个军事基地所造成的,但是最初的效果很小,很少有主要的新闻媒介发表这一看法。一部分是因为那时艾滋病才开始流行,它的传播还只局限在发达国家,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还不算什么。

但是,仅仅两年以后,由于苏联传媒的插手,这种看法就被广为宣扬。在1985年10月,扎佩瓦洛夫在苏联报刊《文学报》上刊登了一份名为《西方的恐慌,或艾滋病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的论文。

该报道援引了《爱国者报》的一篇报道,详细介绍了美国生产 HIV的情况: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遣人员前往扎伊尔,尼日利亚,以及拉丁美洲,收集以前亚洲和欧洲都没有的病毒样品,以便生产 HIV。

这篇报道说,五角大楼正在海地暗中从事 HIV试验,而美国则指责他们将人类病毒用于一些被排除在外的特殊人群,如吸毒成瘾者,同性恋以及无家可归者。从那以后,苏联主要媒体、《真理报》等纷纷发表了类似的文章,有关“HIV来源于美国五角大楼的生化试验”的报导,一度成为苏联本土报纸的一个小小的热点,随后又被其他国家的报纸所广泛传播。

美国也在某种程度上对苏联的“舆论攻击”予以反击。美国拉鲁什组织发行的《行政情报评论》杂志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八日,刊登一则论文指出,苏联将 HIV作为进攻性的生化武器,正在西方国家蔓延。尽管苏联曾经指责“拉鲁什”组织与美国 CIA勾结,利用该报道蓄意诽谤苏联,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拉鲁什”组织对此表示了否定。

另外,克格勃在1987年发给保加利亚安全局的一封电文,也是史塔西扮演角色的一个有力证据。电文说:从1985年起,在这一问题上与德国同行以及部分与捷克同行协作,开展了许多“积极措施”行动。

最初的使命是在大众传媒上散播 HIV的人为起源理论,以及五角大楼与德特里克堡军方的生化实验室的牵连。这封电文称赞西格尔的报告“处理了把正面的举措应用到更加具体的层次上的问题”,并能“引起美国军队存在的各国对美国军事基地的不满,以及对"非洲版"在非洲各国煽动反美情绪”。

参考文献:

米·谢·戈尔巴乔夫著,苏群译:《改革与新思维》

简析艾滋病起源“美国说”的缘起和流变HIV被发现之后,有关该病毒来源的阴谋理论便广为传播,并且迅速地掺杂上了冷战的成分。
简析艾滋病起源“美国说”的缘起和流变HIV被发现之后,有关该病毒来源的阴谋理论便广为传播,并且迅速地掺杂上了冷战的成分。
简析艾滋病起源“美国说”的缘起和流变HIV被发现之后,有关该病毒来源的阴谋理论便广为传播,并且迅速地掺杂上了冷战的成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