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央视的著名主持人肖晓琳不仅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半边天》和《社会经纬》等多档节目,她还是今日说法的创办人之一。
肖晓琳在央视工作了29年,退休后本该享受轻松自在的晚年生活,然而退休仅5个月,55岁的她却被传出客死他乡。
临走之前,她留下了26字遗言,内容让人感动不已!
噩耗来得太突然
2017年,肖晓琳最后一次主持《今日说法》。
彼时,她已经在央视工作了将近30年了。
告别的熟悉的电视台,肖晓琳回到家中,正准备规划退休后的生活,突然感觉到身体不适,随后就昏厥倒地。
原本,肖晓琳以为自己昏厥的原因是低血糖所致,在家人的催促下,她还是去往医院进行了身体检查。
怎料这一检查,就查出了直肠癌!
得知这个消息后,肖晓琳虽然感到无比震惊,让她更加关注丈夫的情绪。
肖晓琳的丈夫掩面痛哭,他怎么也料想不到,妻子刚刚退休,就查出身患重病。
回想妻子在工作期间,夫妻聚少离多,肖晓琳将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中,本以为终于等到她退休,两人终于可以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
然而,噩耗来得太突然,肖晓琳的丈夫一时无法接受,恨不得自己替妻子扛下病痛。
眼看丈夫因为担忧自己的身体,哭成了泪人,肖晓琳故作坚强地安慰道:“我没事,现在医疗水平越来越发达,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就会康复。”
她故作轻松的神态,更加让丈夫心痛无比。
最后,肖晓琳的丈夫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带着妻子去美国。
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一来,他们的儿子在美国,这种时候,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可以相互鼓励,肖晓琳心情好,有利于战胜病魔。
二来,肖晓琳的丈夫认为,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不错,去美国治病也许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谁曾想,她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没有生病,或许,肖晓琳一家三口未必能其乐融融聚到一起。
早年间,肖晓琳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家庭,可以说,她将一生都献给了事业。
为人民着想的媒体人
1999年,央视推出了一档普法节目——《今日说法》。
这档节目播出后,立即收到了强烈的反响。
很多观众表示自己是通过这档节目才了解到各种专业的法律知识的。
不少人声称看了这个节目后,不仅对法律产生了敬畏之心,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说《今日说法》是一档颇有教育意义的优质普法节目。
《今日说法》的诞生源于肖晓琳的一个念头。
身为媒体人,肖晓琳经常接触各种社会新闻,其中不乏一些恶性社会事件。
肖晓琳认为之所以社会上会出现各种恶性事件,归根究底是因为部分百姓法律意识淡薄。
央视是主流媒体,应该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好开设一档普法节目,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
肖晓琳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
为了把《今日说法》做好,她主动前往美国学习。
肖晓琳回国后,台里安排了张绍刚配合肖晓琳处理工作,可筹备一档新节目,不是说干就干那么简单。
许多琐事等着肖晓琳处理,肖晓琳忙得没日没夜连轴转。
更让人佩服的是,当时,肖晓琳连办公室都没有,她只能在咖啡厅办公。
节目筹划得差不多了,肖晓琳又想,新节目似乎应该出现新面孔。
于是,她决定找一个新人来做《今日说法》的主持人。
肖晓琳的想法很大胆,不过领导还是同意让她试试看。
挑选主持人时,前来面试的年轻人里,一个长相清秀,身材消瘦的年轻人引起了肖晓琳的注意。
这个年轻人正是撒贝宁。
面试前,撒贝宁找朋友借了一套西装,由于他太过消瘦,借来的衣服一点也不合身。
那天,肖晓琳的同事一见到撒贝宁就连连摇头,甚至不愿意给他开口的机会。
大家都说,穿成这样来面试,简直把新闻主持当儿戏,这样的人绝不能主持《今日说法》。
肖晓琳却认为,形象不够严肃可以适当调整,主持普法节目,最应该具备的是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撒贝宁的资料显示,他是北大法律系的学生。
学法律的正适合主持《今日说法》。
本着决不能错过任何一个英才的心态,肖晓琳决定给撒贝宁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后来她才得知撒贝宁是北大才子,当他讲起自己对新闻的独到见解时,肖晓琳听得入了迷。
她认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思想独立,聪慧过人,表达能力也相当不错。
节目组大家一致认为,撒贝宁非常适合《今日说法》这档节目。
但是,撒贝宁虽优秀,但他并非新闻专业出身,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屡屡出错。
肖晓琳拿出老师带学生的耐心,于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倾囊相授,硬是把一点也不懂主持的撒贝宁培养成央视举足轻重的优秀主持人。
当撒贝宁可以独挡一面时,肖晓琳放心地把节目交给了他和张绍刚,自己专心地投入到幕后工作中。
肖晓琳离开人世后,撒贝宁回忆起过往的点滴,多次发出感叹:“肖晓琳是我一生的恩师!”
外界也说,没有肖晓琳,就不会有撒贝宁的今天。
肖晓琳不仅打造了一档服务于人民的普法节目,为广大观众进一步了解法律打开了通道,更为央视培养出了撒贝宁这样的优秀主持人!
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
《今日说法》并非是肖晓琳事业生涯的唯一亮点。
继《今日说法》后,肖晓琳还创办了《讲述》。
很多人感到纳闷,央视肯努力的主持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唯有肖晓琳能够创办两档重量级节目?
不仅如此,肖晓琳似乎是全能的存在,她在央视主持过的节目多得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1988年,肖晓琳进入央视,她主持过的节目包括《观察与思考》、《今日说法》、《新闻联播》、《社会经纬》、《焦点访谈》、《讲述》、《半边天》……
观众们通过这些节目了解到社会上的各种热点事件。
肖晓琳期望自己在主持这类节目的时候,不仅能引发观众思考,还能做到为社会传递一份正能量。
肖晓琳如此优秀,与她的努力有撇不开的关系。
1962年,肖晓琳出生于湖南。
肖父肖母都是大学老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肖晓琳自然从小就十分优秀。
父母希望她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教师,然而她有更远大的志向,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播音员。
1977年,国内恢复高考。
肖晓琳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北京广播学院就是中央传媒大学的前身。
毕业后,肖晓从北京回到湖南,在长沙广播站工作,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播音员。
那个年代,播音员不是什么像样的工作,在亲戚眼中,播音员远不及人民教师。
肖晓琳全然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1985年,长沙电视台成立。
肖晓琳成为了长沙电视台的第一批播音员。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1987年肖晓琳进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班。
经过不断学习,1988年,肖晓琳得到了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机会。
自此,肖晓琳开始主持《观察与思考》栏目。
在央视工作的日子,肖晓琳十分敬业,甚至做到了废寝忘食。
有时候,她忙起来三天都不回家。
最辛苦的时候,肖晓琳累得吃不下饭,腹部经常出现间歇性疼痛。
或许那个时候,她的身体就埋下了病根。
丈夫劝她注意身体好好休息,她总是说忙完这阵就好。可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工作,她又马不停蹄的开启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从来不给自己休息的时间。
病痛缠身,引起警醒
就这样,肖晓琳一直奋斗到55岁才离开工作岗位。
她和丈夫抵达美国的时候,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在生命的最后五个月,肖晓琳终于停下了奋斗的脚步。一家人在美国共享了一段温馨的时光。
快乐总是短暂的,在美国的日子,肖晓琳经历了好几次化疗。
化疗对身体的摧残肉眼可见,肖晓琳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即使身患病痛,肖晓琳依然坚强,她从未在丈夫面前抱怨身体不适。
治疗的过程十分艰难,肖晓琳的身体每况愈下。
五个月后,她告别了人世,最后留给人们的26个字,道出了她的心声。
肖晓琳的儿媳对外公开了她的临终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要宣传”三个字体现了一个优秀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或许临走前她还在为别人着想,希望通过媒体宣传,人们能了解到健康的重要性。
“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是对众人的提醒。
也许过去肖晓琳无数次感受到身体不适,都没有引起重视。
她不顾自身情况,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过度疲惫导致身体越来越差,最终才会被可怕的病魔缠上。
“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您们。”这句话是对喜爱她的观众和关心她的每一个人说的。
肖晓琳希望自己离开以后,大家不要过度悲痛,要以她的例子提醒自己,爱惜身体!
肖晓琳的26字遗言值得大家深思。
奋斗事业固然重要,但永远不要忘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因患癌离世的主持人不止肖晓琳一位,还有我们熟知的李咏,赵忠祥,沈力,罗京,赵赫。
对于这些优秀主持人的离世,我们感到惋惜,但愿天堂没有病痛。
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醒自己,时刻关注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好身体,才能有更好的事业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