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作者:唯一始未

近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联世界生成未来”,围绕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学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话题展开前瞻性探讨,展望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全新形态。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正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头雁效应”、拉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徐晓兰表示,近年来,大陆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算、智算、云算协同发力,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和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将成为智能产业的根技术和智能经济的基础设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线,推动大陆人工智能产业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取得新成效。

徐晓兰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引导各界集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攻关力度,加快推进软硬件适配,构建从智能芯片到算法框架到大模型的全栈式产业链。坚持需求牵引,以制造业为重点,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打造生态主导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开源社区建设,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建设生成未来的智联世界。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作用和影响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人类文明正产生着非常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马斯克对于AI发展观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AI在整体智能中占比将逐渐降低:数字计算能力发生了爆炸式的增长。机器计算能力与生物算力的比率不断增加,机器和生物的计算能力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相比机器智能而言,人工智能在整体智能中所占比例将会逐渐降低。二是机器人数量和计算能力将远超人类:机器人生产效率将帮助人类进入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当然我们也需要确保机器人最终结果对人类是有益的。三是深度全面人工智能需要监管:有限人工智能和全面人工智能完全不同,全面人工智能是一种比人类在任何领域都更聪明的人工智能,需要监管和监督这种深度全面人工智能,以确保其安全性。

马斯克表示,当前特斯拉已经非常接近没有人类干预的全自动驾驶状态,在美国的道路上测试很少会需要人工干预,他自己在驾驶搭载最新FSDBeta版技术系统的特斯拉时,基本上全程不需要触摸控制器。全自动驾驶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会让大家告别无聊的驾驶过程,同时增加汽车的使用率。一般情况下,一辆家用车一周大概会使用10到20个小时,但对于全自动驾驶汽车来说,使用时长可能会达到50到60小时,所以全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率将比过去增长5倍。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三、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报告发布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研究院发布《人机共生——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报告》。报告显示,自2010年代初深度学习问世以来,人工智能进入到第三次高潮,而2017年出现的Transformer算法,又将深度学习推向了大模型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展现出来的推理、思维链等能力,让人类感到惊讶,尤其是GPT4在多种能力测试中达到人类顶级水平,更是让人类看到了AGI的曙光。

报告还强调,多模态AI也将带来创新应用的蓝海,多模态AI可以扩展在社交媒体中的实时语音、文字、图像和视频的处理能力,为传统游戏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应用带来更为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AI将给产品交互等领域带来变革。在应用层面,报告重点提到了AI对产品交互、企业生态、商业模式、个人创作能力等方面的变革。在产品交互方面,过去人类用键盘鼠标与电脑交互,用手指触屏与手机交互,用唤醒词与智能音箱交互,但生成式AI让人类可以用自然语言的方式跟机器对话,机器也可以通过大模型拥有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生成式AI必将带来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的重塑。在商业模式方面,大模型促进了AI的工业化,并且正在重构现有的商业模式,未来将形成模型即服务的MaaS生态。报告显示,未来的数字化商业将分为大模型基础设施型企业、垂直行业领域的小模型应用企业,以及更加贴合个人用户的模型应用和服务。这一生态的建立和发展,将更广泛地赋能各行业应用,加快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带来全社会的生产效率提升。此外,垂直领域应用将是大模型的主战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全新的商业价值。在中国,诸多行业企业也已经看到生成式AI、大模型可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腾讯发布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一是涌现,LLM推动人工智能快速进化到AGI阶段;

二是融合,多模态助力大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三是懂你,大模型带来更贴近人的交互方式;

四是生态,模型即服务(MaaS)生态呼之欲出;

五是泛在,垂直领域应用是大模型的主战场;

六是平台,Plugin工具让大模型迎来APP Store时刻;

七是入口,大模型为数字人注入灵魂;

八是赋能,AI大模型助力个体成为超级生产者;

九是冲击,版权“思想表达二分法”基石正在动摇;

十是向善,伦理和安全建设塑造负责任的AI生态。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解读报告时表示,人类见证了AI的快速发展,这些新工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不仅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在创新和创造性任务中取得了进步,但这种进步也引发了担忧,因此人类需要重新思考AI的影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玉臣认为,希望人类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能加快自身的进化步伐,不断强化自己的“内脑”,合理运用大模型、AIGC等技术提供的“外脑”帮助,协同创造出更加美好和灿烂的未来世界。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四、2022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2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中美两国引领、呈梯次分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总格局保持不变。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近三年一直保持全球第二的水平,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等方面均有所进步,但基础资源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美国的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相比2021年,中国有10个三级指标2022年名次有所上升,主要集中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创新制度等方面。优势指标数量也不断增长,从2021年的15个增加到2022年的18个。但整体发展水平与美国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相较于自身快速增长的创新产出而言,其创新投入规模和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近几年的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正加速发展,战略部署和人工智能治理日益得到重视,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加快,人工智能加速赋能科学研究。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大模型时代的AI十大趋势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表示,今年的指标体系由于国际化指标的加入,中国与美国的分差有所拉大。其他梯队中有一些国家进步明显,比如瑞典、荷兰首次进入第二梯队,印度、波兰等首次进入第三梯队。从近三年的总排名变化情况看,在排名靠前的国家中,除了中美保持领先之外,其他国家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