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作者:梦里大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警卫员!”朱德老总响亮的声音在房间里传出,警卫员立马跑进去查看情况。只见朱德老总一脸怒容:“今天的饭有问题!这黑乎乎的饭拿去喂鸡鸭看看什么情况。”

朱德老总连珠炮弹似的话语让警卫员慌了神,他立马接过饭菜,结果一股浓烈的刺鼻异味瞬间将他熏的差点吐出来。很明显,这不是简单的饭菜馊掉了,这样的饭吃下去任何人都会出问题。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图 | 朱德

“什么?带我去看!”锄奸队队长杨奇清接到警卫员报告后快步来到鸡笼前,映入眼帘的正是刚刚死去的两只公鸡,它们都是吃了刚才朱德老总那碗饭的。

事实放在眼前,显然有人想要对老总投毒,万幸的是这个“敌人”应该第一次做这种事情,把握不好毒药剂量,一下子放得太多,再加上天气炎热,朱德老总没有及时吃饭,馊掉的饭菜和毒药混合产生强烈气味才让老总避免被害。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杨奇清怒不可遏,他下令警卫员立刻严查,查清楚是谁出入了朱德老总的房间,以及谁负责做饭和送饭。

老总被下毒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究竟是谁竟敢对朱德下毒?杨奇清又是如何利用智慧破案?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图 | 杨奇清

阴谋诡计,栽赃陷害

“快快快!民兵队伍跟我走!保护朱老总!”民兵队长莫三航显得十分焦急,他聚集了数十名民兵后,带着全副武装的他们冲到了负责朱德日常伙食的厨房前。

“你们守好大门和后门,一个苍蝇都不要放过!这次一定要揪出来朝老总下毒的敌人!我先进去试探试探,听到我的口令全部冲进来!”莫三航的脸上写满了正义凛然,言语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替人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大无畏精神。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民兵队伍数十双眼睛就这样盯着莫三航走进了厨房,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突然,莫三航的声音响起“抓叛徒!他还要下毒!”

听到口令后,所有人蜂拥而上,厨房里莫三航正用枪指着一名看起来憨厚老实的炊事员,眼看“叛徒”就在眼前,民兵们迅速把他制服,人群中只能听到地面上不停传来“冤枉啊!冤枉啊!”的无助叫喊。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啊!冤枉啊!真的不是我......”炊事员名叫高二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平时没什么朋友,被抓走之后也没有引发太大骚动,再加上莫三航“特意”挑了个没其他人的时间去抓人,现在根本没人知道高二根被抓走了。

部队里所有来过朱德老总房间的人,都在接受杨奇清的询问,正当警卫员要去找炊事员时,莫三航突然带着两个民兵找上门来。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警卫员同志,叛徒已经被我们民兵队伍抓到了!他已经承认自己下毒的事实,这是他的口供。”莫三航主动找上警卫员汇报情况。

“我这就向杨奇清同志和朱德老总汇报,具体情况等老总下命令再说。”警卫员听到投毒的人被抓到后长舒一口气,简单交接后便赶忙回去报告。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听完警卫员的汇报后,事情的脉络仿佛已经清晰明了,高二根由于太蠢所以下毒失败,被发现后遭到民兵队长莫三航的抓捕,现在已经对下毒供认不讳。

真相确实如此吗?为何还没得到的消息的莫三航能第一时间抓到“叛徒”?这些疑问在杨奇清脑海中不断涌现,他知道这件事情一定没那么简单......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身世悲惨的老总大厨

身为毛主席特意任命的政治保卫局执行科科长,大名鼎鼎的“锄奸队队长”杨奇清是出了名的思维敏捷和雷厉风行,被他揪出来的特务数不胜数,正因如此,他被冠以“红色福尔摩斯”的称号。

看着桌子上摆放的高二根下毒供词,杨奇清陷入了沉思,高二根的底细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一个从来没有异常行为的炊事员,怎么突然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叛徒和特务”,这不符合一贯以来抓捕特务的规律。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念及此处,杨奇清叫来警卫员,让他把负责做思想工作和发展群众革命的负责人找来。在和负责人交谈后杨奇清得知,高二根的身世相当悲惨。

一切的开始还要从日军侵略华北平原说起。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二根!二根!快,带上你娘快跑!”年迈沧桑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不舍,还没睡醒的高二根突然被父亲叫醒,看着父亲焦急的面庞,高二根意识到了不对劲。

窗外火光冲天,“叽里哇啦”的叫声不绝于耳,那是小鬼子特有的说话方式,高二根一下子就慌了神,赶紧转头看向父亲,却见父亲正一股脑地收拾还算值钱的物件,打包成一个包袱扔给高二根。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娘呢?我娘去哪了?”高二根茫然无助地询问者老父亲,情况紧急,高二根只好跟父亲先跑出去,结果一开门正好撞上自己的老母亲,三人来不及多说话,一同朝着村庄后边的小路跑去。

“砰!”一发子弹精准地射中高二根父亲的大腿,痛的他哇哇乱叫,只能倒在黄土上不停翻滚。

“快!拉着你娘快走!赶紧跑!来不及了,二根!”老父亲的声音像是消音了一般,高二根根本听不到他在说什么,只能呆呆看着日军大笑着朝他们走来,刺刀插进老父亲单薄的身体,母亲也被子弹贯穿胸膛,高二根只觉得天旋地转。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喂!你只要能来给皇军干活,我们就饶你一条生路。”翻译官制止了日军的继续杀戮,他表示高二根看起来身强力壮,可以当作年轻的劳动力。

被逼无奈的高二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能成为了伪军的一份子,于是他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不停搬弹药和给“皇军”做饭。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没过多久,八路军在一次清剿行动中消灭了高二根所在的日伪军部队,高二根也作为俘虏被八路军安置在俘虏训练营中接受思想教育。

在训练营中高二根十分积极活跃,展露出对日军的极大痛恨,从训练营出来之后他就辗转被安排到朱德老总的队伍,从最开始的洗菜切菜一路成为老总的专用炊事员,也被大家成为老总厨子。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如此曲折悲惨的身世,让杨奇清更加感到疑惑,如果说高二根是下毒的叛徒,他的动机是什么?明明父母都是被鬼子杀死的,就因为当了几年伪军就被同化了?

杨奇清感觉到强烈的不对劲,他赶忙叫来警卫员询问“高二根呢?先把他带过来让我问个话。”警卫员却表示高二根马上就要被枪毙了,正在广场上“示众”。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且慢!枪下留人!”杨奇清喘着粗气跑到了广场上,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杨奇清手里高高扬起一张纸,正是莫三航交上来的高二根供词。

听到“锄奸队”队长的制止,正要开枪的战士急忙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被绑的结结实实,嘴里还塞着一团破布的高二根不停“呜呜呜”,满脸都是泪水。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谁让你们枪毙他的?”杨奇清狠狠质问在场的战士,他们却纷纷表示是民兵队长莫三航说“老总下的命令,供词也给杨奇清同志看过了。”

听到这里杨奇清心中越发确定高二根不是真正的“叛徒”,他连忙带着高二根回去,又叫来几名战士去向朱德老总先说明下情况。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说说吧,你当时都干了什么?”杨奇清慢慢安抚着高二根的心情,高二根哆哆嗦嗦地说出了当时发生的事。

“当时,我正在做饭,莫三航走进来问我做的谁的饭,我说几名去山上采摘的战士还没吃饭,给他们做点,结果莫三航突然大喊我在下毒,然后一堆人冲进来把我抓走了”。

说到这里高二根顿了顿开始流泪,“他们不由分说就打我,莫三航还说我一天是伪军,一辈子都是伪军,让我赶紧承认,他能在朱德老总面前给我求情,谁想到......”高二根的情绪再也克制不住了。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杨奇清深吸一口气,让警卫员先把高二根带下去治伤,自己去找到朱德老总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杨奇清认为是莫三航从中作梗,莫三航一直都被大家评价为“油头滑脑”,所以只让他当个民兵,这次下毒事件里莫三航显得太过不同寻常,一定有问题。

朱德老总听完后也表示会帮助杨奇清调查莫三航,他们找来负责情报的战士,结果得知了一则令人无比惊讶的消息。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原来就在下毒事件不久之前,莫三航所在的民兵部队在一次外出巡逻中碰上了扫荡的日军,短暂的交战后民兵队伍瞬间被消灭,等到八路军战士的支援到来后,日军早就不见了踪影。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后莫三航自己回来了,他跟大家说当时他正好掉进了深坑里晕了过去,万幸躲过一劫,清醒之后又在山上呆了两天,这才逃回来。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这里面的疑点让杨奇清更加确信莫三航就是真正的“叛徒”,于是迅速将莫三航控制起来,面对前来的八路军战士,莫三航一下就崩溃了,竹筒倒豆子似的把阴谋全都交代了出来。

他被日军抓走后害怕酷刑,主动表示愿意为日本人做事,假装逃回来的他一手策划了这场投毒,没曾想他一时失手加的毒药太多,来不及重新投放就被送到了朱德老总跟前,所幸朱德老总发现了异常,避开了这阴谋诡计。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眼看计划不成功,莫三航就把他的小聪明发挥出来,利用民兵队长的职务之便先抓走高二根,再对他屈打成招,想要以此蒙蔽杨奇清的视线。

他没想到的是,“红色福尔摩斯”如此机敏,不放过一点线索,追到到底,最终避免了一场冤假错案。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枪毙之时,杨奇清提出:重审此案

结语

负责纠察特务的杨奇清在革命时期处理了许多反动分子,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受到毛主席的反复褒奖,为肃清军队内部做出巨大贡献。

1977年,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的杨奇清卧床不起,病重的他依然保持每天工作,将生命之火燃烧到了最后一刻,这般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让我们为所有先烈送上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