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836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那时还只有15岁的福楼拜和女佣人初尝云雨之欢后,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快乐就像梅毒,虽

作者:林沐彩

1836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那时还只有15岁的福楼拜和女佣人初尝云雨之欢后,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快乐就像梅毒,虽然快活却又损害你的身体。”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因染上梅毒而过早地死去。

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1821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卢昂,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从小在医院环境中长大的福楼拜,深知梅毒的危害性,仍然不去约束自己寻找刺激的欲望。

福楼拜是个极其闷骚的人,在女人面前向来是外表羞涩,内心狂野。14岁那年,他就对一个音乐人的妻子一见钟情。他一生虽未结婚,却到处寻花问柳,从而染上梅毒。

福楼拜写信给朋友说:“你要知道,你的朋友似乎得了某种梅毒,身体逐渐损坏,什么时候患的病无从查考。虽然症状已经治愈,但是经常复发。我有神经系统的症状,现在还会间歇地发作,以我目前居住的环境是无法治愈的,其他因素没有。”

福楼拜所说的这个“神经系统的症状”,始终伴随着他,病情最严重时,两星期内发作4次。当医生的父亲只能为他放血,这是当时医学的唯一方法。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症状是因为体内血液过多造成的。

为此福楼拜苦不堪言地说:“我被灌肠又放血,他们用水蛭治疗,不能碰美酒佳肴,我是个死人。”他还涂抹过水银药膏,造成皮肤溃烂,不得不中断学业。

福楼拜因纵情声色而几乎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废人,但没有荒废写作。他30岁时开始写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历时55个月,终于写就了一部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传世之作。

《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取自现实生活。主人公夏尔·包法利原型,是福楼拜父亲医院的实习生欧解·德拉玛,而他的妻子德尔芬·库蒂丽叶就是女主包法利夫人艾玛的原型。

为了保证小说作品的真实性,福楼拜查阅了大量资料,在描述艾玛服毒自尽的场景,福楼拜声称曾亲口服下过毒药。为了不在描写艾玛财政问题上出现差错,福楼拜咨询了相关律师。

在写到小说快结束的时候,有一天,福楼拜的一个朋友去看他,这个朋友看到他正在家里痛哭,哭声十分悲切。朋友问福楼拜发生了什么事情,福楼拜哽咽地说:“包法利夫人死了。”

一头雾水的朋友问福楼拜谁是包法利夫人?福楼拜指着书桌上的稿纸哭着说:“就是这个福楼拜夫人啊。”恍然大悟的朋友连忙劝道:“既然你不想让包法利夫人死,那就别把她写死了。”福楼拜说:“没有办法,包法利到了这个时候,必须死,我也没办法。”

然而,如此才情横溢的福楼拜,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这不仅影响他的创作,也影响了他的生活。福楼拜总是感到非常疲倦,有时连拿笔都觉得很累。而且还时常有肠胃痉挛、失眠、咳嗽、背痛、头痛等症状发生。

可即使被病痛折磨,风流成性的他,依旧热衷于混迹情欲之中,还男女通吃,甚至让朋友在旁边围观。他的这份癖好,也传承给了得意弟子莫泊桑。

莫泊桑也是个写小说的天才,同样是个滥情高手,在年轻时染上了梅毒后。竟和他的师傅一样,兴奋得在日记里写道:“我得了梅毒,优美的梅毒,我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传染了。“

对于福楼拜和莫泊桑因得了如此时髦的病症而开心的行为,即奇葩又令人费解。其原因是欧洲人向来开放,他们频繁的不洁性活动在当时比较主流,许多人的性启蒙,都是从不良女性那里开始的。而梅毒的传播途径就是性传播,其次是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梅毒属于慢性病毒,二十岁感染的也能活到七八十岁。只是身体会遭受终生的病痛折磨。有人会变成痴呆,有人变得疯癫。在梅毒彻底摧毁大脑中枢神经前,往往让人感到非常愉快、活力四射、充满创意,感知能力和洞察力明显提高。因此搞创作的人觉得是灵感来了。

另外,梅毒在当时的欧洲也很普遍。在19世纪末期,欧洲曾经有约15%的人感染梅毒,感染的几率非常高,保守估算,欧洲当时死于梅毒的人数达到一千万。据说梅毒是哥伦布从美洲带回到欧洲的。

1880年5月8日,准备出门远行的福楼拜,在洗过热水澡之后忽然感觉晕眩。等女仆把医生请过来时,身材魁梧的他已倒在沙发床上,心脏跳动得极其微弱,他脖子皮肤表面上,有一圈“黑色项圈”。

知道消息的莫泊桑赶过去时,福楼拜已没了气息。莫泊桑回忆说:“微弱的光线下,我看到他瘫在沙发床上,脖子肿胀喉咙发红,像是一个被击倒的巨人,看起来好可怕。”

福楼拜是个热情奔放,博学睿智的人。他对朋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他的学生莫泊桑亲如父子。而他写的小说,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新纪元,被人们称为“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只可惜自己放纵过了头,过早地终结了自己的才华和生命,时年59岁。

世间事有因有果,十三年后,莫泊桑也因此病离世,只有43岁。人生的根本是用来好好生活的,不是拿来挥霍或“作死”的,即便是天才,太任性了,上天也不会照单全收。

在福楼拜的葬礼上,只有莫泊桑、左拉、屠格涅夫等少数人前来送行。他的朋友无奈地说:“可怜的福楼拜,在你遗体周围的种种人情世故,你可以用来写成小说。”

1836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那时还只有15岁的福楼拜和女佣人初尝云雨之欢后,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快乐就像梅毒,虽
1836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那时还只有15岁的福楼拜和女佣人初尝云雨之欢后,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快乐就像梅毒,虽
1836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那时还只有15岁的福楼拜和女佣人初尝云雨之欢后,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快乐就像梅毒,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