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作者:魅力回民区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往届内蒙古文博会资料图

喜迎八方来客,笑纳四海宾朋。7月13日-17日,备受期待的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以文博之名牵线搭桥,届时不同民族、不同省份、不同国家的非遗技艺、特色文化同台竞技、交流互鉴。其中来自河北、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的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技艺将集中亮相全国非遗文化主题展区;此外在“一带一路”国际主题展区,波兰、印度、加纳、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展商也将推介各自民族手工艺品、特色文旅资源,尽显文明交流互鉴的百花竞放、美美与共。

亮绝活、展精髓 秀出非遗新风采

“此次参展第七届内蒙古文博会,我们将集中展示河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优势,充分展现河北文化事业、文旅产业的新时代风采。”据介绍,立足河北省的非遗资源禀赋,此次河北非遗展区共遴选组织15家代表性企业参展。

以刀为笔,琢骨生“花”。展会现场,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饶阳骨雕将和内蒙古自治区本地骨雕技艺联动展示。骨雕又被称为“骨刻”,是流传在中国最古老、拥有丰富历史的雕刻艺术,这门技艺最考究的便是精雕细琢之功。在参展的饶阳雅晨多款骨雕产品中,花瓣、嫩枝蕴含生机,蝴蝶、蜻蜓振翅欲飞……每一件作品都流露出灵动自如的美感,极富艺术魅力。据悉,雅晨骨雕制品还被列为“燕赵老字号”,此次也将以丰富多彩的精品力作为载体,演绎着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雅晨骨雕

此外,在参展展品中,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素有“中华百绝 华夏一绝”美誉的滕氏布糊画,布上丹青造就画中“浮雕”;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严谨写实效果的衡水市级非遗烙押烫画技艺;河北传统工艺美术巅峰技艺的“燕京八绝”之一——三合晟掐丝珐琅器;来自“毛笔圣地”“北国之乡”衡水市侯店村的侯店毛笔制作技艺工艺品;以及流光溢彩又晶莹剔透的古法脱蜡琉璃……一批极具河北地域特色的非遗技艺、文创精品荟萃一堂,如同一幅幅河北历史画卷,淋漓尽致地展现古老文化魅力。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滕氏布糊画

于方寸之间,呈现大千世界。本届文博会上,来自广东的嘉恒微雕博物馆以1.5米高的大鼓鼓身为基底,用传统微雕艺术尽显中华民族大家庭欢聚一堂的艺术群像。观众既可以看到刚柔并济的汉族腰鼓、抒情悠扬的朝鲜族长鼓等民族乐器;还可以欣赏到轻盈灵秀的孔雀舞、热情奔放的俄罗斯族踢踏舞、动感粗犷的哈萨克族舞蹈等多种风情,尽情享受各民族服饰、乐器、舞蹈和谐交融的视觉盛宴。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嘉恒微雕博物馆作品《鼓舞中华》

为了带给观众沉浸式的逛展体验,始建于1848年的南通曹裕兴染坊不仅带来蓝印挂画《事事(狮狮)顺意》等多款美轮美奂的扎染作品,再现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历史传承与古朴雅韵,还将打造非遗互动专区,让观众现场动手制作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深入感受百年传承的民俗工艺。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蓝印挂画《事事(狮狮)顺意》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山东世福堂银器

在内蒙古文博会的展示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非遗匠人将亮出各自拿手“绝活儿”,以守正创新的非遗技艺及作品,奏响传统非遗新时代出彩“大合唱”。

展风情、促交流 丰富文明百花园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立足服务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本届文博会还邀请了波兰、印度、加纳、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代表参展,展示各国特色手工艺、文创产品及知名文化IP等,推动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拓展自治区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的文旅产业交流对接。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加纳鼓现场演奏往届展会资料图

届时,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文化产品、特色文化表演将集中亮相,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铸铜雕刻等巴基斯坦手工艺品,还是位列“世界三大名毯”之首的土耳其编织地毯,亦或是动感十足的加纳手鼓现场展演,素有“波罗的海黄金”之称的波罗的海天然琥珀工艺品,印度红茶、香薰工艺品等,尽显异域文化风情。在搭建文化交流桥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拓展自治区与相关国家、地区的产业交流对接,促进资源互补、信息共享。

“遇鉴”文博!以展为媒,搭建文化交流互鉴之桥

波兰展区拟展示展品

以文博会为媒,在这场古今文化交相辉映、中外文化争奇斗艳的“会客厅”中,民族文化之美悄然绽放。7月13日-17日,相聚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博会,共赴一场大美文化盛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