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Spring核心概念的理解

Spring (IOC ,DI)的个人理解

了解Spring的都知道spring的核心概念 IOC(控制反转)和 DI(依赖注入)AOP(面向切面编程)

1. IOC(控制反转)

那么什么是IOC呢,有反转就会有正转,正转就是你需要用到这个类对象时,自己手动new出来。而反转就是你设计编写好的类不是由你自己创建,而是把创建的权力交予spring框架的IOC容器。

1.1 IOC是啥

所谓IOC,对于spring框架来说,就是由spring来负责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对象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知道IOC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设计思想,在Java开发中IOC的作用是控制你设计好的对象,而不是在对象内部进行操作。

在传统的Java程序设计中,我要在一个对象中使用另外一个对象就需要去得到那个你需要的对象,去NEW一次,而且使用后还要把对象销毁,对象始终会和其他的接口或类藕合起来。如果使用IOC ,所有的类都会在spring容器中登记,告诉spring你是个什么东西,你需要什么东西,然后spring会在系统运行到适当的时候,把你要的东西主动给你,同时也把你交给其他需要你的东西。所有的类的创建、销毁都由 spring来控制,也就是说控制对象生存周期的不再是引用它的对象,而是spring。对于某个具体的对象而言,以前是它控制其他对象,现在是所有对象都被spring控制,因为由容器帮我们查找及注入依赖对象,对象只是被动的接受依赖对象,所以是反转,所以叫控制反转。

举个例子(个人理解):假如我们饿啦,在以前外卖还没有流行的时候,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去做饭,但是如果家里没有米啦,没有菜了,那么我们只有出去吃,但是如果你想吃江南的饺子,想喝江北的茶,想啃江西的玉米,那么好了,你就要亲自跑到江南江西和江北分别买这些你想吃的,然后一个个的吃完或者带回家,非常麻烦。IOC是如何做的呢,它在我们和美食商家之间弄了一个第三者:美团外卖,现在有了美团外卖,你自己在家就可以吃遍整个城市的美食(如果你能吃的完或者你家足够大),你只要打开美团,你就说你想吃啥,随随便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酋,美团把你需要的东西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在家就可以坐享其成,如果你觉得点的不好吃,你可以直接投诉商家(抛出异常),你想吃什么整个过程都不要你来控制而是由美团这样类似于容器的机构来控制,所以控制反转IoC(Inversion of Control)是说创建对象的控制权进行转移,以前创建对象的主动权和创建时机是由自己把控的,而现在这种权力转移到第三方,比如转移交给了IoC容器,它就是一个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工厂,你要什么对象,它就给你什么对象,有了 IoC容器,依赖关系就变了,原先的依赖关系就没了,它们都依赖IoC容器了,通过IoC容器来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1.2IOC能干啥

IOC 不是一种技术,只是一种思想,一个重要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法则,它能指导我们如何设计出松耦合、更优良的程序。

传统应用程序都是由我们在类内部主动创建依赖对象,从而导致类与类之间高耦合,难于测试;有了IoC容器后,把创建和查找依赖对象的控制权交给了容器,由容器进行注入组合对象,所以对象与对象之间是 松散耦合,这样也方便测试,利于功能复用,更重要的是使得程序的整个体系结构变得非常灵活。

其实IoC对编程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从代码上,而是从思想上,发生了“主从换位”的变化。应用程序原本是老大,要获取什么资源都是主动出击,但是在IoC/DI思想中,应用程序就变成被动的了,被动的等待IoC容器来创建并注入它所需要的资源了。IoC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法则之一—— 好莱坞法则:“别找我们,我们找你”;即由IoC容器帮对象找相应的依赖对象并注入,而不是由对象主动去找。

这儿摘抄自https://www.cnblogs.com/xdp-gacl/p/4249939.html

2.DI(注入依赖)

DI(依赖注入)其实就是IOC的另外一种说法,DI是由Martin Fowler 在2004年初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他总结:**控制的什么被反转了?**就是:获得依赖对象的方式反转了。

**IoC的一个重点是在系统运行中,动态的向某个对象提供它所需要的其他对象。这一点是通过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来实现的。**比如对象A需要操作数据库,以前我们总是要在A中自己编写代码来获得一个Connection对象,有了 spring我们就只需要告诉spring,A中需要一个Connection,至于这个Connection怎么构造,何时构造,A不需要知道。在系统运行时,spring会在适当的时候制造一个Connection,然后像打针一样,注射到A当中,这样就完成了对各个对象之间关系的控制。A需要依赖 Connection才能正常运行,而这个Connection是由spring注入到A中的,依赖注入的名字就这么来的。那么DI是如何实现的呢? Java 1.3之后一个重要特征是反射(reflection),它允许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动态的生成对象、执行对象的方法、改变对象的属性,spring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注入的。理解了IoC和DI的概念后,一切都将变得简单明了,剩下的工作只是在spring的框架中堆积木而已。

**3.IOC和DI **

DI—Dependency Injection,即“依赖注入”:组件之间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决定,形象的说,即由容器动态的将某个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依赖注入的目的并非为软件系统带来更多功能,而是为了提升组件重用的频率,并为系统搭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平台。通过依赖注入机制,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配置,而无需任何代码就可指定目标需要的资源,完成自身的业务逻辑,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资源来自何处,由谁实现。  

理解DI的关键是:“谁依赖谁,为什么需要依赖,谁注入谁,注入了什么”,那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谁依赖于谁:当然是应用程序依赖于IoC容器;  

●为什么需要依赖:应用程序需要IoC容器来提供对象需要的外部资源;  

●谁注入谁:很明显是IoC容器注入应用程序某个对象,应用程序依赖的对象;  

●注入了什么:就是注入某个对象所需要的外部资源(包括对象、资源、常量数据)。  

IoC和DI由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描述,由于控制反转概念比较含糊(可能只是理解为容器控制对象这一个层面,很难让人想到谁来维护对象关系),所以2004年大师级人物Martin Fowler又给出了一个新的名字:“依赖注入”,相对IoC 而言,“依赖注入”明确描述了“被注入对象依赖IoC容器配置依赖对象”。

4.AOP

可以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统一添加功能的一种技术。

在写的时候参考啦好多大神作者的文章,但是发现好多人对Ioc和DI的解释都晦涩难懂,就是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海不是海的感觉,看完之后一头雾水的,这篇文章也只是个人粗浅的理解,请大家带着包容的目光来读。如果由不正确的地方我会实时修改的。

最后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可以加一下我的Java开发交流群,我会为大家解决我能解决的问题!

群号:1031848061

上一篇: 对jwts的理解
下一篇: RBAC模型理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