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作者:虫洞艺史

1937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在五台山大佛光寺爬上爬下,各种测绘、画图、拍照。

从此,大佛光寺浮出水面,名扬世界。

中国学者对这次发现欣喜若狂、各种庆祝。

可日本人后来知道后竟大为失落,原来他们想独占唐朝建筑的妄想,被中国人打破了。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五台山佛光寺

如今,中国现存有四座唐代建筑,按年代之久排,大佛光寺只排第二,比排在第一的五台山南禅寺晚了75年。

可为何它的名气远超排在第一的南禅寺,梁思成为何称赞它为“中华第一国宝”?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远景

1.80年后重走发现之路

2017年7月5日,一行数十人,浩浩荡荡驱车由五台山来到大佛光寺,重走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之路。

这一天是发现大佛光寺的八十周年。

一行人中有媒体记者、歌剧《林徽因》剧组,还有梁思成、林徽因的长孙梁鉴,还有曾孙女梁周洋。

山路盘旋而上,半小时就到了佛光寺。大家出发时满心激动,可一路上却越来越神色凝重。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骑毛驴进五台山

原来,山路越是弯曲曲折,他们便越觉得发现的不易:80年前,梁思成、 林徽因骑着毛驴,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走了整整两天,才找到佛光寺。

而当梁思成、林徽因欣喜若狂,沉浸在发现的惊喜中时,他们没有想到,背后却是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梁架

2.一边是发现的惊喜,一边是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

1944年,梁思成发表了《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的文章,详细回忆五台山发现大佛光寺的过程。

“我们戴着厚厚的口罩,在黑暗和恶臭中测量、绘图,用闪光灯拍照。照相的时候,蝙蝠惊飞,秽气难耐,有千千万万吃蝙蝠血的臭虫。”

当他们从屋檐下钻出来时,发现背包里爬满了臭虫,每个人都被咬得伤痕累累。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梁思成在佛光寺拍照

文章发出后,社会上一片哗然。

对于田野调查,很多人最初的印象是游山玩水、岁月静好,可实际上,这背后充满了危险、恐惧与不安。

梁思成说:“‘阁楼’里住着成千上万只蝙蝠,还有吃蝙蝠尸体的臭虫。”

早晚攀登工作,不是爬到屋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就是爬到大殿构架上。最怕的就是测量不够,毕竟重游不容易。

要说田野调查,绝对是个辛苦活。男的爬上爬山都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容易踩空摔倒,对女的来说就更难了。

随行的林徽因,穿着旗袍,举止精致,她完全可以不上房梁,只待在下面,做些记录,画画草图,拿出对自己的“特别优待”。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林徽因在佛光寺测量

林徽因曾经在“太太会客厅”里,神采奕奕、谈吐飞扬,可如今面对古建筑,却爬上爬下,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性别。

在佛光寺测量时正值7月,酷暑难挡,污泥与汗水常掺在一起,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完全没有精致可言。

1933年,林徽因自嘲,把自己与梁思成等几个坚持测绘的建筑师,称为“几个死心眼的建筑师”。

说他们放弃了盖洋房的好机会,卷着铺盖到各处测绘。

可即便再苦再累,在发现的一刻,在看到古建筑罕见的古建做法时,梁思成林徽因都兴奋相拥。

这种“发现”,足以让他们忘记车马劳顿,忘记爬上爬下各种辛苦,甚至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林徽因在五台山佛光寺

3.发现大佛光寺,为何这么重要

在梁思成林徽因的建筑贡献里,发现了五台山大佛光寺,永远都是绕不开的。

有人觉得,五台山大佛光寺一直都在那,不增不减,怎么还需要“发现”?

这种“发现”,主要指的是它学术上的价值。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梁思成 五台山佛光寺测绘图

20世纪初的中国,千疮百孔、飘摇动荡,也同样十分封闭。

如果当年没有他们的大声疾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粹,古老的建筑营造,又怎么能被看到?

梁思成一直的心愿是完成一部中国人自己撰写的建筑史,真正给了他写作信心的,就是五台山大佛光寺。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梁思成 佛光寺笔记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五台山大佛光寺清晰还原了宋代李诫《营造法式》中的建筑结构,让中国古建筑第一书不再是一本天书。

后人可以最大可能地去了解他,去了解古人曾经是从如何建房子的。

抗战爆发后,梁思成林徽因辗转到四川李庄。林徽因肺病加重、日渐消瘦,可仍拖着病重的身躯也要帮助梁思成完成心愿。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1941年,林徽因卧病李庄

这也是林徽因作为古建筑研究者最大的心愿。

林徽因深知,在当时世界建筑舞台上,太缺少中国人的声音了。

她放下所有她的文学爱好、美术追求,帮着梁思成收集资料,准备《中国建筑史》的撰写,包括中文版与英文版。

在曾经那个年代,西方人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少之又少,《中国建筑史》的英文版,让很多西方人认识了五台山大佛光寺。

可以说,梁思成林徽因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国际学术语言,将佛光寺推向全世界。否则,大佛光寺可能还会躺在深山,无人问津多年。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1937年,五台山佛光寺后山唐墓塔

4.梁思成为何称它是“中华第一国宝”

如今,现存的4座唐代建筑里,按年代之久,大佛光寺的排名只排到第二,比排在第一的五台山南禅寺晚了75年。

可它的名气却远超过现存年代最久的南禅寺。

有人觉得,它是梁思成林徽因发现的第一座唐代建筑,所以才被梁思成为何称为“中华第一国宝”。

这说法是,但也不是!

其实,中国现存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其实从学术上看,只能算3座半。

年代最久的南禅寺,是个山门,体量小得太多;另外两座规模也不大(山西省平顺县天台庵、芮城广仁王庙),而佛光寺却是这4座中最雄奇而完整。

建于857年的佛光寺,唐代建筑宏大豪迈的气势,一览无余。

梁思成评价: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斗拱

至今它仍是大陆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遗存。

东大殿中使用了“减柱法”,通过减少室内的柱子,使空间增大,这种做法在宋金建筑中常运用。

可以说,它就是最早的大跨度建筑做法(类似现在的体育馆、机场,代表着建筑的最高技术)。

关于“减柱法”的介绍,见另一篇文章《没有一根柱子支撑,山西这座宋朝大殿,为何能历经千年至今未塌》。

金代建筑文殊殿,同样使用类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跨度,减少立柱,加大殿内空间。

不止是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中的唐代塑像,同样非常精彩。

而大殿旁的祖师塔,是中国第二古老的塔。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林徽因在佛光寺祖师塔

这些都足以配得上,梁思成将“中国第一国宝”送给它。

5.大佛光寺值得一看处

今天,喜欢古建筑的人,一定得去五台山大佛光寺看一看。

佛光寺包括多个建筑,正殿东大殿为唐代建筑,最有名;文殊殿为金代建筑;其余为明清建筑。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

1)看建筑整体。东大殿具有典型的唐代木构建筑特点,斗拱雄伟,挑檐很远。

东大殿有36根木柱支撑,总面积677平方米,它的规模在佛教大殿里都是数得上的雄伟。

东大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但绝对是低调的奢华。

这种唐韵遗风的气势,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真正感受,因为建筑是四维空间时间,除了长宽高还有时间纬度。

早中晚不同时间,阳光穿过大殿,洒落在梁架上,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需要现场体验的关键。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东大殿

2)看建筑细部。最值得一看的就是斗拱,佛光寺的斗拱巨大,210X300厘米,它是清代斗拱断面的十倍。

因为唐代建筑中,斗拱有承重作用,不像清代建筑,斗拱已经变成纯粹的装饰,越来越小,已经没有实际功能了。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殿斗拱

殿檐探出达3.96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

大殿梁架上的三角形“人字架”。是国内现存的木构建筑中排第一。

大殿柱子的柱础也很有看点,莲花形的底座是明显的唐代建筑特点。而新月形的横梁和内部紧密的格子天花板,也同样有特色。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柱础

2)看大佛光寺“四绝”。

梁思成说: “四种艺术萃聚在一处,在实物遗迹中诚然是件奇珍。”

他说的四种艺术,除了木构建筑,还有雕像、绘画和书法,它们被称为佛光寺“四绝”。

除了前面介绍的建筑特色,佛光寺的唐代雕塑和唐代壁画,也都值得一看。

东大殿内,佛坛上有唐代彩塑35尊。大殿西侧和后部,还有明代塑造的罗汉像296尊。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唐代泥塑

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都与佛教故事有关。上千个人物神态细腻,尽显唐代遗韵。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壁画

总之,这座如今已经1100多年的唐代建筑,看图片就像隔靴止痒,只有到了现场,亲自感受,才能体会出它的震撼与精彩。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佛光寺泥塑

写在最后

如今,世界现存最古老、体量最大的木构建筑,仍是日本的东大寺(建于752年),是日本国宝中的国宝。

可要不是当初日本人向世界的狂言:

“中国没有唐代建筑遗存,看唐代建筑都得去日本京都和奈良。”

中国人可能不会被深深刺激,梁思成林徽因也不会用6年时间发现了大佛光寺,直接否定了日本人的狂言。

它为何是中华第一国宝?梁思成与上万只蝙蝠臭虫的较量里藏着答案

梁思成林徽因

对手使我们变得更强大,如今的芯片是,曾经的文化发现同样是。

今年是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86周年,86年前的发现,并不只在一座建筑,更是给了中华民族以信心、以力量。

在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心中,梁思成、林徽因的风骨与治学风范,如一座灯塔。

而每个时代,都有梁思成林徽因这样的捍卫者,曾经是,当下仍然是。

中华民族自古多灾多难,却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因为再苦再累,再与上万只蝙蝠和臭虫争斗,都阻挡不了心中的信念。

任何时代,任何出言不逊、蔑视我们的力量,最终都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资料来源:

1.《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张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梁思成建筑大系(全5册)》梁思成 林徽因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

3.《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历史#​#头条创作挑战赛##古建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