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PCB自动布线的优缺点1.手工布线注意的点2.手工布线通用设计规则3.有无地平面时的电流回路设计

在设计PCB时,往往很想使用自动布线。通常,纯数字的电路板(尤其信号电平比较低,电路密度比较小时)采用自动布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设计模拟、混合信号或高速电路板时,如果采用布线软件的自动布线工具,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短路性能问题。

1.手工布线注意的点

1.设计混合信号电路板时,将器件手工放在板子上,以便将数字和模拟器件分开放置。

采用这种布线方案时,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但最麻烦的是接地。如果在顶层布底线,则顶层的器件都通过走线接地。器件还在底层接地,顶层和底层的地线通过电路板最右侧的过孔连接。当检查这种布线策略时,首先发现的弊端时存在多个地环路(形成原因:a.两个设备的地电位不同,形成地电压,在设备形成的环路之间产生电流流动,产生的差模电压对电路造成干扰;b.互联设备处在较强的磁场中)。另外,还会发现底层的电线返回路径被水平信号线隔断了。这种接地方案的可取之处是,模拟器件(12位A/D转换器MCP3202和2.5V参考电压源MCP4125)放在电路板的最右侧,这种布局确保了这些模拟芯片下面不会有数字地信号经过。

2.手工布线通用设计规则

在手工布线时,为确保正确实现电路,需要遵循一些通用的设计准则(磁珠或0欧电阻):尽量采用地平面(地平面有三种:数字地、模拟地、系统地)作为电流回路,将模拟地平面和数字地平面分开,如果地平面被信号走线隔断,为降低对地电流回路的干扰,应使信号走线与地平面垂直,模拟电路尽量靠近电路板边缘放置,数字电路尽量靠近电源连接端放置,这样做可以降低由数字开关引起的di/dt效应。

3.有无地平面时的电流回路设计

对于电流回路,需要注意如下基本事项:

(1) 如果使用走线,应将其尽量加粗。

==PCB上的接地连接如要考虑走线时,设计应将走线尽量加粗。==这是一个好的经验法则,但要知道,接地线的最小宽度是从此点到末端的有效宽度,此处“末端”指距离电源连接端最远的点。

(2)应避免地环路。

(3)如果不能采用地平面,应采用星形连接策略。

(4) 数字电流不应流经模拟器件。数字器件开关时,回路中的数字电流相当大,但只是瞬时的,这种现象是由地线的有效感抗和阻抗引起的。对于地平面或接地走线的感抗部分,计算公式为V = Ldi/dt,其中V是产生的电压,L是地平面或接地走线的抗,di是数字器件的电流变化,dt是持续时间。对地线阻抗部分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V= RI, 其中,V是产生的电压,R是地平面或接地走线的阻抗,I是由数字器件引起的电流变化。经过模拟器件的地平面或接地走线上的这些电压变化,将改变信号链中信号和地之间的关系(即信号的对地电压)。

(5) 高速电流不应流经低速器件。

与上述类似,高速电路的地返回信号也会造成地平面的电压发生变化。此干

扰的计算公式和上述相同,对于地平面或接地走线的感抗,V = Ldi/dt ;

对于地平面或接地走线的阻抗,V = RI 。与数字电流一样,高速电路的地

平面或接地走线经过模拟器件时,地线上的电压变化会改变信号链中信号和

地之间的关系。

(6)不管使用何种技术,接地回路必须设计为最小阻抗和容抗。

(7) 如使用地平面,分隔开地平面可能改善或降低电路性能,因此要谨慎使

用。精密模拟电路更靠近接插件,但是与数字网络和电源电路的开关电

流隔离开了。这是分隔开接地回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PC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