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抽象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杰克逊·波洛克

作者:书画—空间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美国画家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

抽象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杰克逊·波洛克

他以他独特创立的滴画而著名。

在他的一生中,他同时享有相当的盛名和恶名:他被认为是一名大部分时间隐居的画家;他具有反复无常的脾气,且有严重的酗酒问题。

他生于怀俄明州的科迪,1929年移居纽约,进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在托马斯·哈特·本顿(Thomas Hart Benton)门下学习;1938年到1942年间,为联邦艺术工程工作;1943年开始转向抽象艺术。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他通过“文化自由议会”(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受到中央情报局的支持。

1947年开始使用“滴画法”,取消画架,把巨大的画布平铺在地上,用钻有小孔的盒子、棒或画笔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稀薄的颜料借助喷雾器;

作画时和画布的接触不固定在一个位置,而是在画布四周走动,或跨越过去,使构图没有中心、结构无法辨认;

以反复的无意识的动作画成复杂难辨、线条错乱的网;

画面上线条纵横曲扭,色彩变换无常。在其追求下意识的极端放纵的方法中可见到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在发展出他特有的技术前,因为过于专注于创作却没有突破,作品销售不佳,加上个性怪辟、神经质的性格而无法靠兼职谋生,而一度必须靠兄弟及后来成为其妻的女友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接济度日。

波洛克在1956年8月11日晚上因为酒后驾驶超速,发生交通事故而丧生。

抽象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杰克逊·波洛克

## 早期生活

杰克逊·波洛克出生于1912年1月28日,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的父母是斯特拉·梅(Stella May)和勒罗伊·波洛克(Leroy Pollock),都是长老会教徒,母亲有爱尔兰血统,父亲是苏格兰血统。

他的父亲本姓麦克伊(McCoy),但在一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被邻居收养,并改姓为波洛克。

勒罗伊原本是一名农夫,后来在政府做土地测量员。

波洛克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在家里经常涂鸦。

他的父亲虽然不反对他的兴趣,但也不鼓励他。

他的母亲则更加支持他的艺术天赋,为他购买了一些画具,并带他去参观博物馆和画廊。

波洛克的家庭经常搬迁,他在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多个地方生活过。

当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埃科帕克(Echo Park)居住的时候,他进入了洛杉矶的手工艺术高中(Manual Arts High School)。

在那里,他受到了一些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他开始接触到一些现代艺术的思潮和作品,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

1929年,波洛克随家人搬到了纽约,并进入了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在托马斯·哈特·本顿(Thomas Hart Benton)门下学习。

本顿是一位著名的美国风景画家,以描绘美国农村生活为主题。

他对波洛克有着深刻的影响,不仅教授了他绘画的技巧和理论,还培养了他对美国文化和历史的认同感。

波洛克也曾模仿本顿的风格,创作了一些具有美国风情的作品,如《去田野》(Going West)和《牧场》(The Ranch)等。

抽象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杰克逊·波洛克

## 事业发展阶段及独特的绘画技巧

1930年代,波洛克开始接触到一些新的艺术运动和思想,如社会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原始主义和心理分析等。

这些都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35年,波洛克加入了联邦艺术工程(Federal Art Project),这是一个政府资助的项目,旨在为失业的艺术家提供工作机会。

在这个项目中,波洛克主要从事壁画创作,也参与了一些展览。

他结识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如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约翰·格拉汉姆(John Graham)、哈罗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等。

他也开始尝试抽象绘画,并受到了欧洲前卫艺术家如毕加索、米罗、马蒂斯等的启发。

1938年,波洛克因为酗酒和神经衰弱而住进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荣格心理分析法(Jungian psychoanalysis),并被鼓励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潜意识。

这对波洛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更加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现。

1941年,波洛克遇到了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她是一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也是联邦艺术工程的成员。

两人很快相爱上。

1945年,他们结婚,并搬到了长岛的斯普林斯(Springs),在那里波洛克建立了自己的画室。

克拉斯纳对波洛克的事业有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她不仅帮助他管理财务和日常事务,还为他联系画廊和评论家,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创作时间。

她也是波洛克最忠实的拥护者和理解者,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分析。

1943年,波洛克得到了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的赞助,她是一位富有的艺术收藏家和画廊主,对于当时的前卫艺术有着敏锐的眼光。

她为波洛克提供了每月150美元的津贴,并在她的“本世纪艺术画廊”(Art of This Century Gallery)为他举办了个展。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1947年的“杰克逊·波洛克:新作展”(Jackson Pollock: New Works),展出了他首次采用滴画法创作的14幅作品。

这些作品引起了轰动和争议,有人赞扬他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有人批评他毁坏了绘画的传统和规范。

滴画法是波洛克最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绘画技巧,也是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风格之一。

波洛克把巨大的画布铺在地上,用各种工具如刷子、棒子、注射器等把稀释过的油漆或合成树脂漆滴溅、泼洒、涂抹在画布上,形成复杂而富有节奏感的线条和色块。

他不再受制于画架和画笔,而是用全身参与到绘画过程中,从各个角度和距离与画布互动。他说:“我不是在画布上作画,而是在画布中作画。”

他认为这样可以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潜意识,而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

他说:“我不需要形式,只需要感觉。”[10]

波洛克的滴画法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他受到了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家如毕加索、米罗、莫奈等的启发,他们都尝试过用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形式和色彩。

另一方面,他受到了美国原住民文化和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印第安人的沙画表演,他曾在1930年代观看过这种仪式性的艺术活动,并对其深感兴趣。

还有一方面,他受到了心理学和哲学的影响,特别是荣格心理分析法和存在主义思想,他们都强调个人主体性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性。

波洛克的滴画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评论。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和哈罗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的观点。

格林伯格是一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他认为波洛克的滴画法是绘画纯粹化的体现,他摒弃了任何具象的元素,只关注于形式和色彩,从而达到了一种“平面性”(flatness),即绘画只是绘画,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代表或象征。

格林伯格认为这是绘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美国艺术摆脱欧洲影响的标志。

罗森伯格则是一位文化评论家,他认为波洛克的滴画法是一种“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他强调了绘画过程中画家与画布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以及画家个人经验和情感的投射。

罗森伯格认为这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艺术,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动荡和焦虑。

波洛克的滴画法在艺术界和公众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有些人赞赏他的创新和勇气,认为他开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有些人则批评他的随意和荒诞,认为他毫无技巧和美感,只是在胡乱涂鸦。

无论如何,波洛克的滴画法都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被誉为“美国第一个原创性的艺术家”[11],也被视为“自由精神”的象征。

他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如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巴恩特·纽曼(Barnett Newman)等,也影响了其他艺术领域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他的作品也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其中一些作品更是以天价成交,如《号码5,1948》(No. 5, 1948)在2006年以1.4亿美元售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贵的绘画作品[12]。

艺术能够让人忘记平日中的喧嚣和忙碌

---敬请关注《书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