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作者:三毛看史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前言:6月22日,一则由中国教育报发布的文章爆红网络,文章中一句内容引起了网友们的巨大争议:警惕网红言论,误导志愿填报。

句句不提张雪峰,却又句句不离张雪峰。名师再加上网红光环,除了他还有谁呢?虽然整篇文章都没提到张雪峰,但字里行间又是将矛头指向他,但话说回来,张雪峰说的错在哪里呢?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网红名师”张雪峰

相信大家初识张雪峰,应该都是从一期节目上,在节目中,他声泪俱下的讲述,任何企业任何单位,他们都说学历并不重要,能力才是考验一个人的实际标准,不管你毕业于哪个学校,只要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这些话我相信即使张雪峰不说,还是会有很多人在生活里听到类似的话,不过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张雪峰随后便用一个摆在面前的事情证实了现实社会的样子。

“你去清北那些211、985学校门前看看,每年去招聘的都是什么企业,你再去我的母校,齐齐哈尔大学看看,去那里招聘的又是些什么企业。”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这句话很现实,无意中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画大饼”成为了职场的一个通病,老板给你描绘一个美好的明天,可到头来发现,他只是想把你身上仅剩的一点的价值压榨的干干净净。

随便来一个刚毕业的高学位人才,就能坐到你的上司,拿着比你还高的薪水,反观这时你拿着曾经引以为傲的本科毕业证,在这一刻,你会发现学历真的很有用。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在名师中,张雪峰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如今成为了网红,并且靠着教育事业在泱泱大国中混出了一番名堂,可在万众瞩目的同时,争议也伴随着三天两头的到访。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如今正值高考结束,无数考生在担忧成绩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迷茫,360行,行行出状元,可哪一行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呢?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张雪峰曾经发表过一次意见,那就是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选择自己合适的,并且要特别考虑就业和收入的问题,这个观点一经发出,就在网上掀起了一个巨大的舆论浪潮。

张雪峰的语言简单且清晰,用几个字来形容就是在选择专业前,一定要想想真正的实力是否能承载起自己的梦想,这点依旧很现实,毕竟如今站在顶峰的人并不多,大多数考生的家庭条件并不优渥。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现实和理想是可以共存的,不过这要站在自身能力上去评判这个事情,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之前的一位老友,一个小姑娘因为对历史感兴趣,报考了考古系,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可当我问起她拿到这个学业有何成就感时,她沉默了。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历史确实是她很感兴趣的事情,可当真的回归到现实时,她慢慢的就发现,这个专业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就业也只能是一辈子混在底层浑浑噩噩,毕竟出名的考古学家不多,像自己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可能钻研一辈子也混不出个名堂。

还有一点直到她毕业后才考虑到,那就是一个女孩子每天不是在古墓,就是在去古墓的路上,这真的是合适自己吗?更何况,哪有那么多古墓能轮得到自己去开掘呢?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张雪峰提出的观点在现实很多生活中都验证了,不过很快,一篇具有批判性的文章就将矛头指向了他,虽然内容并没有指名道姓的指出哪一个人,但了解过的网友都清楚这是在说谁。

普通家庭的孩子,选专业是不是只能选能“吃上饭”的?这句话对张雪峰的质疑体现的淋漓尽致。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在理想面前,现实很骨感,在现实面前,理想很遥远,那究竟哪一条路是真正可以供考生选择的呢?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各执其词

按照张雪峰的想法来说,如果你的理想需要自身家庭的能力来承载的话,那这个专业尽量不要选择,因为理想并不会像自己幻想的一样容易实现,但凡出一点小插曲,毁掉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也会是整个家庭的命运。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因为在这么多的考生中,并不是每一个都有着显赫的家庭,有的人可能学到一半不想上了,直接回家继承家产接受生意,又或是有的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哪怕整整玩一辈子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这只是少数,大多数考生的家庭并不富裕,如果选择了一个没有市场的专业,结业之后,若是让你真的肩负一个家庭的重担,你敢说你扛的起吗?在现实的生活中,拿着文凭却去跑外卖的人不在少数。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在这个时候,理想反而变成了泥潭,它让太多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而按照教育报的话来看,也是正确的,选择专业不单单要看就业率和薪资问题,如果人失去了理想,那拼搏的意义又在哪里?并且就按市场来说,可能有些岗位并不多,但这个地方还是需要人去填补的。

并且按长远来看,理想是可以支撑起一个人对未来的幻想的,就像那句经典台词说的一样: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两个不同的声音,掀起了两波不同的浪潮。

面对两方各执其词的看法,这其中有对也有错,不过在评论区可以清楚的看到,网友竟然一边倒的全部站在了张雪峰这边,这说明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长远考虑的同时,必须要切合实际。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一个大学生,就拿比较优秀一点的大学来讲,就算是学费减免什么的,表现好又拿有奖学金,更极端的来说,上大学没花钱,0投资,但他之前的学业呢?

12年的学业,不仅需要学生夜以继日的努力,更需要一个家庭在背后做经济支撑。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家长最关心的东西,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不惜辞掉工作专心看管,还斥巨资供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为了让孩子离学校近一点,更是背上房贷买一座昂贵的学区房。

这些零碎的琐事早已将很多家庭一辈子的积蓄给消耗殆尽,甚至是还欠了一屁股账。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就像批评张雪峰的新闻学,其实在之前张雪峰就在网上表示过,如果自己的孩子非要报考新闻学,他会打晕孩子。这种言论甚至还激发起了一些传媒大学教授的愤怒,认为他这是在忽悠孩子报志愿,而张雪峰却独自享受着传播行业所带来的红利。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但这种种言论非但没有将张雪峰推下神台,甚至还有大批网友在下方为其鸣声。

“媒体能发出这样的文章,更证明了张雪峰的正确性。”

“这种文章都没考虑到孩子毕业了,有没有饭吃。”

这些网友并不是张雪峰请来的友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家长。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而这些还并不算是最讽刺的,最令人感到愤怒的是,吃饱饭的人对吃不上饭的人说自己不饿。

此次批评张雪峰的中国教育报,在这次事件里完全充当了那个吃饱饭的人,说着专业和学历不重要的人,却招聘来的都是最精英的人才。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在2023年的招聘信息里可以看到,这次招聘总计7个人,最次最次的一个也是211的陕西师范大学,剩下的不是清华就是人大,而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特点——高材生。

这一幕属实有点可笑,这也印证了开头编写张雪峰的话,去清北招聘的都是哪些企业,而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的又是哪些企业。

在一个人人都说学历专业都不重要的时代,这些“权威机构”却格外的在意这些东西,这不禁得让网友感到一阵唏嘘。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而这些事情恰恰可以完美的带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比如我的职业,只是说着文采比较好就可以,但入职也需要学历要求,有学历高的人来,人家就可以拿到比我高的底薪,先不说他文采好不好,但是人家的专业和学历就已经赢了我太多。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笔者认为

教育和职业选择向来都是每个人的重大决定,高考就是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还是常有发生,张雪峰做为网红名师来说,他的看法可能有些偏激,但这其中也不难看出现实的重要性。

对于家境贫困的人来说,选择一个易入职高收入的工作无可厚非,反观这些“权威机构”的看法,还是稍微欠缺一些,应该深入了解一下普遍情况之后再进行客观评价。

张雪峰又火了!中国教育报不点名批评,评论区却惨遭翻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