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电影竞争奥斯卡奖,一次次失败的幕后真相

作者:狐狸晨曦

多年以来,很多中国内地导演,即使竭力迎合“洋大人”,努力去拍“贫穷落后”,也一样得不了美国奥斯卡奖。

——只因在美国那些“正星条旗”老白男评委眼里,国籍和种族就是他们的“原罪”!

太多人只知道美国根基浅薄,立国只有240多年,根本没有古代史可言,却往往忽略了另一个常识:

美国同时是当今世界最老朽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它的共轭父子:大缺大德的大英王国。

当今世界各大主要强国中,只有这两个国家的政权,竟是和二百多年前一脉相承的。

所以,一个立国240多年的老迈国家,注定它的国家机制早已陈腐腐朽,会固守很多白痴式的陈规旧矩,难以改变,问就是“阿美利加自有祖宗之法”。

比如连英国人自己都在公元1995年,彻底抛弃了的英制计量单位,英里/英尺/英寸/英亩/加仑/盎司……

还包括连美国在内,只有5个国家/地区(巴哈马、伯利兹、英属开曼群岛、帕劳)使用的华氏温度……

哪怕和全世界通用的公制单位对接时,造成了无数不便,美国人也坚决不肯改悔。

比如犹他州作为美国五十州中的一个州,二百年多来,一直实行公开的一夫多妻制,占该州人口70%的那些摩门教徒,也是最原教旨主义、最种族主义的“红脖子”白人。

该州每个中上层男性都有4~6个妻子,还盛行让未成年少女直接分配给成年男人的童婚制,她们都是从小就被教会洗脑,心甘情愿地和其他女人一起,在家伺候丈夫,生育儿女。

中国电影竞争奥斯卡奖,一次次失败的幕后真相

事实上,美国这个国家,本就是欧洲人殖民北美大陆后,在数百年时间内,用枪炮和病毒,杀害了几千万黄皮肤黑眼睛的印第安人,还宣布是「印第安人活剥头皮,生吃人肉,自取灭亡」,堂而皇之地写进他们的历史教科书,并将“感恩节”作为正式节日……

然而,就因为美国占据了全世界最得天独厚的广阔国土,不但气候适宜,物产资源及其丰富,相邻亦无外敌,踏着千百万印第安人/黑奴/华工的累累尸骨,积蓄巨额财富;更在两次世界大战坐收渔利,成了整个工业体系被彻底打烂的西欧人的大救星,

这样一个国度,只需开动印钞机,货币便通行全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民众辛苦劳作一生所积蓄的财富,也让其疯狂吸纳世界各国的精英人才而为其所用。

于是,美国就成了整个欧美世界的“文明典范”“自由灯塔”。连带奥斯卡奖这个美国国内电影奖,也跟着成为了国际电影节“至高无上的荣誉"。

然而,所有奖项都是活人评出来的,不是机器打分出来的。

既然评委是活人,有各自的主观意识,那么竞争奖项时,一定少不了人脉影响和公关运作,就一定不会有绝对的“客观公正”。

有志竞争者,去以各种手段,宣传造势,收买贿赂,力图影响那些有投票权的评委,再司空见惯不过了。

比如诺贝尔化学奖否决门捷列夫,诺贝尔文学奖否决托尔斯泰,反而把奖项颁发给远不如他们、但懂得公关造势的人,时隔百年依旧是诺贝尔奖的笑话耻辱。

体育界如此,文学界如此,科学界如此,影视界这个名利场,当然更加不可能有绝对的“客观公正”。

被无数人视为世界电影最高殿堂的奥斯卡奖,其公关运作和幕后人情来操纵和影响奖项,早就是全世界公开的秘密。

多达几千名~上万名的奥斯卡奖评委,绝大部分其实是根本不会仔细审片的,也根本就不待见什么艺术不艺术,无非哪家公司公关得力,出钱多搞得放映会多,他们就投哪家的票。

哈维·韦恩斯坦,奥斯卡奖历史的“公关之神”,20多年来将「给评委开派对,打电话,软磨硬缠,各种贿赂,操纵主流媒体去吹嘘自己,抹黑对手」等种种公关游说手段运用得出神入化,一共成功运作了341次奥斯卡提名,帮助拿下81个奥斯卡奖,

中国电影竞争奥斯卡奖,一次次失败的幕后真相

虽然韦恩斯坦的人品之无耻,行径之卑劣,早就已经在国际影坛臭名昭著,然而无数好莱坞电影明星不分男女,为了获得奥斯卡奖,或至少提名,都常年公开对他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多有与之关系暧昧者。

直到2017年,其人丑闻东窗事发后,那些好莱坞明星们,才纷纷与之划清界限,一个个宣布自己居然是“性骚扰受害者”。——但她们靠着韦恩斯坦,拿到的奥斯卡奖,就天经地义是自己的荣誉呢。

即使韦恩斯坦倒台了,他这套公关运作手段,依旧被各国无数影人奉为真理,不惜大肆洒金,在美国杂志广告营销,去对那些老白男评委们“公关游说”,只为获得奥斯卡奖来“镀金”。

因此,每年的奥斯卡奖不知有多少获奖和提名都掺杂着大量水分,成为举世皆知之事实。

李安这个在好莱坞发展的中国台湾导演,就公开坦诚,他每次冲击奥斯卡奖的经历,就是不停地公关公关公关,酒会酒会酒会,塑料味的鸡胸肉都吃腻了,还得能拼命往肚子里填。

2020年,在韩国票房惨扑的电影《寄生虫》,就是在韩国人不惜血本的营销运作下,耗费1000多万美元的公关费用,横扫了戛纳金棕榈奖和美国奥斯卡的多个奖项。

中国电影竞争奥斯卡奖,一次次失败的幕后真相

2022年,韩国人又选中了《分手的决心》,公开开出了1500万美元的公关费用,去竞争新一届的奥斯卡奖,同样的套路过时了,这次落得一场空。

中国电影,距离奥斯卡奖最近的一次,其实就是1994年的《霸王别姬》,这部竭力彰显“贫穷”“落后”“愚昧”的电影,

在连续拿下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美国电影金球奖,获得国际影评人一片好评之后,

中国电影竞争奥斯卡奖,一次次失败的幕后真相

陈凯歌导演自以为影片质量无懈可击,题材内容又极迎合洋人评委的脾胃,奥斯卡奖必然是众望所归,手到擒来,于是对后续的奥斯卡奖公关游说环节,就做得十分敷衍。

然后呢,奥斯卡评委们立马翻脸,把该年的奥斯卡外语奖,直接发给了一部西班牙搞笑艳情片《四千金的情人》,一个逃兵和一家四姐妹轮流上床的荒诞故事,正对了这些老白男评委的低级趣味。

中国电影竞争奥斯卡奖,一次次失败的幕后真相

陈导演去质疑时,评委们直接回复:「谁让你不公关?还以为你不重视奥斯卡呢!」——就是这么赤裸裸地打脸和羞辱。

然而,就算陈导演当时舍得不惜血本,公关营销,就一定能让《霸王别姬》得奖么?——那其实也未可知。

铁一般的事实是,美国人可以把奥斯卡奖杯发给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影人,出生在东南亚的华裔影人,发给在好莱坞发展的中国台湾导演,但却绝不可能发给任何一个中国内地影人,无论其思想倾向是否是“精美”。

又过了二十多年,那些以《霸王别姬》为榜样和楷模,继续竭力彰显“贫穷”“落后”“愚昧”的内地导演,纷纷在“冲奥”历程折戟沉沙,又何足为奇?

奥斯卡奖的全部权威性和含金量,其实完全寄于美国的全球霸权与好莱坞电影的全球霸权之上。

随着好莱坞影片质量的每况愈下,翻来覆去的“家人侠”,翻来覆去的“多元宇宙”“重启”,“政治正确”LGBT到走火入魔,

所以,现在的奥斯卡奖,如果还把它当做世界电影最高大奖,作为一国影人毕生奋斗的终极目标,那纯粹是脑子坏掉了……

我们影人的目标,是抗衡好莱坞整个的电影工业,令大陆的电影工业也足以和大陆日益强大的国力相称,而绝不是巴望美国人施舍什么奥斯卡!——今时早不同往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