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把握面向智能时代军事训练发展重点

作者:光明网

作者:李长胜

聚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深入变革,人类社会正在迎来智联共享、人机协同的智能时代。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推进军事训练体系变革,必须前瞻透视智能时代军事训练特点规律,把握面向智能时代军事训练发展重点,牵引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训练条件云网支撑。伴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军事训练以传感器为“感触末梢”,以高速宽带互联网络为“神经纤维”,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大脑”,形成广域互联的智能网络系统和大数据处理平台,为军事训练提供网络平台支撑和数据服务保障。面向智能时代,基于新型网信体系架构的军地一体、全域覆盖的网信支撑体系,提供虚拟化云端服务、高效化网络调度、差异化网络调控、统一化安全运维,打通训练场、演习场、模拟训练等各类训练场景,为各级训练提供易于访问和快速扩展的基础设施。基于云原生的网络基础设施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各军兵种训练信息系统向云端迁移,在动态环境下进行软硬件复制复用,实现所有训练要素、训练资源基于云的全连接。军事训练信息系统采用标准化、集成化方法,作为流程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业务集成落地的平台载体,集成各军种相互独立的“烟囱式”平台和系统,打造融各种训练功能、场景于一体的统一作战训练能力平台,为各级提供一体化训练和资源管理支撑。

训练内容深度拓展。面向智能时代,军事训练内容紧贴实战、多域联合、人机结合,从物理维向虚拟维、从军兵种联合向全域联合、从实兵训练向虚实交互训练、从战略战役联合向战术级联合训练深度拓展。突出体系融合训练,训练要素多层次、多领域集成,多元力量有机编组、模块组合,任务行动深度联合、跨域协同,指挥控制实时敏捷、态势融合,加大跨域融合试验演训,探索力量编组编配、验证新型战法技法。突出无人作战训练,适应大量无人/智能装备投入作战训练,加强不同作战样式、复杂作战环境下的无人系统训练和学习,通过态势感知、指控调度、人机协同和自主决策等,实现自组织智能感知、多无人系统协同控制、与有人作战平台智能协同交互等。突出新型作战力量训练,注重前沿技术牵引、融入实战训练体系,深化太空、网络、电磁空间等领域虚拟空间训练,强化专业领域战研训融合训练,加强专业人员能力专项训练,拓展新兴领域军民一体化训练,助力新型作战力量能力快速提升。

训练环境虚实交互。面向智能时代,运用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将真实训练环境与虚拟训练环境融为一体,构建虚拟交互、人机共生、时空拓展的逼真训练环境。创建沉浸式练兵环境,虚拟各种武器平台作战装备、各类型作战力量,构造复杂多域逼真训练场景,最大程度感受贴近实战的作战环境,全面检验受训人员身心素质和技战术能力。全程感知训练态势,实时感知参训人员装备状态参数,收集并记录所有训练活动数据,跟踪统计交战双方人员伤亡、资源消耗等,提供推演回放、复盘总结、推演评估功能,自动发现和感知异常情况,识别违规操作行为,实现训练态势精确感知、精细调控,并进行智能诊断、智能反馈。促进针对性个性化训练,通过捕捉训练动作、记录训练行为,查看人员不良动作和操作失误并及时进行纠偏指导,结合训练熟练程度及时调整训练进度、难易程度,基于特定人员量身定制训练计划、生成训练场景,针对重难点进行反复训练,快速提升参训人员能力。

训练管理过程高效。面向智能时代,军事训练管理全过程统筹训练需求规划、加强训练计划调控、精确感知训练运行、精准考评训练质量,推动军事训练协调顺畅、精细筹划、高效组织。把准训练需求这个总源头,依据训练评估结果、通用训练科目清单等,把准军事训练源头,科学制定训练需求。精细筹划训练计划,着眼作战训练一体筹划、多级训练统筹协调,突出以上带下、多级同步,运用智能仿真推演、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搜索问答等,依托训练管理信息系统高效制定训练计划,辅助训练任务快速分析和必训科目生成,最大限度消解计划冲突。灵活调控训练实施,依托先进的演习演训信息环境,及时统筹训练准备、组织、实施运行中的资源调配、实时全程监控、纠正训练问题、协调要素关系、调动人员热情,推动训练有序运行。科学组织训练考评,依据训练任务方案构建训练考评指标体系,结合作战样式、训练类型构建通用训练评估指标库。运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选取考评指标,形成训练评估模型,对各类训练数据进行智能数据挖掘分析,科学得出评估结论,以可视化方式展现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训练法规标准规范。面向智能时代,军事训练以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为前提,顶层规划设计训练任务行动、质量标准、流程规范等,构建配套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构建完善的训练内容标准,依据作战条令、作战标准,按照作战任务从上至下逐级分解,以任务科目为最小单位,构建通用任务行动清单及配套条件、标准,作为作战、训练的共同语言和统一参考。制定科学的训练质量标准,着眼体系效能提升,通过大量训练活动数据积累,运用智能算法和数学模型对武器装备能力和体系作战效能进行数据分析,关注与特定军事行动有关的系统和任务组合,对作战任务“效果链”有效性进行评估,使质量指标更好反映作战行动的持续性、适应性和相互依赖性。形成体系化训练运行标准,从训练全流程贯通考虑,强化战训一致、加强有机协同,明确各层次训练职能任务、相互关系,挖掘跨部门跨职能训练关键节点和重点环节,形成规范化训练操作程序和流程标准。

训练保障智能共享。面向智能时代,军事训练保障突出集约配置、智能共享,依托综合化资源保障平台,打通集作战、训练、后勤、装备等于一体的保障链路,统筹人员、场地、资源、条件集约配置,有效提升训练保障效能。精确预测保障需求,基于大数据分析科学制定训练资源、装备保障标准,加强保障计划的推演分析和评估论证,科学预算演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在满足训练需求的同时降低经费资源消耗。精确感知保障动态,运用智能传感、智慧仓储等技术,加强资源场地统管共享、统筹调配,智能统筹保障任务、自动采集物资信息、智能进行仓储规划、可视展示资源状态,实时预测并跟踪资源供给情况,掌握训练保障能力、资源配置情况等,实现军事训练订单化物资保障、全周期装备保障、集约化场地保障。推动知识资源共享,开发知识资源智能推送系统,打造基于岗位需求的统一业务处理入口,提供及时便捷的数据资源服务,降低知识获取成本,极大改善人员使用体验。(李长胜)

来源: 学习时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