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Linux文件系统组成和基本操作

1、文件系统的组成

  • 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Linux单根倒树状 严格区分大小写
  • windows多根多树状(多根指的是分区) 不区分大小写
  • 文件系统从根目录开始,表示为一个单独的​

    ​'/'​

    ​(斜线)字符
  • 命名大小写敏感
  • 路径以​

    ​'/'​

    ​ 为分隔

2、重要目录认识

  • /root :超级用户root的家目录
  • /home/USERNAME :普通用户USERNAME的家目录
  • /usr :安装的软件,共享库等目录
  • /usr/bin :用户命令
  • /usr/sbin :系统管理员命令
  • /usr/local :本地自定义软件安装目录
  • /etc :系统的配置文件
  • /var :系统服务的数据,例如数据库文件,日志文件和网站内容等
  • /tmp :系统临时文件目录
  • /boot :系统启动所需要的文件
  • /dev :包含一些特殊的设备文件,供系统用于访问硬件
  • /proc , /sys :反应当前系统运行状态(内存中的数据)

3、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认识

  • 绝对路径:

    ​ 以根开头的路径

    ​ 文件位置的全路径

    ​ 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引用

  • 相对路径:

    不以斜线开头

    当前工作目录的相对位置

    在特定的位置才可以引用

4、基础命令详解

打印工作目录 :​

​pwd​

[root@RHEL ~]# pwd
/root      

切换目录 :​

​cd​

[root@RHEL ~]# cd /etc/yum.repos.d/
[root@RHEL yum.repos.d]# pwd
/etc/yum.repos.d
[root@RHEL yum.repos.d]# cd
[root@RHEL ~]# pwd
/root      

查看文件信息 :​

​ls​

  • 选项:
  • a :查看所有文件,包括以 . 开头的隐藏文件
  • -l :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列表形式)
  • -R :递归显示目录中的内容
  • -d :显示目录本身的信息

如 ls /etc 是看/etc目录下的内容,而无法查看目录/etc本身的信息

创建文件/更新时间戳 :​

​touch​

touch FILENAME`

​ 文件 ​

​FILENAME​

​ 如果不存在,则新建该文件

​ 文件 ​

​FILENAME​

​ 如果存在,则更新该文件时间戳

简单了解时间戳 ​

​stat+​

​查询的文件名

  • access time(A time)

文件最后一次被访问的时间

  • modify time(M time)

文件内容最后一次被修改的时间

  • change time(C time)

    文件状态(文件的属性(大小,权限....))最后一次发生变更的时间

  • Birth

文件创建的时间

删除 :​

​rm​

选项:

    ​

​-r ​

​:递归

    ​

​  -f​

​:强制,不提醒

rm -i file(交互式)
rm -r directory(递归)
rm -f file(强制)      

创建目录:​

​mkdir​

​-p​

​:递归创建目录

如创建目录​

​ /a/b/c/d​

​ ,需要保证 ​

​/a/b/c​

​ 目录已存在,否则报错,但是使用 `-p` 参数以后,父目录如果不存在,则会自动递归创建

​-v ​

​:查看创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