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虾神还在做售前的时候,经常有遇见有专业人士,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划重点,要考: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地统计学

ArcGIS中的地统计模块,全称是”地质统计学“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地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首先地统计学依然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那么所有和统计学有关的概念,比如以前写过的

在地统计学里面依然存在,且依然是支柱概念。

然后地统计学又是一门完整的学科,克里金方法以及插值虽然是地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但是不代表它就是地统计学的全部。

综上所述,地统计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要完整的写出来,恐怕比整个空间统计体系还要庞大,所以我这里只能是做科普性质的说明(挖坑是我的最爱……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那么先来看看地统计学最早是来干嘛?正所谓的不忘初心,只要明白了最早出现的目的,才知道他后来为之努力的方向,直至走向星辰大海……

要估计一个地方,矿藏的储量,最简单的方法,自然就是打一个钻孔: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打完之后,根据取出来的不同深度取出来的岩心、矿样、土样来对矿藏的品位、储量进行判断……那么问题来了,往地下打钻孔,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比如我在某度查到的信息: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如果打一个500米的钻孔,最少也是30万以上的报价,在地统计学刚刚诞生的时代,限于技术的发展,这个价格可能更高。

所以,最好是能够尽可能的少打……全是小钱钱啊。

但是,不管如何,在怎么少,也得打一个孔吧,所以有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打出一个钻孔,得到矿藏储量极其丰富!马上投资开干!得到结果只能是: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所以,一个钻孔肯定是不够的……那么我们打两个钻孔如何?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如果说,这片地区,一个钻孔,有五分之一的概率碰到异常值,那么两个钻孔碰到异常值的概率,就只剩下二十五分之一了,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应该是莫得问题了的,但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结果: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两个孔依然出现要要饭的情况,那么再打呢?如果异常值的概率依然是五分之一,那么打三个孔的还遇见异常值的概率,就只剩下了一百二十五分之一了,继续打,四个孔,异常值的概率就只剩下了六百二十五分之一……

随着你打孔的数量越来越多,遇见异常值的概率就会越来越低……那么投资的命中率就会越来越高,but: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那么,投资会不会破产不知道……直接打钻孔就打破产了……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有没有必要矫枉过正呢?答案当然不言而喻,但是,到底需要打几个钻孔,才能比较好的估算一个区域的矿藏情况呢?

根据统计学原理,随着你钻孔数量的增加,准确率会越来越高,但是钻孔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准确的上升也会相当有限了,也就是所谓的平稳点: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地统计学最初的使命,就是要研究:如何在最少钻孔数量的情况,获得最高的评估准确率。

所以,地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统计学的理论基础上的:

白话空间统计三十:地统计学(1)起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