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Linkedin案例学习怎样培养人脉,从“弱关系”到“强关系”

作者:荀友岛DAO

今天继续讲用户关系培养 怎样从“弱关系”到“强关系”?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说到LinkedIn,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款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专门为商业人士设立,被称为具有社群功能的在线履历始祖——不仅求职者可在平台上发布、更新自己的履历,企业或招聘方也能发布职位需求。

不过,在LinkedIn 成立初期,50%以上的注册用户都是无效用户——他们沉默不语,活跃度基本为零,或许都无法称之为“用户”。

从Linkedin案例学习怎样培养人脉,从“弱关系”到“强关系”

这样下去恶性循环,导致LinkedIn的注册用户数和活跃度越来越难看。

于是LinkedIn团队从另外一半相对活跃的用户入手,找到了让用户活跃起来的秘密——

让用户建立自己的关系网。

LinkedIn团队意识到,那些注册初期就把熟人添加为好友的用户更容易变成活跃用户,因为在一个平台成立初期,平台对于用户的价值一定微乎其微,这个时候能够吸引用户并留住用户的,就是在平台上的人际关系。

“我们产品的核心价值是让用户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我们发现,那些添加自己认识的人为好友的用户长期留存率会更高,留存率更好的是那些一注册就被认识的人添加好友的用户。因为当你刚刚注册,就收到来自认识的人的好友申请,这对用户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非常友好的体验。”

——来自LinkedIn 全球副总裁Aatif Awan

从Linkedin案例学习怎样培养人脉,从“弱关系”到“强关系”

由此,LinkedIn团队开始引导新注册用户在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同时关注老用户的留存情况,保证产品能一直为用户们提供价值,Aatif Awan提到:“当你的留存率不错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增长了。”

LinkedIn的做法,就是培养用户关系、增强用户粘性的一种方式。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LinkedIn这样的网站案例和私域运营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私域运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中涉及到各类运营形式:如果说群聊是星巴克的私域,那么网站就是LinkedIn的私域,因为LinkedIn的社交属性,他们的用户关系培养在网站内就可以进行。

从Linkedin案例学习怎样培养人脉,从“弱关系”到“强关系”

如果再将这种私域内的用户关系进行细分,我们可以发现,以往品牌或商家针对消费者进行的运营依然是流量打法,比如拉个群,在群里发个红包,然后宣传商品,这种方式只能和用户建立“弱关系”,因为用户在私域内能获得的价值几乎没有。

与“弱关系”相对的是“强关系”,强关系的表现,就是用户们随时随地都想在私域里发点动态,说点废话,和别人聊聊天等等。

而强关系的建立,就是有效私域运营的证明。

下期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如何继续强化和维系关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