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瓦格纳八月份返回战场,看似是要坐收渔利,实则是捏准乌军的命门

近期,瓦格纳雇佣兵的老板普里戈津接受了俄罗斯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他除去一如既往的狂喷俄罗斯国防部,并宣称不会和俄罗斯国防部签订任何志愿兵合同之外,还看似无意的表示瓦格纳雇佣兵将在8月5日重返前线。普里戈津平时怎么喷俄罗斯国防部这都算是小事,真正的大新闻正是他所透露的这个时间,这意味着普里戈津和俄罗斯国防部可能达成了什么协议,现在瓦格纳雇佣兵返回前线已成定局,至于合同问题那似乎并不重要了。(想想巴赫穆特战役里普里戈津说过的话,现在看他那就是烟雾弹)

瓦格纳八月份返回战场,看似是要坐收渔利,实则是捏准乌军的命门

然而,普里戈津官宣的瓦格纳返回时间是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时间点,因为现在乌克兰正发动声势浩大的的反攻,从顿涅茨克到扎波罗热几乎打成了一锅粥,赫尔松方向的乌军也有异动。尽管俄军的防线在整体上尚未被乌军撼动,但压力仍旧是较为明显的,为什么瓦格纳雇佣兵偏偏要等到8月份才返回前线呢?难道普里戈津是别有用心,打算坐收渔翁之利吗?

事实上,普里戈津官宣的时间某个角度算是别有用心,但另一方面他这话里也是暗藏杀机。只不过这并非是他想坐收渔翁之利,而是出于俄军整体战局的需求做出的部署,更是捏准了乌军的命门所在。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战争史上的任何一次攻势都必然有其攻势周期,乌克兰军队自然也不能例外,那么乌克兰军队的攻势周期是多久呢?答案是三个月。我们以去年7月乌军发起的反击作为例子,从7月份在赫尔松动兵为起点,乌军的攻势零零散散持续到了10月初才结束。而乌军在哈尔科夫取得关键性胜利的时间点是9月上旬,但需要注意的是彼时乌军的攻势也濒临结束,这也造成了乌军在哈尔科夫未能形成歼灭效果,仅仅是成功将俄军赶出了哈尔科夫。

瓦格纳八月份返回战场,看似是要坐收渔利,实则是捏准乌军的命门

如果用去年乌军的反击攻势来举例,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乌军攻势最强有力的时间点是七月份,随后到了八月份攻势力度有所下降,在哈尔科夫的主要攻势发动前,乌军的主要施压方向是在赫尔松,直至九月份才突然转向攻击哈尔科夫。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在赫尔松方向上施压过甚的原因,乌军大批物资和机动兵力实际是消耗在了赫尔松方向上。

必须承认的是,乌军在去年7月到10月份的表现很是精彩,7月份开始的赫尔松大反攻虽然是个幌子,但乌军还是重点压制赫尔松方向的俄军后勤线,同时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蚕食俄军阵地,迫使俄军判定乌军的主要攻击方向在赫尔松。等到俄军彻底忽视了哈尔科夫方向的威胁后,一直隐藏着的乌军主力部队蜂拥而出,以绝对的优势压垮了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脆弱的兵力。而哈尔科夫方向的失败也导致了很多事情,比如说俄军必须放弃红利曼和赫尔松位于第聂伯河右岸的土地等等。

瓦格纳八月份返回战场,看似是要坐收渔利,实则是捏准乌军的命门

但请注意,乌军的攻势实际也就到此为止了,赫尔松和哈尔科夫的双线开战对乌军的后勤压力也十分巨大,乌军需要时间恢复自己消耗掉的装备物资,并对参战部队进行兵力补充。这种后勤上的不可抗力因素迫使乌军必须在10月上旬结束自己的反击攻势,尽管乌克兰政府并不希望攻势就此终止,但现实情况是乌军当是已经疲惫不堪,根本无力继续发动进攻。当然,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乌克兰政府强令乌军在巴赫穆特方向展开行动,可因为准备不足的原因这最后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绞肉机,乌军宝贵的机动兵力也在巴赫穆特被瓦格纳雇佣兵绞杀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关键的结论,那就是乌克兰方面的反攻周期是三个月,其中第一个月的攻势则会非常凶猛,第二个月开始攻势强度就呈指数级开始下降,最后一个月的攻势是他们攻势最薄弱的时候。如果按照乌军去年的反攻周期来看,那么乌军现阶段正好是处于其反攻周期的第一个月。如果考虑到乌军在战场上投入了大批北约装备来看,这也确实是乌军攻势周期中最强的一个阶段。

瓦格纳八月份返回战场,看似是要坐收渔利,实则是捏准乌军的命门

如果考虑俄乌目前的战线情况,乌军现阶段能投入反攻的部队约有40个旅,目前压上一线的约有15个旅左右,这也是乌军目前机械化程度较高,重装备数量较为齐全的机动兵力。乌军目前是寄望于这些部队能够突破俄军的防御体系,以便于那些不具备突破能力的轻装旅能尾随机动兵力突入俄军战线腹地。遗憾的是,因为俄军目前防御构筑的十分坚固,乌军仅仅是突破了地雷区和反坦克障碍区,距离撼动俄军防御体系的目标还远得很,而相对的乌军的损失则已经十分高昂。

换句话说,当瓦格纳在8月5日回归前线的时候,乌军必然是为了突破俄军战线付出了高昂代价,就算那时候乌军能触及俄军的核心防御带,乌军的攻击能力也已经是跌入了谷底。如果俄军不打算动用预备队,而是计划将预备队留至冬季运用的话,那么瓦格纳雇佣兵就会被用来对抗乌军最后一个月的攻势。但指望瓦格纳展开弹性防御的可能不大,他们更有可能被投入到某个位置发动一次攻势,迫使乌军在最后一个月里将兵力投入到俄军希望他们取得位置上去,从而一举打乱乌军的部署,以免乌军故技重施复刻哈尔科夫战役。

瓦格纳八月份返回战场,看似是要坐收渔利,实则是捏准乌军的命门

可以认为瓦格纳雇佣兵会挑选一个乌军不能轻易放弃的位置,为乌军精心准备另一个“绞肉机”,让乌军按照俄罗斯所希望的方式去打仗。这符合俄军现阶段的战略战术——极力消磨乌军的主力部队,尤其是其中的机动兵力,并且扩大乌军方面的损失数字。尽管我们现在还不清楚瓦格纳雇佣兵会在什么地方复刻“巴赫穆特”,但俄罗斯国防部和瓦格纳雇佣兵应该是做好了准备,只等乌军的攻势周期濒临极限,瓦格纳雇佣兵就必然会发动进攻。

对于乌克兰军队而言,这并非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他们的命门已经被俄罗斯给捏住了。从目前的战况来看他们在6月的损失已经有些过高了,北约装备大批量的被击毁和遗弃,这标志着乌军的反攻遭受到了难以逆转的阻力。倘若乌军继续这种莽夫式的攻击,那么反攻最后大概率会变成另一次“巴赫穆特”,更别说现在乌军进攻的主力就是那些从巴赫穆特战役幸存下来的老兵,如果这些老兵也死光了,那乌克兰军队就真的要一蹶不振了。

瓦格纳八月份返回战场,看似是要坐收渔利,实则是捏准乌军的命门

乌军现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是缩小反攻的规模,反攻的目的应该是尽可能争取到有利的防御位置,从而争取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时间,而不是追求所谓的全线胜利。不过,乌克兰到底怎么打我们这些看客是说了不算的,只希望乌克兰政府和乌军高层能做出明智的判断避免这一结果。否则,乌军不仅要承受反攻失败的恶果,更有可能因此彻底失去战略主动权。但到底乌克兰方面会不会发现隐藏着的危险,那就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