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故事:带响的弓箭

作者:划过指尖的烟云
民间故事:带响的弓箭

节日里的一天,特区人民武装部王干事给虎子一家拍“全民皆兵”照。虎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依次站好队,最后一个是虎子。只见他两手叉着腰,仰脸朝天,喷着粗气儿,哪像个拍照的样子。

虎子姐姐一看就知道,虎子没拿武器,空手不想照,便回到屋里,将前几年扛的红缨枪送给他。谁知虎子一百个不接,撅起嘴说:“我不要,都是木头的,扎不死敌人。”说完甩着胳膊走了。

虎子不照,那还叫什么“全民皆兵”合影呢。虎子爸爸只好把自己前几年使用过的弓箭给了他。虎子一想,虽说弓箭不能砰砰响,但比奶奶的开山斧还好呢,接过弓箭,一咧嘴笑了。

照完相,王干事打趣说:“虎子,快快长啊,长大了接你爸爸的钢枪。”虎子头一歪:“哼!还接钢枪呢,连这弓也背不长,还不是为了照相哄给我的,你一走,爸爸就收啦。

王干事转过脸问虎子爸爸,虎子爸爸说他人小,怕他惹乱子。虎子不服气地说:“还是个民兵连长呢,就是不相信人。打起仗来,奶奶还有开山斧,我使啥?再说,我也是个兵呀。”

王干事问他是个什么兵,虎子说:“现在是红小兵,将来当炮兵。王干事笑着说:“哟,还想扛大炮呢,好!将来的炮兵同志,这弓箭的事,我替你说说看。”说完,就跟虎子爸爸商量。

虎子爸爸看王干事的情面,好歹答应了他,不过给虎子规定了几条纪律:一不准用箭瞄人;二不准射家禽······虎子一百个答应,他又跳又笑,那高兴劲就没法提啦。

虎子得了弓箭以后,每天放学回家,复习完功课,就在屋子后面,立上块画有敌人脑袋的大木板,嗖叭、嗖叭地练箭。没半年工夫,那箭射得就有准头了,都是八九不离十。

这年,特区领导机关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更好地保卫边疆,消灭兽害,开展了群众性的射箭运动。虎子在学校和全区少年射箭比赛中,都取得了第一名,被授予少年优等射箭手的称号。

一天,虎子听到个好消息,说是从北京来他们山区插队落户的高中毕业生姜玲,将要安排到他家里来住。傍晚,虎子和爷爷采蘑菇回来,虎子妈指着一位大姐姐,对他说:“虎子,这位就是从毛主席身边来的姜姐姐。

虎子快步走到姜玲跟前,打量了一阵,问:“你见过毛主席吗?”姜玲微笑着点点头,并说:“你也有希望见到毛主席!”虎子一听高兴极了,乐得连嘴都闭不上了。

说了一阵话,虎子神秘地问姜玲:“你有枪吗?”姜玲摇摇头。虎子打个唉声说:“那咱俩都没枪。姜姐姐,你知道吗?敌人把大炮和坦克都开到咱们国境边上来啦。翻过前面的老熊岭,再过几座山,就能看到坦克屁股冒黑烟。

一扯到敌人,虎子的神色就严肃起来:“爸爸和妈妈成天轮着值战备班。敌人的坦克一轰隆,地主张三的尾巴就翘得老高。咱爷爷说,常听狼嗥有好处,睡觉就得抱着猎枪。”

很快,虎子认上了姜玲这位好姐姐。劳动回来,姜玲把着手教他识字、唱歌、画画,还讲革命故事。光雷锋故事就讲了九个晚上。家里人都说,自从姜玲来后,虎子说话、办事都像个大人似的。

不久,姜玲担任了一疆“行走小学”的老师。这小学分三个点,姜玲从七沟虎子家搬到中心点八沟,轮流到三个点去上课。有一次,她从八沟到七沟去,半路碰上狼群,差一点叫狼撕去,还耽误了三节课。

虎子听说这事后,便找了两个要好的伙伴商量:“学雷锋,见行动。咱们组成个护送小组,保护姜老师的安全!”两个小伙伴异口同声地说:“行!”

打这以后,虎子他们带上弓箭,暗地里护送姜玲,很久没有被人发觉。有一次,姜玲上完课,急着往八沟赶,走到红松岭前的一片开阔地,突然从前面草稞子里蹦出一只瘸狼,拦住了她的去路。

山里人有句俗话,叫“瘸狼难斗”,其实它并不瘸,假装的,是狼群的头头。姜玲一看,四周都是刚育的苗,没有大树可上。她把心一横,举起手中的棍子,向瘸狼冲去。

瘸狼把嘴往地缝里一插,发出刺耳的嗥叫,接着从周围草稞子里窜出五六只狼,甩着尾巴,露出尖牙,向姜玲扑来。

民间故事:带响的弓箭

姜玲抡起棍子猛打,怎么也打不散狼群。瘸狼张牙舞爪,乘机又扑向姜玲。正在危急的时候,突然从红松林里,“嗖”地飞出一箭,正中瘸狼的右眼。

瘸狼发出几声凄厉的惨叫,打了几个滚,就不动了。其余的狼见头狼被射死,忽拉一下子跑个精光。姜玲回头一看,从红松林里跳出三个孩子,领头的正是虎子。

姜玲在这次斗狼中得到启发,弓箭在山区有它的妙用,应该提倡学生都会用箭。于是,她在一疆小学组织了少年射箭队,虎子担任了队长。

过了不久,在红疆中心小学操场,举行八所小学的少年射箭比赛。入场仪式快开始了,一疆小学十二名少年射箭代表来了十一名,就差虎子队长没到。姜玲和大伙左顾又盼,心里很着急。

姜玲想起,今天早上特区保卫组通知,说有个特务妄图从这里偷越国境,是不是虎子在路上碰上了特务?她立即把带队的任务交给另一位老师,转身去找虎子。

姜玲赶到虎子家,问他奶奶:“虎子在家吗?”虎子奶奶说:“一早就参加射箭比赛去了!临走,他爷爷还给了他四个响墩,说是万一碰上狼群,点响响墩,吓散狼群,就不会耽误比赛时间了。”

姜玲说:“虎子没去。”“没去?”虎子奶奶一愣,想了想说,“喔!说不定玩忘啦,这几天他套黑熊着迷了,说要套几只黑熊,给你回京探亲时,捎给动物园。他爷爷也成天跟虎子去老熊岭,挖陷阱,打罗汉套。

姜玲听说虎子可能上老熊岭去了,急忙说:“我去看看。”说完大步流星般地向老熊岭奔去。

再说虎子离家后,一路上高兴地唱着歌。走着走着,突然从前面岔路口钻出一个人来,笑嘻嘻地对他说:“小同学,你真早呀,一个人走路不怕吗?”

虎子把胸一挺,大声说:“新中国的红领巾,天不怕,地不怕,一个人走路怕什么!”那人看清就虎子一人,便说:“我是铁路勘测队的,要在这儿修一条铁路,通到老熊岭。你看从哪里去老熊岭近哪?”

虎子瞧着他说:“勘测队的,我见过,他们都扛着测量镜,你怎么没带呀?”那人连忙回答:“我是打前站的,扛测量镜的人在后面哪,马上就到。”虎子迟疑了一会,给那人指了一条去老熊岭的近路。

虎子走了一里多路,没碰上扛测量镜的人,又走了一里多路,还是没碰上扛测量镜的人,不由心里打开了鼓:不对,得追上去盘问那个人。便转身抄近路追上去。

那人在前面又找不着路,急得在瞎转悠。虎子追上去大喊一声:“站住,你到底是干什么的?”那人一看是虎子,又惊又喜,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虎子说:“我是勘测队的,你看,我有特区的证明信。”

虎子拿过“证明信”正要看,冷不防那人一下窜到虎子背后,把他的两只胳膊扭住,凶狠地说:“嘿!今天你给我带路到老熊岭,就留你一条小命。要说个不字,我就开枪打死你。”

熊岭靠近国境线,森林茂密,人走路都很困难。虎子一听这家伙要上老熊岭,知道他想偷越国境,忍不住骂道:“狗特务,你开枪吧,边防军和民兵一听到枪声,你就是长上翅膀也飞不出去。

特务把虎子松开,从腰里拔出手枪,瞄准树上的山雀,一扣扳机,山雀中弹落地,但没有一点声音。特务冷笑着说:“看见了吧?我这是无声手枪,可厉害了,带路吧。”

虎子想这里有很多民兵和边防军的卡子,干脆把这个特务带到卡子里去。可是这个特务很狡猾,大路小路都不走,专叫虎子带他钻小路边上的草稞子。

走了一个多钟头,他们来到老熊岭下,虎子用手一指说:“这就是老熊岭,爬山的路多着呢,你要走哪条?”那人说:“选人不常走的路。”这正合虎子的心意,心想:这回你快逞不了威风啦,到密林里非逮他个活的不可。

民间故事:带响的弓箭

走着想着,前面出现一棵高大的歪脖子松,树上爬满了紫藤和野葡萄秧子,里面可安着机关奥妙呢。虎子绕到陷阱边,放慢脚步,等那人刚靠近,猛地一头撞去,那人往旁边一歪,咕咚一声掉进陷阱里。

这陷阱挺深,两侧打进一排木桩,钉上刨光的木板,两块板中间留着一条上宽下窄的缝。特务滚进陷阱后,脸冲下,两手被卡住,无声手枪和匕首都掉进了下一层。

特务挣扎着向上爬,可是一爬就打滑,怎么也爬不上来。虎子趴在陷阱口喊:“狗特务,你坦白吧。”特务央求说:“好同学,你把我弄上去,我坦白。”

虎子想:人总比黑熊灵巧,他要是爬上来怎么办?还是学爷爷吊黑熊的方法,把他吊在树上牢靠。便问:“你真坦白吗?”特务说:“撒谎是王八蛋。”虎子说声好,便从草稞里抽出一根柞木杆子,上面有个钩。

虎子扒开葡萄秧,现出个手摇辘轳,上面缠着一团粗绳。绳的一头用猪皮打了个罗汉套,安着八个铁连环。虎子把罗汉套挂在长杆头上,伸进陷阱喊:“来吧,先抬抬左脚,再抬抬右脚。”

虎子见特务的两脚都伸进了罗汉套,往上一提绳,罗汉套一环扣一环,自动锁紧。然后,走到大树前,使劲摇起了辘轳。特务脑袋冲下,两脚被绑得紧紧的,慢慢升出陷阱,吊在半空中。

虎子把辘轳固定好,抹抹汗说:“喂,坦白吧。”特务哼哼唧唧地说:“好同学,大头冲下,讲话讲不清楚,你放下我,跟你去政府交代······”

虎子才不上当哩,瞪了他一眼说:“嘿,你别想得太美啦,一放下你,你大咱小,摔又摔不过你。”这时,虎子感到肚子饿了,背靠大树坐下,从挂包里拿出卷着鸡蛋的白面饼,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特务眼珠一转,又施诡计:“好同学,放下我吧,我把身边两千块人民币送给你。”虎子挥手说:“太少啦,全中国的银行都是咱们的,谁稀罕你这点钱。”他吭哧咬一口饼,美美地吃着。

特务以为他嫌少,又说:“再加上我这块金手表行了吧,足足有三两重。”虎子蔑视地说:“太轻啦,去年咱爷爷去金河淘金,淘出了二斤八两重沙金,都交给了国家,谁稀罕你那点玩意儿。”他吭哧又咬了一口饼吃着。

“我还有······”那特务还想说什么,虎子大声喝道:“住口!你就是把老虎说得变成猫,也别想我放下你。”说着,他吃完饼,把陷阱的翻板安了,伪装上草,又扑打掉身上挂着的草籽。

虎子一切弄妥,心里盘算着:怎样去报信呢?报信吧,没人看着;不报信,等到什么时候呢?正发愁时,忽听对面传来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他机灵地躲到松树后面,循声望去,原来是一只出来寻食的黑熊。

离陷阱十几步远,黑熊停下来,嗅嗅两边的草,望望树上吊着的人,直打愣。虎子把弓张开,瞄准黑熊的一只眼正要射,想起爷爷说过,黑熊不能轻易打,一枪打不死就会发疯似的跟你拼,便没把箭射出去。

这时,被吊的特务又咳嗽又蹬腿,想把黑熊引向虎子。虎子骂道:“再动,我就给你一箭。”说着,做出射箭的架势。特务急忙求饶:“我老实,我老实。”便不敢乱动了。

黑熊听到树后有人,慢腾腾地向虎子走来。虎子一看不好,等黑熊前爪一伸,便猛地一闪身。黑熊没抓着他,气得嗷嗷乱叫,又向虎子扑来。虎子急忙把柞木杆抓到手,“嗖”地跃过陷阱。

黑熊也追过来一跃,那笨家伙,怎么能跃过来呢,正好跃到陷阱的活动板上,咕嗵一声滚进了陷阱。虎子发出嘎嘎的笑声。

虎子抬头一看,那特务弯上腰,挣扎着正在解罗汉套,便大喝一声:“住手!再不老实,我就把你放回陷阱和黑熊做伴儿。”特务一听吓坏了,两手一松,又倒挂起来。

虎子等了一段时间,见还没人来,心里有些发急。再一看特务,两手耷拉着,口吐白沫子,喊了几声也不答应。虎子怕把特务吊死了,边防军没法问情况,就把特务放到地上,将辘轳把拴住,然后走到特务身边摸他的胸口

哪知特务是在装死,乘虎子不备,猛一翻身,朝着虎子就是几拳,把虎子打得摔出二尺远。特务想去掐虎子的脖颈,虎子就地往外一滚。特务的脚被绳子缚着,够不着,想爬又爬不过来。

特务一步也挪不动,急着解罗汉套,可是怎么也解不开,他就用牙咬,用石头砸。虎子见特务要砸罗汉套,顾不得头昏脑胀,腾地立起,跑到树边,用尽力气摇起了辘轳。顿时,这个坏蛋“啊啊”叫着,又被吊在半空中。

狗特务虽然被吊起来了,可是并没有死心,还在贼眉鼠眼地四处张望,他在盼望救兵哩!盼谁呀?盼地主张三!这个情况,虎子当然还不清楚。

原来树上吊的这个家伙,是个潜伏特务。地主张三是他的同伙。这次,这家伙发现群众对他有怀疑,就借机潜逃。事先他给张三写了封密信,要他把收集的情报带来,在黑熊岭的黑熊洞会面,然后由张三领路,一起偷越国境。

民间故事:带响的弓箭

张三接到密信后,身上带着情报,恨不得插翅飞到黑熊洞。可是群众警惕性很高,没法脱身。这天早晨一上工,他忽然咕咚一声栽倒在地,抽起羊角疯来。民兵和群众把他抬回了家。

民兵和群众走后,张三突然像条狼似的从炕上爬起,贴着门缝往外看。见大伙走远了,便打开门,悄悄地溜了出来。

张三刚出门,没迈出几步,就被守候着的民兵逮住了。那特务没想到他所盼的救兵,原来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都保不住呢!

这时虎子又想回去报信,可是黑熊在陷阱里,嗷嗷吼着,挣扎着,撞得木板咚咚发响;被吊的特务贼眼滚溜溜地转着,在寻思着脱套的鬼花招。万一这坏蛋挣脱罗汉套溜了,岂不误了大事?不行!这儿离不开人!

虎子眼睛忽闪忽闪,想起爸爸常给民兵讲,发现紧急情况,连鸣三枪为报警信号,不由喊了声“有啦”!从挂包里拿出三个吓狼用的响墩。

他准备把响墩捆在地上放,又怕声音传不出去。正着急时,虎子一摸弓箭,暗暗笑道:“对!有了,把响墩绑在箭头上射出去,在空中一响,声音不就传远了吗!哈哈,这不响的弓箭,也带响啦!

虎子心里一阵高兴,掏出响墩绑在箭头上,蹭蹭蹭,攀上树,骑在一枝大树杈上,把燃香绑在细树枝上,然后把响墩点着,“叭!叭!叭!”一连三箭,把带响的弓箭射向空中。

姜玲从虎子家出来,在林中遇上放哨的虎子爷爷和民兵,一打听,知道他们接到特区通知后,早已在这一带布下了天罗地网。正说间,忽听见空中三声响箭,大伙立即向报警的方向奔去。

随着报警信号,一队巡逻战士带着警犬奔来,基干民兵扛着枪也奔来了。他们来到陷阱前,跟虎子一道把特务卸下捆好。落在陷阱里的黑熊也被吊上来,用长绳拴住。

一切收拾停当,虎子爷爷这才腾出手来,紧紧抱住了虎子,虎子也亲热地喊了一声:“爷爷。”这时,王干事打开照相机,“咔嚓”一声,给虎子照了一张相,说:“好啊,这是我们的好后代!

黑熊在前,特务在后,耷拉着脑袋,由巡逻战士、民兵牵着,离开陷阱。这时,太阳已跃出山顶,照得边境上的山山水水,熠熠生辉。虎子背上弓,挎上箭袋,和爷爷、姜玲老师他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奔下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