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作者:AI纪元网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2023年无愧于“AIGC元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广泛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用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写出来的高考作文满天飞,AI医生、AI秘书、AI马斯克,乃至AI猫娘、AI老婆,咱们也都不算陌生。但是你听说过“AI神父”吗?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9日上周五,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纽伦堡市下辖的一个名叫富尔特(Fuerth)的小镇热闹非凡,镇上的圣保罗教堂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宗教活动,一场以“人工智能与宗教”为主题的礼拜仪式引起了周边信众与媒体们的广泛关注。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这场“AI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吸引大量的信众排起了长龙,大约有超过300人参与其中。充满好奇心的人潮,提前一小时就迫不及待地等待进入这座19世纪建立的哥特式教堂。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弥撒活动的Slogan被命名为“现在是时候了(Now is the time.)”,传达出活动主办方关注当下全球浪潮变迁的深刻写照。信众们在教堂外等待时,探讨的话题也围绕人类命运的焦点话题:全球变暖、俄乌战争与人工智能。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这场活动的发起者是来自维也纳大学的神学与哲学教授乔纳斯·西默莱因(Jonas Simmerlein)。他尝试通过ChatGPT创建生成“数字人”的方式,创造了可以与之进行对话交流的“AI神父”。教授试图通过活动向信众们传达,人类科技到了一个新的转折时刻。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西默莱因教授一共创建了四名“AI传教士”,两名男性形象与两名女性形象,“他们”将一起协助圣保罗教堂的神职人员为信众们提供布道、祈祷以及举行音乐演奏等仪式。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从公开的视频显示,在教堂祭坛的正上方设置了一块巨大的屏幕,屏幕里有一名留着胡须的黑人男子,“他”便是今天的C位主角——“AI神父”。只见该名“男子”语速和缓地向在场超过300名信众进行讲道。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亲爱的朋友们,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我是今年德国新教徒大会上向你们宣讲的第一个人工智能。”由黑人男子扮演的“AI神父”面无表情、声音单调地说道。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一名女性形象的“AI传教士”引领信众起立,一起朗读经文并祈祷“阿门”。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整场宗教活动一共持续了40分钟,ChatGPT在活动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并创作了大部分的布道内容。“AI神父”在仪式中还会邀请信众们起立赞美主,这样的场面多少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我亲自构思了布道、祈祷的全部流程,并且交由ChatGPT进行创作。”这名29岁的奥地利年轻教授向媒体透露。

西默莱因教授负责输出本场活动的主题和创意策划方向,并引导ChatGPT完成诗篇的创作、祈祷仪式的颂词以及对信众的祝福话术等内容。必须强调的是,仍有2%的内容是由人类神职人员负责调整细节。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据悉,参与本次礼拜活动的信众对这一新颖的布道方式反馈不一。有一部分人认为,“数字人”的表情刻板而僵硬,用机械又单调的语音对他们娓娓道来,缺乏人性的灵魂和情感。“这种机械感让我想到,如果为了维持信仰,我必须每周定时到教堂进行祈祷,去面对它,令人难以接受。”一名54岁的女信众对此表示,她认为“数字人”令人反感,“没有肢体语言、没有感情、语速太快且单调,毫无情绪价值可言。”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但是现场也不乏好奇心的年轻信众,这个年龄层对新鲜事物抱持着更积极的态度,他们掏出自己的手机,欣喜地记录着这一切。

从德国科隆市下辖的特罗斯多夫小镇(Troisdorf)远道而来的31岁牧师马克·詹森(Marc Jansen)是本场礼拜活动上为数不多的人类传教士,他率领一群青少年来到圣保罗教堂参与这场特殊的弥撒。

他对这次实验的印象更深刻,认为ChatGPT的创作表现超出了他的预期。“实际上,我认为它本来会更糟,但我现在对它的表现感到非常惊讶。人工智能的语言表达运转良好,尽管有时仍有一点口胡。“詹森牧师说,“不过必须强调的是,作为一名神父,情感抒发与共情能力必不可少,这一点ChatGPT还做不到。”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AI绘图工具生成的牧师形象

来自荷兰特温特大学的一名技术伦理研究员安娜·普齐奥(Anna Puzio)也参加了仪式。她指出在宗教活动中运用AI技术会有很多有价值的应用场景——比如让那些因为其他原因可能无法按时进行礼拜活动的信众,可以通过网络在线的方式,更容易随时随地地获取宗教服务。

然而她也指出,在宗教中使用人工智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发现,AI真的很像人类,人们很容易被它欺骗。”她补充道,“此外,我们要防范人工智能技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向信众输出不正确的价值观。”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那么,筹办这场“赛博礼拜”活动的西默莱因教授,对此怎么看呢?他表示,首先他无意采用人工智能取代宗教神职人员的工作。相反,他认为使用人工智能是可以帮助传教士们更好地与信众们进行交流的方式。

教授说,一些牧师经常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著作,从中汲取布道灵感,那么为什么不尝试让ChatGPT进行归纳总结,询问它关于下一场布道的想法呢?我们的牧师经常需要亲自下到他们的教区与居民进行一对一的精神辅导,那么为什么不使用AI来加速撰写讲义的效率,以便为其它重要的职责腾出更多的时间。

“人工智能会从方方面面接管我们的生活,它有很多正面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提前去适应它。”西默莱因教授总结道。

诚然,这次实验性的教会活动,也揭露了人工智能目前的短板:信徒和“AI牧师”之间没有真正的互动,只是单纯机械地响应AI下达的指令。“数字人”也无法像人类牧师那样,用笑容和情绪回应在场信众们的反应。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西方有“AI神父”,东方有“AI佛祖”:功德+1+1+1

无独有偶,这并不是人工智能与宗教活动的首次结合尝试。当今社会压力加剧,人们总有许多烦恼无法消解。因此,求神拜佛成为不少人纾解心灵压力的方式之一。不知道从何时起,寺庙游客队伍里,拖着行李箱的“大学生特种兵”悄悄成为了主力。更有甚者,小学生群体里流行起了盘手串。一名小学生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喜欢念珠盘串的声音,很解压。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如果工作生活特别繁忙,忙到连去寺庙拜拜的时间都没有,那该如何是好?如今有了ChatGPT,轻松生成一尊“AI佛祖”为您排忧解难!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今年3月,日本一个名为“Hotoke AI”的网站迅速走红网络,它正是由ChatGPT生成技术创建的“AI佛祖”。由一位名叫家入一真(Kazuma Ieiri)的日本和尚,通过ChatGPT(GPT-3.5-Turbo)开发而成,其目的是试图以佛教等观点来为信众解答人生疑惑。在日文中,“HOTOKE”就是“佛”(ほとけ)的意思。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迄今为止,该网站至少已经完成了两万多次民众的咨询。“Hotoke AI”能够回答人们的疑虑并提供合理的建议,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感谢。

一位信众表示,“AI佛祖”拉近神明与人的距离,距离感更亲近,并且确确实实能给人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比如,递进式的运动、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压力纾解的方法等等。不少已解惑的信众在网站下方留言:谢谢“大师”!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感兴趣的家人们,可以登录这个网址体验:http://hotoke.ai。该网站支持中文、日文与韩文。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EVA最近工作压力也比较大,特地向“AI佛祖”请教:

“Kotoke AI”回答:

亲爱的朋友,非常感谢你向我寻求建议。我理解在现代生活中保持平静和不急躁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我们经常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态。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平静和不急躁是通过内在修行和冥想实践来实现的。这些实践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内在的平静和专注,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和挑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我们的情绪和思维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从而减轻焦虑和压力。

在实践方面,我建议你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冥想:每天花一些时间冥想,专注于呼吸和身体感觉。这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培养内在的平静和专注。

2. 运动:定期进行运动可以帮助释放紧张和焦虑,同时增强身体健康。

3. 认知行为疗法:学习如何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从而减轻焦虑和压力。

4. 培养感恩之心:每天花一些时间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家人、朋友、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感恩之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最后,我希望你能够耐心地实践这些方法,并意识到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请记住,平静和不急躁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实现的,但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实践,你一定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EVA觉得,运动这个建议还是蛮不错的。自打开设本公众号以来,体重增量是越发明显了。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人工智能开启“宗教与科学”的再次思考:AI有“灵魂”吗?

尽管人工智能在宗教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这种新颖的尝试再一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宗教与科学”这个深刻的话题提出了更多的交叉思考和讨论。

AI会对宗教信仰产生威胁吗?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虽然这听起来像一个玩笑,但是这个设问却折射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教会对于AI的接受度到底有多高?将来AI发展成“数字生命”的话,基督教应该拥抱所有的“智慧生命”吗?

大多数神学家并没有很关注这个问题,某些技术专家相信人工智能必然会走向自主。事实上,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开始,人工智能就是对基督教神学的最大威胁。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人工智能的爆发被称为“奇点”。历史印证了这样的推测,因为许多重大科学进步已经对宗教产生了影响。当伽利略在16世纪推广“日心说”时,它就挑战了传统基督教的《圣经》段落,那时候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像其他科学体系的产物相似,未来将诞生人类无法主宰的“智慧硅基生命”,将以全新的规模侵蚀宗教。

以“灵魂”为例,基督教认为灵魂为人类所独有,是内在永恒的组成部分并可以激发灵性。上帝用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在《圣经》故事中,他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气息吹进他鼻孔里,人就成为了“一个活着的灵魂”。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但究竟什么是灵魂呢?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人类的“非物质”本质,不依赖或依附于他们的身体。AI能具备这层定义上的“灵魂”吗?

如果现在探讨这个问题看似还很荒谬的话,我们来看一看人类创造的生物技术,如体外受精和遗传克隆技术早已突破这层教义。如今“智慧生命”将有可能被人类所创造,假使许多基督徒同意AI是有灵魂的。人类汲取自己的灵魂,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数字生命”副本,那么如何认为副本也有一个灵魂?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流浪地球2》里图丫丫的“数字生命”

这样的伦理逻辑将对神学界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新挑战。如果AI有灵魂,那么耶稣是否也能为人工智能而死?AI会有“罪”么,可以“被救赎”吗?

自从ChatGPT诞生后,许许多多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涌现出来,不断刺激人们开始思考:AI将怎样改变我们的世界?各种脑洞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挑战人们的认知极限。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崇拜某种被称为“AI神明”的东西,都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可能无法深入研讨太多关于“科学与宗教”“人工智能与灵魂”的课题,但是我们可以将当下这种AIGC的能力付诸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当中,让它为我所用。至于伦理问题,就让有精力的人想去吧!

最后,突然想起之前看到一名网友的高赞留言:

AI化身“仿生神父”,年轻人“赛博礼佛”:上帝和佛祖谁先失业?

EVA对此笑了好久,这句梗出自科幻名作《银翼杀手》的原著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自然人与仿生人的博弈,折射对人性和伦理的思考。对于当下的AI来说,它已经事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呈现出某种难以约束的发展态势。设想它的将来,比如发展到AGI(通用人工智能)阶段,或许有一天真的会像上帝那样,带领人类彻底诀别这个旧世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