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软件性能测试种类定义

负载测试:

是通过对被测试系统不断加压,直到超过预定的指标或者部分资源已经达到了一种饱和状态不能再加压为止。就像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不断地增加重量,直到运动员无法举起。

目的:为了找到系统的最大负载能力。(该方法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

方法:不断地对系统加压,直到系统的部分资源达到瓶颈。

压力测试:

是指系统已经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此时系统处理业务的能力,系统是否会出现错误。

疲劳测试是压力测试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一个人累了还在不停地工作。

目的:在系统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系统的处理能力。(需要使服务器资源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方法:一般用于稳定性测试。

配置测试:

通过调整系统软、硬件环境,了解不同环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中找到最优的配置。

目的:调整软硬件环境,了解不同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情况,找到调优的方法。

方法: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性能测试。

并发测试:

通过模拟多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功能模块,系统是否存在死锁、处理速度下降、内存泄露等其他问题。

目的:多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功能或同一个系统时,系统是否存在一些并发引起的问题。

方法:多用户完全并发一个功能或混合访问一个系统

可靠性测试:

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如持续无故障运行多少天),通过模拟在一定的业务压力下,持续运行一段时间,观察系统是否达到要求。

目的:系统在一定的业务压力下,系统在持续运行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的要求。

方法:在一定压下,长时间运行。(压力小于压力测试)

基准测试:

在固定的环境下,模拟一定用户运行一种或多种业务,将此结果做为基线数据。然后在系统调优过程中,通过运行相同的业务场景比较测试结果,确定调优是否达到了效果。

目的:1.度量改善性能测试的情况。2.测试并调优,保证系统达到性能要求,在这个测试过程中,基准测试与性能测试迭代配合,确定调优的情况。

------------------------------------------------------------------------------------------------------- 

基线测试:

• 基线是一组数据,比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空间占用率、网络带宽

• 基线的创建可以针对系统、组件、应用,也可以针对应用的不同层次,如数据库、web服务等。

• 基线可以用于未来版本的比较和性能优化

测试仅运行5~10名用户进行基线测试,这个测试应在性能测试流程的开始和结束时执行,以测量绝对响应时间的提高量。

创建基线:

目的:基线可以用于未来版本的比较和性能优化

方法:

1.用10用户,跑一组性能测试,收集性能数据(比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空间占用率、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