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
正是“岭南夏令果王”三华李的丰收季
一颗颗饱满多汁的果子
外表看起来虽只有朴实无华的青涩
但一口咬开
诱人的酱红 沁人的清甜
便能让你瞬间惊艳
如同这个月的翁源和三华李一般
“红”遍全网,“甜”进心头
为进一步擦亮“中国三华李之乡”名片
助力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6月2日-6月10日
翁源接连举办了多场亮点满满的
三华李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
以“潮起滃江·与‘李’相约”为主题
结合招商引资、音乐节、非遗文化等多元素
打造精彩纷呈的三华李文化旅游月
小小的三华李凭“实力”
带动翁源出名更“出圈”
掀起了一股“摘果游翁”的热潮
截至6月14日
与翁源“三华李文化旅游节”
相关的信息有1180条
其中新闻及APP报道120篇
微信公众号推文80篇
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
相关视频860条
新浪微博120条
全网总传播量破千万!
系列活动也引发了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学习强国
中央广播电视台广东总站、广东广播电视台
新华网、中新网、凤凰网
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韶关发布等媒体
进行了全面的专题报道
在系列活动的首次亮相中
线上相册直播观看人数突破了30万
这场文旅盛宴从第一天开始
就受到了万众的瞩目
一份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
到底是怎样的“别出心裁”?
下面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一颗“有情怀”的李
唤起儿时的甜蜜与乡愁
围绕翁源景区、兰花等代表性元素
翁源推出三华李系列手绘海报
充分展现出翁源深厚的人文底蕴
以及风光秀美的生态环境
三华李
既是儿时的味道
也是浓浓思乡情
结合家乡、乡愁、童年等关键词
还推出了“记忆中的三华李”系列海报
为了讲好一颗李的故事
发布了“三华李的前世今生”
“解锁三华李甜蜜密码”等推文
让更多人了解到正宗三华李的与众不同
与此同时重磅发布了多条
有温度更接地气的创意视频
“翁源县委书记为三华李代言”
“原来这就是他们眼中的翁源……”
“有一种童年味道叫三华李”
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转发
多形式、多亮点的策划构思
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传播
打造了一颗有情怀的李
唤起无数人关于三华李的共同记忆
一颗“成网红”的李
引爆全网求“强哥同款”热潮
“我的家乡韶关翁源有种‘三华李’,
脆甜脆甜的,肉质是酱红色的,
那种我最爱吃。”
张颂文老师这条回忆儿时味道的微博
引起了家乡人的关注
在三华李成熟之际
翁源积极通过各方渠道联系张颂文老师
并写下一封书信
寄去家乡之思、家乡之邀、家乡之盼
“你梦韶,便知韶也梦你”
看到这封家书的网友们纷纷表示
翁源“有温度”“有感情”“有心了”
在信件收到回复后
翁源也在第一时间采摘好新鲜的三华李
并精心打包、装箱、寄送出去
张颂文老师也收到了这份特殊的礼物
并热情地与剧组工作人员分享
一同品尝这来自家乡的独特味道
剧组人员也在网上晒出了照片
这次亲切的“跨界”互动
瞬间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微博话题#韶关给张颂文老师寄了三华李#
短短时间内便收获了65.5万阅读量
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求链接
想尝一尝“强哥同款”正宗三华李
这次成功“出圈”
让三华李摇身一变
成了火爆全网的“网红李”
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翁源
这一低调却又充满着人情味的城市
相关文章也在“韶关发布”公众号发布
并作为精选文章置顶
一颗“在狂飙”的李
点亮“夜经济”点燃人间烟火气
青春与音乐
是夏日不变的主题
6月10日
趁着三华李大丰收
为进一步带动人气、点亮“夜经济”
翁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精心呈现出
一场轰动全城的烟花盛宴
让翁源与三华李一起“狂飙”
烟花汇演和音乐会现场
人山人海 欢呼不断
全体翁源人民用热情
引爆了这一夏日狂欢夜晚
翁源旅游视频号同步进行直播
近10万人次在线观看
点赞次数超62万
活动还进行了相册直播
浏览人数超21万
全网传播超百万
烟花、灯光、音乐点亮了翁源的夜
也点燃了翁源在网络各大平台的话题度
小红书、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
处处可见网友们发布的打卡帖
一颗“不简单”的李
好戏连台登场精彩不断
活动不停 精彩不断
为进一步带动人气
翁源还开展了
“果王评选”“非遗展演”
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活动
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
近距离地感受到
翁源非遗文化和丰饶物产的魅力
这些有特色更有心意的活动
也得到了翁源人民的点赞与支持
系列活动期间
翁源餐饮、住宿、景区景点空前火热
出现了“一房难订”的局面
自驾游道路上车流量激增
火爆程度堪比旅游黄金周
小小的三华李
不仅满载着翁源人的家乡情怀
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接下来翁源将继续坚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深入推进“农文旅”创新融合
用心、用情、用智
打造出更多深入人心的靓丽名片
进一步聚人气、促经济、增活力
助力翁源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一路狂飙”
来源:翁源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