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一个世纪的大火,位于长江边的武汉27纪念馆建成,以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即1923年京汉铁路罢工。林湘谦是工人运动的先行者,他与影响深远的"27"罢工一起,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
武汉27世纪纪念馆前的浮雕反映了第27次罢工的现场。余志勇,《长江日报》记者
林湘谦,1892年出生于福建省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加入河滨铁路厂当钳工,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早年贪賜黑、饥饿、冷酷打低工资"是工人的正常生活。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林湘谦试图在黑暗的"监狱"中找到一线曙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工人中进行了广泛和流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和教育。在此期间,林湘谦逐渐接触到进步思想,深受启发和教育,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林相谦加入中国共产党,带着"团结世界无产者"的观念四处奔走,鼓吹"团结是工人胜利的第一要条件"。"在工人的信任和支持下,林相谦担任京汉铁路河滨工会主席。
林祥谦烈士肖像。新华社
面对军阀的压迫和残暴,京汉铁路总局决定于1923年2月4日举行总罢工,由林祥谦负责领导河滨地区的罢工。林湘谦夜复一夜,睡着忘了食物准备打相关工作。林湘谦长期以来一直把革命事业当成自己的家,决心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
1923年2月7日晚,大雪纷飞,整个河岸一片白茫茫,林相谦被绑在木桩上,军阀要求他立即命令工人复工,林湘谦去世,骄傲地站了起来。军阀首领急忙,命令刽子手砍掉林湘倩的左肩,问道:"要么复发,要么永不复发!林湘谦浑身是血,痛痛地喊道:"我的头可以断,血可以流,工作不能恢复!"林湘谦大方,在31岁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林相谦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党,最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祖国是最牢固的依靠人民, 英雄是国家最耀眼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说。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林湘谦是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楷模之一,是代表工人阶级的"光辉坐标"。
来源:荆 Chu.com
作者:刘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