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考结束:岑参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诗,开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作者:平酱文史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结果定然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金榜题名的考生自然不缺恭喜,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考生也不必沮丧悔恨。既然已经错失高考,那就不要再错失大学四年了。

君尚年少,未来可期。

高考结束:岑参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诗,开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今天,我们来读一首诗,看看古人是如何安慰落榜考生的。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

岑参〔唐代〕

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

可即疲献赋,山村归种田。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

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首联“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开门见山,直接对胡象说,你还很年轻,虽然落榜了,也不要过于悲伤。年轻,说明来日方长,多的是机会,好好准备的话,卷土重来未可知。

尽管这句话是诗人对胡象的安慰,但是也很实在。因为在古代,一次就中举的考生确实很少,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韩愈和李商隐都曾三次落榜,第四次才登第,李商隐还是托了宰相的关系,跟主考官打了招呼,才得以榜上有名的。

高考结束:岑参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诗,开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颔联“可即疲献赋,山村归种田”,是帮胡象看到落第这件悲观事的乐观面,诗人说,马上你就要离开长安了,那就不用疲于献赋行卷了,可以在山村里面种种田,享受一下悠闲的田园生活。

这里“献赋”大概指的就是行卷,所谓行卷,即举子们把自己优秀的诗文抄写成卷子,献给高官显爵或者文坛名人,请他们点评,以便扩大自己的名气。著名诗人白居易行卷的故事就广为流传,他的行卷之作“离离原上草”一诗,也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不过,行卷估计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并非人人都能得到赏识,写诗写文耗费心血,而等待别人评价时,算来也是忐忑不安,心理压力很大的。故而,岑参才说“可即疲献赋”。

高考结束:岑参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诗,开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颈联“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是诗人畅想胡象离开路上的美好风景,路边盛放着五彩缤纷的野花,好像在热烈欢迎你这个穿着短褐的人,河岸旁边的柳树垂下袅娜的柳枝,轻轻拂过你长长的马鞭。

这是多么温柔的景色啊,胡象听了,估计能消除掉一半车马劳顿的疲倦。优美的文字就是如此,给人以心灵的滋养。落第之苦,离别之悲,都在岑参这首诗里化为了人间至美。

“短褐”指平民的衣着,中举后则可以换成青衫。

尾联“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则回归到了送别诗的常见内容——劝酒。这说明了岑参对胡象的感情之深,大概意思就是,今天咱们不醉不归。王维送好友元二诗中也曾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成了千古名句。

“青门”指长安的东门,唐朝时候,人们经常在此处设宴送别。“醉眠”大概率是夸张和虚写,因为胡象马上就要策马启程了,不可能真的喝醉,而岑参此次也主要是送别,不是自遣,喝得烂醉未免有些失礼了。

高考结束:岑参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诗,开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面对科举不第或者高考落榜,古今考生的惆怅沮丧都是类似的。这是人生的一次滑铁卢,也是一次考验,如何面对没考好的事实,如何规划以后的人生,才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实力。正确处理好高考危机,你的人生才能不被高考束缚,才能飞向更高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