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考結束:岑參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詩,開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作者:平醬文史

一年一度的聯考已經塵埃落定,結果定然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金榜題名的考生自然不缺恭喜,對自己成績不滿意的考生也不必沮喪悔恨。既然已經錯失聯考,那就不要再錯失大學四年了。

君尚年少,未來可期。

聯考結束:岑參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詩,開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今天,我們來讀一首詩,看看古人是如何安慰落榜考生的。

《送胡象落第歸王屋别業》

岑參〔唐代〕

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

可即疲獻賦,山村歸種田。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長鞭。

置酒聊相送,青門一醉眠。

首聯“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開門見山,直接對胡象說,你還很年輕,雖然落榜了,也不要過于悲傷。年輕,說明來日方長,多的是機會,好好準備的話,卷土重來未可知。

盡管這句話是詩人對胡象的安慰,但是也很實在。因為在古代,一次就中舉的考生确實很少,比如說,大名鼎鼎的韓愈和李商隐都曾三次落榜,第四次才登第,李商隐還是托了宰相的關系,跟主考官打了招呼,才得以榜上有名的。

聯考結束:岑參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詩,開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颔聯“可即疲獻賦,山村歸種田”,是幫胡象看到落第這件悲觀事的樂觀面,詩人說,馬上你就要離開長安了,那就不用疲于獻賦行卷了,可以在山村裡面種種田,享受一下悠閑的田園生活。

這裡“獻賦”大概指的就是行卷,所謂行卷,即舉子們把自己優秀的詩文抄寫成卷子,獻給高官顯爵或者文壇名人,請他們點評,以便擴大自己的名氣。著名詩人白居易行卷的故事就廣為流傳,他的行卷之作“離離原上草”一詩,也成了脍炙人口的經典。

不過,行卷估計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并非人人都能得到賞識,寫詩寫文耗費心血,而等待别人評價時,算來也是忐忑不安,心理壓力很大的。故而,岑參才說“可即疲獻賦”。

聯考結束:岑參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詩,開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頸聯“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長鞭”,是詩人暢想胡象離開路上的美好風景,路邊盛放着五彩缤紛的野花,好像在熱烈歡迎你這個穿着短褐的人,河岸旁邊的柳樹垂下袅娜的柳枝,輕輕拂過你長長的馬鞭。

這是多麼溫柔的景色啊,胡象聽了,估計能消除掉一半車馬勞頓的疲倦。優美的文字就是如此,給人以心靈的滋養。落第之苦,離别之悲,都在岑參這首詩裡化為了人間至美。

“短褐”指平民的衣着,中舉後則可以換成青衫。

尾聯“置酒聊相送,青門一醉眠”,則回歸到了送别詩的常見内容——勸酒。這說明了岑參對胡象的感情之深,大概意思就是,今天咱們不醉不歸。王維送好友元二詩中也曾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成了千古名句。

“青門”指長安的東門,唐朝時候,人們經常在此處設宴送别。“醉眠”大機率是誇張和虛寫,因為胡象馬上就要策馬啟程了,不可能真的喝醉,而岑參此次也主要是送别,不是自遣,喝得爛醉未免有些失禮了。

聯考結束:岑參送落榜考生的一首詩,開篇10字就足以安慰世人千年

面對科舉不第或者聯考落榜,古今考生的惆怅沮喪都是類似的。這是人生的一次滑鐵盧,也是一次考驗,如何面對沒考好的事實,如何規劃以後的人生,才真正展現出一個人的實力。正确處理好聯考危機,你的人生才能不被聯考束縛,才能飛向更高更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