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焦烈焱:普元如何做好数字化时代的大数据治理

2016年12月8日-10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天玑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CSDN共同协办的2016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Big Data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6,BDTC 2016)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

普元是国内领先的软件基础平台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及软件开发商提供SOA、大数据、云计算三大领域的软件基础平台及解决方案,帮助组织业务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转型。在本次大会上,普元信息CTO焦烈焱发表了题为“数字化转型中的大数据治理架构”的演讲。大数据治理需要多重技术和工具提供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数据价值。传统的大数据治理更多专注于结构化等数据,然而现在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非结构化数据。该怎么去治理?这是未来大数据治理需要直面的很大难题。

专访焦烈焱:普元如何做好数字化时代的大数据治理

普元信息CTO 焦烈焱

焦烈焱,2003年加入普元信息,现任CTO,全面负责普元信息技术与产品的运营工作,公司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人。焦烈焱在企业技术架构研究方面有二十余年的经验,长期致力于分布式环境的企业计算、SOA与云计算技术研究与实践。加入普元信息后组织完成一系列核心产品的研发工作,包括SOA应用平台、以BPM&/ESB为核心的业务集成平台、以复杂事件处理、数据治理、作业调度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期间主持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大型企业技术平台的规划与研发。著有《SOA中国路线图—实施版》一书。

以下为采访实录

CSDN:作为国内领先的软件基础平台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普元SOA、大数据、云计算三大领域软件基础平台及解决方案均走在了行业前列。能否为我们介绍下普元在大数据方面的战略布局和最新规划?

焦烈焱:普元之前并不做SOA系列的产品,但随着云和大数据技术的到来,我们认为现在是新技术架构升级的时代。实际上在云和大数据时代,它还需要一个类似SOA的中间件,服务于过去的云架构和数据架构。普元在大数据这块不会做我们不擅长的大数据应用或数据挖掘分析,也不会做数据库、数据存储领域,而是专注于做好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以及数据治理。现在的数据越来越多:

  • 有更多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视频、音频等数据;
  • 物联网、传感器带来了很多以前采集不到的数据;
  • 现在的IT系统接触的客户行为越来越多;
  • 内部精细化管理时,要求的数据比以前多很多。

在数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把它管理好并加以应用、让数据产生创新是我们专注解决的难题。

CSDN:大数据越来越热,请问您怎么看待目前的大数据环境?企业应如何抓住市场契机来发展自身?

焦烈焱:大数据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我认为大数据更多的是一个IT发展、IT建设思路。在有了大数据后,我们更多地是以数据驱动方式来为IT业务服务,企业的契机就是怎么用好这样的思维来做事情。另一方面,在学术界大家认为用以前常规手段处理不了的数据才叫大数据,这是一个学术界的定义。在这两个方向上我更偏向于前者,不用管现在的数据是否处理得了,充分发挥处理作用才是大数据的本质。

CSDN:近日,普元在第二届两化融合创新高峰论坛上成功捧获“企业数字化最佳转型解决方案”大奖,贵公司优质的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也备受认可。可否介绍一些普元深度参与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焦烈焱:普元的客户多为传统型企业,尤其是传统大型、特大型企业。坦率地讲我们的例子可能不像很多互联网的例子那么时髦光鲜,比如我们会跟洋河集团一起做它的互联网+系列案例,给红领集团做西装定制的产品支持,给索非亚做定制家居的营销管理。这些传统的像政府、海关、苏州工业园区都是我们客户群体。可能我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这么一个时代,帮助传统型企业和机构进行转型能够发挥更多的价值。

CSDN:您刚刚也有提到服务对象,普元提供的服务包括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软件开发商等等。不同的服务对象贵公司所提供的技术服务特点有没有什么不同?

焦烈焱:是比较类似的。我们都是为企业用户提供基础软件的平台,让客户在这上面做自己的应用创新。基本上使用普元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后,就不必担心基本的技术问题。其实大家也应该发现了这样一个趋势,所有的企业最终都会变成软件企业。软件研发成本很高,因此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平台去解决,让客户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业务创新上去。

CSDN:在新一代系统架构中,大数据是核心要素。这就要求企业在搭建大数据平台时,需着手大数据治理相关建设。传统的大数据治理存在哪些弊端?数字化转型中的大数据治理架构又有什么特点或优势?

焦烈焱:我先谈谈什么是大数据治理。现在做大数据可能更多是做大数据的平台,并在平台上做应用创新。那么大数据治理究竟做什么?建立大数据平台或大数据应用类似于搞交通,有人铺路、有人造车。大数据治理则跟警察一样,会在马路上建红绿灯、安摄像头,在有了这些合规检查的前提下路才能建好,车才能跑起来。好比足球赛,绝大多数人为运动员服务,我们恰恰是为裁判服务。因此我们做的事情相对小众一些。

现在的大数据治理跟以前最大的不同在哪呢?以前,大数据治理更在意流程管理和组织规范等,然而现在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管理维度越来越多,所以必须借助技术手段。以前的足球裁判只有哨子、旗子还有红黄牌这些工具,现在则有鹰眼摄像头这些。普元一直在做中间件,给用户提供工具帮他把数据管理好、治理好,这就是以前的数据治理和现在最大的区别。

CSDN:有没有一些典型的大数据治理方案可以分享?

焦烈焱:有个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做的一些工作。现在政府特别强调数据共享,以前数据共享都是用数据交换,过程很长且不一定及时。现在通过治理手段做共享平台,把信息打通实现信息共享,这对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企业效率的提升都有非常大的加深。

CSDN:在大数据治理上也是探索了很多才发展到今天的程度,这个过程中碰到过什么困难?

焦烈焱:大数据治理实是一个小众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目前大数据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很多人更多地是研究IT数据和交易等,包括信贷系统、网上银行系统这些,而不是搞数据挖掘分析的,所以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在大数据处理的完善度方面难免会考虑不足。但是随着数据量的提升和业务范围的拓宽,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会逐渐体现出来。其实我们面临的一点就是很多地方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这就属于到底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先治理后污染的问题。但好处在于我们发现很多领先的客户,他们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当数据量到了一定的级别,如果想要数据创新,必须借助数据治理。

CSDN:您认为未来大数据治理会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

焦烈焱:大数据治理需要很多技术手段让用户把数据用好,在数据用好的情况下会发现传统数据治理谈的最多的是结构化数据,但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视频数据、物联网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该怎么治理是未来非常大的难题。以前跟IT系统打交道可能就是上一个网页、填一些信息、然后做个搜索,以后更多是语音和视频的方式,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数据又该怎么治理?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CSDN:在企业数字化未来这一点上您有怎样的思考?

焦烈焱:大家都讲企业以后会是数字化企业,企业以后的软件都由自己做研发,所以会发现软件应用的空间会越来越广,用软件的方式做业务创新,能够加强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和敏捷化运营,这些都是软件能发挥的作用。我经常说此软件非彼软件,网页时代做得好未必在视频时代同样如此,现在讲大数据也是一样。其实用大数据思维解决问题,并且跟企业实际结合起来,你的数字化、每个人的数字化可能都不一样。

CSDN:您之前写过《SOA中国路线图—实施版》一书,在平时生活中您也是个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人吗?

焦烈焱:我写作真的不多,如果你做了一个事情你可能把它说出来,如果你再想提升一步就把它画出来,如果再想提升一步可能就把它写成一本书,写作其实是蛮难的。但在今年我们做了普元整个InsideOut云计算研发开放计划,进行了大量的写作,把整个公司正在研发的产品和设计全向业界公开。也欢迎更多朋友来查阅,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云计算实施的问题都可以到我们公开的计划里找到答案,如果找不到答案也可以跟我们的专家沟通交流。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整个的知识贡献出来,让业界采用这种技术,降低门槛。这一块我们也跟CSDN有很多的合作,希望通过CSDN的渠道在中国把云计算、大数据的知识普及更多,传播更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