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古文章未尽才——冯至与德国汉学家的交谊

作者:善本古籍
千古文章未尽才——冯至与德国汉学家的交谊

洪桃生和冯志和用木刻插图翻译了德文版的《书》

千古文章未尽才——冯至与德国汉学家的交谊

20世纪30年代末,傅武康在中德学院工作。

1940年,冯志(1905-1993)出版了《富朗格教授李伟教授的研究》,该书在西南联合国大会时期由冯俊培签署时,发表在《季刊》第2卷第1期。分别于1938年和1939年出版的《奥托·弗兰克》(1863-1946)发表在《科学学院》杂志上,表明冯仍然相当关注德国汉学的学术进步。这一传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京大学时代的老师冯志志。虽然我们现在可能找不到直接的证据,但胡适和弗兰克非常友好,后者作为后来的学者胡适非常受人尊敬,被推荐为普鲁士科学院的外国院士;

在他的回忆录中,傅先生很少提到中国学者,如王伟、陈玉科和蔡元培,他们没有被列入名单,但胡石也是苏黎世国际历史委员会东亚历史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由法国学者勒内·格罗斯(René Grosse,1885-1952)、胡石和富朗热组成。他称赞胡思留是"一位被称为语言创新者的中国文学史学家",并说:"我和胡石在一起呆了几天,意见交流非常愉快。我们没有再见面,因为一年后爆发了一场新的战争。然而,他没有提到的是,以前有过"文字转折",胡适的日记可以补充一下。事实上,他作为中国代表来到苏黎世参加国际历史大会。之前因为有一位富朗格推荐的胡石在第一时间,所以虽然两人第一次见面,但像老朋友重聚,彼此都很遗憾。1938年8月27日胡石记载:"下午历史学会远东委员会(远东理事会)开会,我参加了,见到奥托·弗兰克教授后如释重负。第一次见面。是他把我推荐到普鲁士学院myofScience,但我很感激他没有看到我。他今天见到他也非常高兴。他出生于1863年,享年七十五岁,他的精神很好。"两人至少相隔一代人,弗兰克比胡石大近三十岁,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互相欣赏。第二天晚上,胡石约好和弗兰卡共进晚餐。两天后,8月30日,当他们一起吃晚饭时,弗兰克告诉他,有一本德文译本的《四十个自我叙事》。8月31日,"下午,我和弗兰克教授一起去湖边,下着大雨,乐趣有点少。和弗兰克一起在路上...你们所有人都在谈论,这是一回事。"9月3日,"晚上和弗兰克教授一起去马戏团。马戏团非常好,它的练习野兽部分比巴恩斯和贝利曾经有过的更好。许多天的无聊,在一起暂时忘记了。"第二天"发来的弗兰克台词,彼此都非常喜欢对方。他今年75岁了,这并不容易。

一开始,冯雯雯去了北京大学,主要是在德语系,这决定了他的基本知识结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所谓"但开放的氛围不是老师",据冯志本人所说,"在北京大学独特的风格和民主的氛围中,我的思想逐渐形成,并从那里开始了我的人生道路。原型可能不健全,道路可能错,但我从未后悔过,只要提到北方的时间,似乎就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怀旧。虽然已经相隔两代,但冯志并没有学术面貌,他在文末说:"福赛斯在他的第一篇论文中有一个小错误。也就是说,李伟的朋友刘东兴和刘金川是两个人,其实金川是刘东兴的另一个号码。至于福士的《李文岭传记》作者袁忠道误以为袁洪道,因为国家科学保藏会在黄节上印上《燃烧的书》的语言,吴宇的《明李卓武传记》也随着它的丢失,现在荣荣昭祖在他的《李卓武评论》中得到了纠正。"对中国历史的误解其实并不是太大的错误,但至少它表明冯志对阅读非常认真,作为一个非常严肃的事业去做,但也可以说是有根基的,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对方的难伤。冯志1940年左右,在西南联合国起起伏伏的时代,再也不能对德国文学系本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这个职业也暂时取消了);如果我们能结合它现在的情况多一些理解,好在凤志上写日记,能给我们提供好的素材。1940年1月11日的日记上写着:"袁守河来了,李伟文要走了。"显然,应该是李伟教授、富朗热教授的这项研究。袁同力(1895-1965,字守河)也在昆明,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至1948年担任国立北平图书馆副馆长兼馆长。他一直与冯志等人频繁接触,所以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他可能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我们不应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1935年在北平,是袁同力推荐冯志为中德会的中国官员,以便他能找到一份工作,养活他在北平的父亲。当时,袁同力既是北平图书馆馆长,又是中德学会馆长。弗兰克是德国汉学的老手,此时几乎老了,究其原因,中国学术界依然能得到持续的记忆,除了学术因素外,显然与网络有关。这一点我们来看他儿子傅武康的经历,也可以得到证实。

傅武康后来的回忆录中提到,他曾在德国见过凤志。沃尔夫冈·弗兰克(Wolfgang Franke,1912-2007)1937年来到北京时,冯志虽然仍被列为中德会常务秘书,但实际上已经到上海同济工作,据傅武康说,"冯博士在德国学习,我一般都认识他。凤芝的《在位》(1930-1935),虽然主要要求在海德堡大学学习,但也在柏林学习了一段时间,所以人们期望认识著名的汉学家弗兰克。就当时还在学习德国的学生圈子而言,关注与自身学术脉络相关的"中国研究"是正常的。这期间,他们也有通信,冯志甚至远在昆明,还给傅武康寄了一封信:"送中德社傅武康(Fran ke)信,随附H.威廉信。"1940年3月6日的情况就是这样,很明显,冯哈迪直接写信给中德协会的德国官员傅武康和魏德明。这有点莫名其妙,这封信是寄给冯,冯送给傅武康,还是冯让傅武康交给魏德明?后者的可能性应该更大,因为魏德明当时在北平,是中德社会的重要人物,并担任过永久官员。

事实上,如果冯志与德国汉学界有系统的接触,我们绝不能忽视他作为中德会中国官员的经历,因为中德学会归根结底是德国汉学家的组织,是他们在中国,特别是在北平的立足点。正是通过与汉学家的接触,凤志才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德国汉学,并产生一些兴趣。1946年8月13日,傅武康前往中德会会见冯志、姜福轩(1898-1992)、毛子水(1893-1988)、姚从武(1894-1970)等四位前会员。这种关系显然在继续发展,到1948年,傅武康应冯志(现为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国系教授兼系主任)邀请,在他的教师中担任教授,这一职位因魏德明访问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而空缺。"这实际上证明了日耳曼语和日耳曼语研究在某种意义上的密切互动。冯志煞费苦心地在中国建立日耳曼学,当时他介绍德国朋友威利·鲍尔(Willy Bauer)用中文同济教书,但似乎不高兴,后来又去了西南大会;我做到了。您有兴趣来找我们吗?这可能吗?我们现在和将来都欢迎您。与过去的同济不同,我们在北京大学不会失望。鲍尔是日耳曼学者,而魏德明和傅武康都是汉学家。由此可见,冯志的视野相当通融,不仅拓宽了视野和汉学家的视野,也并没有放弃原来日耳曼人的老手。就中日耳曼汉学介入而言,有一个传统,在最初成立的北京大学德国文学系中,由蔡元培设立,既有奥克等日耳曼学者,也有魏立贤等中国学者。

而从这个叙述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冯志和魏的父子也有很多出身。更不用说更不用说Thatmut Wilhelm(1905-1990),魏伟的父亲Richard Willhelm(1873-1930),他特别值得注意。冯进入北京大学德系的时间比张威廉晚、尚成祖等人,先于1921年进入预科学校,直到1923年才进入德国系正式进入房间。冯志对当时的教师状况表示遗憾,因为不仅最高支柱奥克教授走了,"其他著名的德国东方学者W博士也辞职了,回到法兰克福成为大学的中文教授。"这显然是关于魏立贤的。虽然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奥克教授显然很感兴趣,魏立贤显然也引起了学生们的关注。冯志也确实与魏立贤有过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当时《小说月刊》要求魏立贤写《歌德与中国文化》一文,后来收录在《歌德的理解》(温金汉翻译)一书中。冯志受托将歌德集团的诗歌《中德四季》翻译成中文。

魏德明可能因为与冯近而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冯志成为中德学会中国官员时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组织出版了《中德文化丛书》,"学会和商务印书馆签订了出版《中德文化丛书》的合同"。冯先生每周去三个下午,主要是为了看稿件。魏德明的重要贡献不仅是"儿子父亲的生意",更是在《易书》的西段发火过程中,1943年冬天,在北平逗留期间,他在威尔赫尔姆哈斯家中继续教德国人在中国的彝族。魏立贤虽然在1930年回国,但此前一直与卡里·F·贝恩斯(Cary F. Baynes,1883-1997)合作翻译德文《易书》,这非常重要,值得一提,因为正是作为荣格的弟子,她将德文译本翻译成英文,使其成为《易书》最受欢迎、最流行的英文译本。

冯志的知识形成过程无疑是有意义的,他对德国诗人的兴趣,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对德国、对世界的那种诗歌和思想的敏感度,以及他与德国华人社区的"密切接触"为他提供了一个可能广阔的知识空间。这些也都与当时的语境因素密切相关,比如蔡元培时代北京大学德语系教师的"德汉并肩"战略,比如20世纪30年代北平中德学术空间的形成,比如中德文化渊源本身必然的文化交易, 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现象。除了前面提到的魏立贤,洪涛生对冯志也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姚明的说法:

我还陪同冯先生去看望一位在北京大学时教过他德国文学的老师。这个名叫亨德豪森的男人是一个畸形的男人。他最初是一名律师,来到北京是为了处理一位已故德国商人在中国留下的大量遗产。但他爱上了中国文学,于是和北京大学的一位同学一起翻译了《西区故事》、《牡丹亭》、陶渊明诗等。冯在出国前还帮他翻译了这本书。他独自一人住在广安郊外一个叫"南河泡"的岛上,几栋破旧的平房,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过着简单的隐士般的生活。令我驚訝的是,其他鳥兒留了一隻貓頭鸮而不是他。猫头鹰在中国是不祥的鸟类,在西方是智慧的象征。当他进入城市时,他也坐在我们家。凤志说,他去德国海庐山大学学习,这是洪桃生对他的建议。北平解放后,他被遣送回去作为德国侨民,听说他很快就到了德国,仿佛"水土都不接受",死了。

文森森(1878-1955)也是德国汉学史上的另类人物,但不可忽视。他有点像Kuhn,Chah,不是纯粹的大学人,但以翻译而闻名,尤其是改编翻译。但在中国德国文学史上,洪桃生真的很重要,李淑华回忆起北京大学时,提到两位"德国教授:杨振文(Cchen,也是导演),洪德豪斯",后者当然是指洪涛生。我曾指出,在北京大学日耳曼体系的发展中,有一个从鄂克到洪桃生的转变,即从日耳曼语到汉学家来领导这一过程。但归根结底,还是学术优先的原则,正是因为像海威这样的德国教师不能有足够的学术背景和权威,让洪涛生这样一个人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宰了德国系的学术发展。

纵观凤志与德国汉学家的友谊,我们或许应该注意到,一个是语境因素,即北京大学德国系作为重要的学术教育机构,从一开始就能够与德国汉学有密切接触,而这个"老师"因素势必影响学生世代的人际网络和价值取向, 其次,北平中德学术空间的结构为其进一步进入汉学家圈子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德学会的开创性工作及其人才筛选功能;冯志自己的个人因素也很重要,既包括他本性的德国情结,也包括家庭的考虑(例如留在北平照顾他的父亲等)。

从长远来看,冯志作为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诗人、中国日耳曼研究的奠基人,是在知识的双重融合中形成的。首先,凤芝本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他是文学谱系中的男人,是创作者;无论是李伟的讨论,还是未来对杜甫的研究,都表明他不是庸俗的传统文学修养。但我一直认为,冯志应该算是一千篇古文,他应该有更广阔、更宏大的学术前途,问题可能在于,首先,他没有建立纯粹的学术地位和伦理意识,所以他有某种德国的学术,但他没有像陈玉克等人那样深入骨髓, 其次,他没有把一条可行的学术道路与探索中德文化和精神联系起来,比如歌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这应该深入借鉴"自利学习",他对歌德有着非常密切的学术感情,诗人敏感而感性的思想史道路发挥得非常好, 但现有的知识资源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少了一种学术红线意识理论意识,从冯志的个人经历来看,他对德国文学或日耳曼研究的振兴或发展有着热情,无论是他说了什么还是做了什么都可以证明,但这一点在学术上并没有表达和落实, 是文章和写作。他在晚年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从未自觉梳理过学科史,这种对德国汉学的比较可以看得很清楚,弗兰克等人对学科史进行了大量回顾,而无论严福丽的梳理有多么有问题,但他们对学科的历史却是相对自觉的。(叶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