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
是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主题是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近年来
峰峰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
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描绘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美丽城市画卷
2022年,峰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0,PM2.5(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全年优良天246天,重污染天9天,分别较有数据记载的2015年综合指数(11.22)下降6.42;较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125微克/立方米)下降80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优良天数(67天)上升179天;较2015年全年重污染天(89天)下降80天。2022年,滏阳河省考断面九号泉、滏阳河市考核断面东武仕入口、牤牛河林坛村西桥断面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II类、III类、III类,水体优良比例100%。全区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达到“双100%”,治理和管控措施覆盖率达到100%。
一组组数据
彰显着峰峰生态环境
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见证着峰峰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动实践
“坚决去 主动调 加快转”
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峰峰按照“六化”标准“一企一策”进行工业企业治理,对涉及焦化、钢铁、火电、水泥等4大行业14家重点行业企业推进超低排放深度治理,10个行业101家企业推进无组织精准治理,完成了料场全封闭、物料转运全封闭、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烟羽脱白、厂容厂貌整治等治理项目,污染防治设施覆盖到企业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和各个点位。
▲邯峰电厂脱硫脱硝环改作业
按照“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要求,关停新鹏通、彭楠、华明、顺祥、东信、峰泰等6家焦化企业,共计压减焦炭产能314万吨,整合新上了254万吨新焦化项目,为绿色转型拓展了空间。
▲正源洗煤厂区一角
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544余家,取缔关停“散乱污”企业442家,规范提升102家。集中开展了“查电”、“拆违”、“搬散”三大专项行动。共排查电力用户195家,需断电的全部断电到位;拆违企业387家,共拆除143388平米,并进行绿化硬化、恢复地貌,建立持续排查动态机制。
▲土壤复垦前后对比
水环境治理常态化
滏阳河再现古时奇观
峰峰先后取缔羊角铺水源地养殖户143家,关停搬迁彭楠焦化等水源地范围内大型耗水工业企业,取缔关停“散乱污”企业427家,并对滏阳河及支流沿岸的32个城市排污口进行了封堵;对沿河20余个农村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并借机在全国率先对全域148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彻底治理,基本消除了农村黑臭水体,滏阳河水质得到根本性转变。
▲大社镇薛村污水管网治理 ▲新坡镇大潘村污水处理终端
新建了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滨湖湿地公园、清泉公园等11处生态湿地,以湿地涵养、植物净化等措施,推进水源地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峰峰矿区作为邯郸三大水源地的其中两个(现已取消滏阳河水源地),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2021年,黑龙洞及周边群泉相继复涌,清澈透明的泉水、碧波涌动的滏阳河美景惹人喜爱,引得不少民众前来欣赏。
矿山治理得实效
峰峰由黑山变绿山
根据峰峰实际,制定“一山一策”治理方案,采对裸露的矸石山进行植被修复。截至2021年底,13座矸石山完成治理,完成绿化75.5万平米,植树10.4万棵,削坡130.9万立方米,覆土22万立方米,围挡13302米,水沟23906米,水池5384立方米,实现了闲置矸石山绿化全覆盖、生产矿井矸石山绿化率80%以上。
▲羊东矿治理前后对比
立足于“大停”促“大减”,腾出容量保“大增”,取缔造纸厂和4000多座小焦窑、燃煤陶瓷、耐火窑炉,陆续36条陶瓷燃煤窑炉燃料改造为天然气、焦化煤气、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拆除陶瓷窑炉等其他工业窑(锅)炉烟囱171根,陶瓷产业发展和烟尘污染治理揭开新的一页。
▲南响堂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复前后
全面实施“响堂山禁采”,陆续关停了响堂山东西两麓的采石场。累计投入近3亿元资金,修复露天矿山102处,修复面积2.8万亩。南响堂国家森林公园、太行药王谷、响堂生态谷等山体森林公园陆续亮相、游人如织,实现了“矿山变景山、矿区变景区”。
让大家一起携手努力
为呵护峰峰的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