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
是世界環境日
今年的主題是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近年來
峰峰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厚植高品質發展的
綠色底色和品質成色
生态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描繪了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
美麗城市畫卷
2022年,峰峰空氣品質綜合指數4.80,PM2.5(細顆粒物)年平均濃度45微克/立方米,全年優良天246天,重污染天9天,分别較有資料記載的2015年綜合指數(11.22)下降6.42;較2015年PM2.5年平均濃度(125微克/立方米)下降8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優良天數(67天)上升179天;較2015年全年重污染天(89天)下降80天。2022年,滏陽河省考斷面九号泉、滏陽河市考核斷面東武仕入口、牤牛河林壇村西橋斷面水質分别達到地表水II類、III類、III類,水體優良比例100%。全區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使用率穩定達到“雙100%”,治理和管控措施覆寫率達到100%。
一組組資料
彰顯着峰峰生态環境
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見證着峰峰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生動實踐
“堅決去 主動調 加快轉”
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峰峰按照“六化”标準“一企一策”進行工業企業治理,對涉及焦化、鋼鐵、火電、水泥等4大行業14家重點行業企業推進超低排放深度治理,10個行業101家企業推進無組織精準治理,完成了料場全封閉、物料轉運全封閉、脫硫脫硝除塵改造、煙羽脫白、廠容廠貌整治等治理項目,污染防治設施覆寫到企業生産工藝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點位。
▲邯峰電廠脫硫脫硝環改作業
按照“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要求,關停新鵬通、彭楠、華明、順祥、東信、峰泰等6家焦化企業,共計壓減焦炭産能314萬噸,整合新上了254萬噸新焦化項目,為綠色轉型拓展了空間。
▲正源洗煤廠區一角
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544餘家,取締關停“散亂污”企業442家,規範提升102家。集中開展了“查電”、“拆違”、“搬散”三大專項行動。共排查電力使用者195家,需斷電的全部斷電到位;拆違企業387家,共拆除143388平米,并進行綠化硬化、恢複地貌,建立持續排查動态機制。
▲土壤複墾前後對比
水環境治理常态化
滏陽河再現古時奇觀
峰峰先後取締羊角鋪水源地養殖戶143家,關停搬遷彭楠焦化等水源地範圍内大型耗水工業企業,取締關停“散亂污”企業427家,并對滏陽河及支流沿岸的32個城市排污口進行了封堵;對沿河20餘個農村的生活污水進行治理,并借機在全國率先對全域148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進行了徹底治理,基本消除了農村黑臭水體,滏陽河水質得到根本性轉變。
▲大社鎮薛村污水管網治理 ▲新坡鎮大潘村污水處理終端
建立了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濱湖濕地公園、清泉公園等11處生态濕地,以濕地涵養、植物淨化等措施,推進水源地整體環境明顯改善,峰峰礦區作為邯鄲三大水源地的其中兩個(現已取消滏陽河水源地),受到生态環境部通報表揚。2021年,黑龍洞及周邊群泉相繼複湧,清澈透明的泉水、碧波湧動的滏陽河美景惹人喜愛,引得不少群眾前來欣賞。
礦山治理得實效
峰峰由黑山變綠山
根據峰峰實際,制定“一山一策”治理方案,采對裸露的矸石山進行植被修複。截至2021年底,13座矸石山完成治理,完成綠化75.5萬平米,植樹10.4萬棵,削坡130.9萬立方米,覆土22萬立方米,圍擋13302米,水溝23906米,水池5384立方米,實作了閑置矸石山綠化全覆寫、生産礦井矸石山綠化率80%以上。
▲羊東礦治理前後對比
立足于“大停”促“大減”,騰出容量保“大增”,取締造紙廠和4000多座小焦窯、燃煤陶瓷、耐火窯爐,陸續36條陶瓷燃煤窯爐燃料改造為天然氣、焦化瓦斯、液化氣、電能等清潔能源,拆除陶瓷窯爐等其他工業窯(鍋)爐煙囪171根,陶瓷産業發展和煙塵污染治理揭開新的一頁。
▲南響堂山國家森林公園修複前後
全面實施“響堂山禁采”,陸續關停了響堂山東西兩麓的采石場。累計投入近3億元資金,修複露天礦山102處,修複面積2.8萬畝。南響堂國家森林公園、太行藥王谷、響堂生态谷等山體森林公園陸續亮相、遊人如織,實作了“礦山變景山、礦區變景區”。
讓大家一起攜手努力
為呵護峰峰的
藍天白雲、綠水青山
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