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磁盘阵列
1,概述:
磁盘阵列是指通过软件或者硬件的技术来将多个磁盘整合成为一个大的磁盘设备,来实现存储和保护数据的功能。硬件实现的成为硬磁盘阵列,软件实现称为软磁盘阵列,硬件通过磁盘阵列卡上的芯片专门处理raid任务,性能最佳。但由于成本太高大多使用软磁盘阵列,就是mdadm软件,以分区或者磁盘为单位来进行设计。
RAID:
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RAID级别 。
常用的RAID级别如下:
raid0: 条带卷
将文件内容等量分配到各个磁盘中,
读写速度快,
可靠性低,
最少磁盘数:2
容量:总磁盘容量
raid1: 镜像卷
将文件同时写入到两块硬盘上,
写性能差,读性能强
可靠性强
容量:总磁盘容量的1/2
最少磁盘数:2
raid5:
类似与raid1但是会在每一块硬盘中添加parity同位校验码,它会记录其他磁盘的备份数据,
读性能强,写性能一般,
能够支持低于一块硬盘的损坏。
容量:(N-1)/N。
最少磁盘数:3
raid6:
与raid5类似,写性能较差,安全性能够支持低于两块硬盘的损坏。
有2个校验位最少需要4快磁盘,
容量为(N-2)/N。
最少磁盘数:4
raid10:
是将raid0和raid1集合起来的一个方案 , 先将磁盘做raid1镜像,再在镜像中将数据做raid0条带化。
容量为:所有raid1容量的总和。
2,磁盘阵列命令--------mdadm
常用命令:
创建:mdadm -C -v /dev/md0 -l[raid级别] -n[所用磁盘数] /dev/sd[a…c]1 -x1 /dev/sd
-C:创建
-v:指定
md0:创建的radi名称
l:指定级别
-n:指定磁盘数
-x1:备用磁盘1个
查看rida状态:mdadm -D
格式化:mkfs.xfs
删除磁盘:mdadm -f
例如:我们创建一个raid1阵列,备用磁盘1个。
(1)先添加3个Linux raid 格式的磁盘, sdb,sdc,sdd。 (Linux raid 格式id为fd)
(2)在终端输入mdadm -C -v /dev/md0 -l1 -n2 -x 1 /dev/sdc1,创建raid1

(3)完成后可以输入mdadm -D /dev/md1 查看md1状态。
(4)格式化md1,创建一个空文件夹abc并将md1挂载在abc下,
此时abc文件夹已经带有raid1的功能。
输入df -hT可以查看挂载情况:
(5)当其中一个磁盘故障时,备用磁盘会自动替换,其内数据不会丢失。
例如:我们在abc文件夹中创建100个txt文件,删除其中一个sdb磁盘时,sdd备用磁盘会自动替换,其内数据仍然存在。
在abc文件夹中创建100个txt文件:
删除sdb1磁盘:
查看raid1 md1状态:
查看abc文件夹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