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磁盤陣列
1,概述:
磁盤陣列是指通過軟體或者硬體的技術來将多個磁盤整合成為一個大的磁盤裝置,來實作存儲和保護資料的功能。硬體實作的成為硬磁盤陣列,軟體實作稱為軟磁盤陣列,硬體通過磁盤陣列卡上的晶片專門處理raid任務,性能最佳。但由于成本太高大多使用軟磁盤陣列,就是mdadm軟體,以分區或者磁盤為機關來進行設計。
RAID:
中文簡稱為獨立備援磁盤陣列。簡單的說,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碟(實體硬碟)按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碟組(邏輯硬碟),進而提供比單個硬碟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資料備份技術。 根據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分為不同的RAID級别 。
常用的RAID級别如下:
raid0: 條帶卷
将檔案内容等量配置設定到各個磁盤中,
讀寫速度快,
可靠性低,
最少磁盤數:2
容量:總磁盤容量
raid1: 鏡像卷
将檔案同時寫入到兩塊硬碟上,
寫性能差,讀性能強
可靠性強
容量:總磁盤容量的1/2
最少磁盤數:2
raid5:
類似與raid1但是會在每一塊硬碟中添加parity同位校驗碼,它會記錄其他磁盤的備份資料,
讀性能強,寫性能一般,
能夠支援低于一塊硬碟的損壞。
容量:(N-1)/N。
最少磁盤數:3
raid6:
與raid5類似,寫性能較差,安全性能夠支援低于兩塊硬碟的損壞。
有2個校驗位最少需要4快磁盤,
容量為(N-2)/N。
最少磁盤數:4
raid10:
是将raid0和raid1集合起來的一個方案 , 先将磁盤做raid1鏡像,再在鏡像中将資料做raid0條帶化。
容量為:所有raid1容量的總和。
2,磁盤陣列指令--------mdadm
常用指令:
建立:mdadm -C -v /dev/md0 -l[raid級别] -n[所用磁盤數] /dev/sd[a…c]1 -x1 /dev/sd
-C:建立
-v:指定
md0:建立的radi名稱
l:指定級别
-n:指定磁盤數
-x1:備用磁盤1個
檢視rida狀态:mdadm -D
格式化:mkfs.xfs
删除磁盤:mdadm -f
例如:我們建立一個raid1陣列,備用磁盤1個。
(1)先添加3個Linux raid 格式的磁盤, sdb,sdc,sdd。 (Linux raid 格式id為fd)
(2)在終端輸入mdadm -C -v /dev/md0 -l1 -n2 -x 1 /dev/sdc1,建立raid1

(3)完成後可以輸入mdadm -D /dev/md1 檢視md1狀态。
(4)格式化md1,建立一個空檔案夾abc并将md1挂載在abc下,
此時abc檔案夾已經帶有raid1的功能。
輸入df -hT可以檢視挂載情況:
(5)當其中一個磁盤故障時,備用磁盤會自動替換,其内資料不會丢失。
例如:我們在abc檔案夾中建立100個txt檔案,删除其中一個sdb磁盤時,sdd備用磁盤會自動替換,其内資料仍然存在。
在abc檔案夾中建立100個txt檔案:
删除sdb1磁盤:
檢視raid1 md1狀态:
檢視abc檔案夾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