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作者:青年谈事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林声的《中国匾文化初探》中提到“以匾研史,可当佐证;以匾研诗,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行笔髓。”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牌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它往往承担着一座建筑的门面,同时也象征着建筑主人的身份。

而故宫作为两千年封建帝制的最具象征意义的存在,它的重要政治意义和深厚文化内涵不言而喻。但在这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皇城之中,却有着一处格格不入的地方。在一处宫殿的牌匾上,竟赫然插着一支箭镞,尽管箭头已然生锈,孔洞腐旧,但它仍牢牢竖于金边蓝底的匾额之上,极其突兀。

作为紫禁城的主人,居住其中的世代皇帝们为何不将这有碍观瞻的箭镞除去,而是存至后世,给我们留下这历史谜题呢?这一箭镞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白莲盛衰

史料记载这一箭镞的来源起始于嘉庆年间的一场政治危机—癸酉之变。而引起这场动乱的主角则是天理教教徒。或许大家对天理教鲜有耳闻,略觉陌生。但提及其前身—白莲教,大都有所耳闻。这个跨越了宋元明清四朝的“历史小强”,其后期的发展命运和一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土皇帝”却是渊源甚深。他是谁呢?

据北宋陈舜俞著《庐山记卷第一》记载:“少所推重,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翻涅盘经,因凿池为后,植白莲池中。”

故名白莲教。由南宋僧人茅子元所创,早期教义崇尚阿弥陀佛,教徒称白莲道人。后发展至元朝,受朝廷承认和奖掖,逐步进入全盛时期。但元朝后期,统治者忌惮其势力过大,下令禁止,白莲家与官府逐渐呈敌对态度。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此时还是一介贫僧的朱元璋受旁人指点,先信从白莲教,后又加入势力渐大的红巾教。并在其岳父刘子义的帮扶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开始自立门户,雄心渐露,正式踏上传奇的称帝之路。

可此时的白莲教教主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竟然不自量力,妄图利用宗教之势称王称帝,这对于当时剑指至尊宝座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衅。

这位未来帝王自此决意取缔白莲教,对其大加打击,后霸业终成,面对冉冉升起的大明王朝的威压,白莲教不断遭受打击,即使明太祖身死,面对其子朱棣,历史上有名的霸气帝王明成祖,白莲教也是只能瑟瑟发抖,苟且偷生。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白莲教死而复生

这种情况持续到大明朝亡,清兵入关,建立大清。白莲教方趁势而起,打得名号却是“反清复明”,倒也实在讽刺。作为活跃于清朝统治年间的反动势力,白莲教一直让统治者们头疼不已。

乾隆后期,教徒活动猖獗,乾隆终于忍无可忍,派八旗精锐强力镇压,受到重创的白莲教果然老实了好一阵。后嘉庆帝即位,终于铲除了白莲教的绝大部分势力。嘉庆帝本以为这下可算能清净了,却万万没想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白莲教从南宋正式创立至今,好比历史长城上的橡皮糖,黏着性极强。即使改朝换代,层层打压,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卷土重来。白莲教虽亡,但它仍残留有一定势力,这股势力作为白莲教的分身,起名天理教,于暗处伺机而动。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后由一个叫林清的市井之人领导,自称“天理王”,煽动农户,活跃于山东河北一带,在北京亦有势力。起口号为“若要吃白面,除非林清坐了殿”。并发动了清时著名事件—癸酉之变,震惊全国。

这也是天理教存在的瞩目高光时刻。不过同时代价也是极大的。

癸酉骤乱

1813年9月15日,宫中突然闯入一群不速之客,他们毫无秩序,仅二百余人,却在这森然皇宫中如入无人之境,直闯到隆宗门,乱战中,一支羽箭直射向隆宗门牌匾,力道极大,深深插在清朝统治者的脸面上。嘉庆帝只怕做梦也想不到,他不以为意,嗤之以鼻的白莲教余孽会以这样一种形式予以报复,在自己脸上扇了极为响亮的一耳光。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宫女太监在宫墙内忙碌伺候着,嘉庆帝正于承德避暑山庄狩猎,皇城暂由智亲王旻宁(未来道光帝)暂管,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谁也想不到此时一场惊天阴谋正悄然进行。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二百多个壮汉在先前安排好的内应太监刘得寸的照应下,由东西华门进入京城,守城将士乍见城门处突然涌入这么多来势汹汹之人,心下骇然,在呆楞几秒后,把守午门的将领策凌做了一个最懦弱,也最愚蠢的选择,弃城而逃!这下,大汉们更为猖狂,如入无人之境,直到景运门处,正与为皇亲贵胄们提供奢靡生活的必备物资的卖煤者们相遇。

这些突然闯入的大汉,与推着煤车的煤夫们争道而行。见争执不过,急眼的大汉竟当场脱去上衣,守卫凝神一看,只见每个人的怀中竟都藏着刀箭,再瞧他们一个个面露凶狠,神色慌张,心中暗道不好,赶忙派人向上禀报。至此,这座巍然皇城终于被彻底惊醒。

壮汉们与士兵们边战边进,因事发突然,士兵们毫无防备,竟一时不敌,让他们一直攻入隆宗门,而这隆宗门后便是后妃生活之处,是皇宫最深处的地方。可以说,这道门是天子颜面的最后一层守线。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这时,守卫们已将隆宗门关闭,闯到这里还余下的四五十人见此境况,竟以同伙为支撑,试图奋力翻过高墙,且来势汹汹。而门后的士兵不过十几人,这下该如何是好!

天子震怒

清史稿.卷十六.仁宗纪:“是日,奸人陈爽数十人突入紫禁城,将逼内宫,皇次子用枪殪其一人。”

尚为智亲王的未来道光帝旻宁不会想到在这一天将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险境,这次历险,也为日后自己的登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消息由匆忙报信的侍卫传来时,旻宁及后宫嫔妃无不惊骇。幸好这位未来帝王很快从惊慌中冷静下来,迅速分析局势,召来最近的火器营与宗亲大臣进行防守并予以反击。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景运门,旻宁在这危急时刻,显露了难能可贵的身先士卒的精神,亲手揣着火枪,瞄准墙头上正攀爬着的闯入者,一枪一个,成功击毙了两人。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众人随后陷入了混战之中,一时间,刀光剑影,乱箭飞过那支存于后世的奇箭也是在这时留下。面对皇宫侍卫的火器与训练有素的反击,徒有刀剑等冷兵器的大汉纵然再视死如归,杀意纵横,也是难以匹敌,被全歼于武英殿一带。

这场突然又如闹剧一般的“突袭”最终于第二日清晨宣告结束与失败。而此时紫禁城真正的主人嘉庆皇帝正匆忙结束在避暑山庄的狩猎活动,连夜赶回皇城。

想来这位帝王在初闻消息时,只怕也是难掩心中惊骇,只是离了几天家,要不是儿子靠谱,竟然差点连老巢都被端了。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历朝历代,哪有这中奇葩之事。偌大皇城,层层宫门,天子家宅,守备却松懈至此,让此等宵小直入深宫,可笑至极!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路上的嘉庆帝心中一边按耐着突闻变故的心惊,一边抑制不住内心对于堂堂皇宫,却养了一群无能废物的蓬勃怒意。这种翻腾的愤怒,终于在看到隆宗门匾额上的利箭达到顶峰。

隆宗门作为皇宫中重要禁门之一,分割皇宫内外。以外为公,是军机处的值班室,皇帝处理要务的地方。以内为私,不远处便是只有后宫尊贵女人,皇后或太后才能入住的慈宁宫,是皇帝私人生活之处。

大臣除非需紧急奏事,奉旨进谏才能过此处,虽王公大臣不得私入。由此可见,隆宗门在故宫的重要地位与皇权象征。而此刻,乱战过后,那只箭与其说是插在牌匾上,不如说是刺入了这位皇帝的尊严之上。

在弄明白事情的始作俑者是天理教的二百余教徒后,嘉庆帝下令将此次活动的领导人林清处以极刑,受千刀万剐之罪。其余余孽及弃逃者一律处死,并全力剿灭天理教。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天子自省

可在嘉庆帝缓过神来,深入调查后,只觉后背发凉,接应贼人的竟是大内近侍太监,并且在事发前,林清之计早有人告发,可这样重要的消息竟被王公大臣们不以为意的一拖再拖,互相推诿,直到事发。

豫亲王裕丰更是直言:“还差好几天呢,急什么,等皇帝回来再说。”

与这些荒唐行径相比,守城将士的弃城而逃竟也不算什么了。思及此,看着隆宗门上尤新的箭镞,这位帝王内心只觉寒意肆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他守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又是一个怎样的国。

痛心疾首的嘉庆帝下令不许拔除这根屈辱之箭,时时警醒自己今日之耻,也让后世子孙引以为戒。并发布了罪己诏,诏曰“汉唐宋明未有之变竟发生在如今大清朝,较明梃击一案,何啻倍蓰!”可见这次事件对这位皇帝的打击之大。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经历过康雍乾盛世的大清,虽看着是一个强大的庞然强国,但实际乾隆后期七下江南,朝廷固步自封,贪污腐败风气盛行,农民暴动四起,整个清朝好似初患绝症的中老年人,外表似乎精神尚可,实际已是外强中干,渐有衰颓之势。面对乾隆留下的烂摊子,嘉庆帝有心挽救,却是能力有限,心力不足。

结语

大清建国数百年,从名震世界,大国强权到今日癸酉之变,皇权之辱,乃至末年的百年屈辱史,由盛到衰,这一步步走来,不仅是统治阶层腐败无能的原因,更是封建制度在新时代浪潮下倾覆的必然结果。

故宫牌匾上插着一支箭,200多年来无人敢拔,究竟是谁留下的

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时至今日,这根竖与隆宗门匾额上的箭镞,已然被赋予了农名阶层勇于反抗统治阶级的精神象征。

封建皇权制度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当日二百莽士与皇子守卫浴血奋战的危急时刻也成了历史书上薄薄的一页纸。物是人非,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这根锈迹斑驳的箭镞,于故宫中寂寥无人的夜晚独自守候那段不为人知的峥嵘经历。

文献参考:;

1.范立舟《论南宋“吃菜事魔”与明教、白莲教的关系》

2.方庆瑛《白莲教的源流及其和摩尼教的关系》

3.《明史·成祖本纪》

4.《清史稿.卷十六.仁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