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短评:世界环境日,敬畏一个美好世界

作者:华舆

装置艺术作品《无塑》在北京展出;舒展灵动的“生态武术”在杭州上演;20余家主流媒体近距离体验宁夏首座花园式再生水厂;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齐聚山东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这个倡导注重环保、正视环境问题的节日推展超过半个世纪后,民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有怎样的改变?中国又为世界环保做了哪些贡献?

短评:世界环境日,敬畏一个美好世界

  ▲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COP27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作主旨发言。(图片来自中新社)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到现在各国政府每年在6月5日开展各项活动,聚焦宣传、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环境日开创了现代环保活动,也不断启发人们思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其根源究竟在哪里?西方学界的代表性观点中,有的把人口快速膨胀锁定为头号根源;有的强调世界经济增长把生态推入困境之中;有的坚信技术发展是罪魁祸首;有的归因于消费和不当的生活方式;还有的认为环保主义者制造威胁论限制社会发展。

尽管观点各执一词,但共同的一点是,人们已经意识到,环保问题关系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各国的不同利益,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复杂的全球议题。

短评:世界环境日,敬畏一个美好世界

  ▲2021年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闭幕,各缔约方最终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供图)

在国际政治博弈中,西方国家常常借各类环保问题限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如指责中国在快速发展中,资源需求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显著,要求中国接受与发达国家一致的减排任务。欧盟、美国打的“环保牌”,一度令中国十分被动。

而在过去十年,随着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成效显著提升,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也在持续改善,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环保已被中国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方面,中国已是全球“主力军”:

2021年10月,《自然》杂志报道,在NASA传回的卫星图像资料中,中国多地在悄然变绿。从2000年到2017年,地球绿化面积增加了相当于一块亚马逊雨林的面积,其中1/4归功于中国。相较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森林覆盖率仅有8.6%,如今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3.04%;

中国外交部称,2017年至2021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连续下降,其中2019年底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披露,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34.4%。2021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煤电,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中国环保部通报,十年来,中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57%,全国地表水Ⅰ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达到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这组公开报道的数字中可以窥见,中国环保力量一直在行动,几十年来虽然有不足;有曲折;有反思;但更有努力地奋进前行,取得的不仅是卓著的成绩,更创造了一个美好宜居的环境。特别是近十年来,成效更是令世人刮目。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国人对于环境和生态的重视,其实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由荀子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可见一斑。

短评:世界环境日,敬畏一个美好世界

  ▲北京故宫外的“千里江山图”雕塑传递着中国文化的自然审美情趣。(图片来自中新社)

从古至今,华夏民族都是一个“环境友好型”民族。《庄子》中就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应该和谐统一,互利共生。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体制决定古人热爱自然并敬畏自然,认为对大自然的任何破坏都会反噬到人自身,人只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生存下来。

人类处于自然之中,而非自然之上,自然环境是万千生命共享的栖息地,环保不是政治家间的讨价还价,用真心呵护环境,当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保持定力。(完)

作者/王肃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