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作者:木子鱼追剧

看过《知否》的人应该不难发现,盛家之所以从商贾出身实现阶级跨越跻身到文人官宦的队伍,不只是因为盛家的男孩会读书,还因为盛家会挑人。

盛纮的爷爷做生意赚了钱,不想一辈子都做个被人瞧不起的商人,就娶了个落魄的官家小姐做妻子,改变一下基因。

结果就出了盛纮他爹,这么一个一举夺得探花郎的天才儿子。

凭借着探花郎的身份,娶了勇毅侯的独女这样一个有身份,有名气的女子为妻,但不幸的是,探花郎的嫡子却被小妾搞死了,若不然基因应该会更好。

可有见识,有谋略的盛老太太硬是把继承了探花郎一半基因的盛纮,培养出来了。盛纮考中进士后,盛老太太又给他寻了王家的亲事,让风光一时的王家成了盛纮仕途上的助力和靠山。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盛家三代人娶了三个媳妇,让盛家从此走上了官宦之路。

临到盛纮为自己的子女选亲时,他也是费了一番脑筋,但凡是他挑中的女婿或者儿媳妇,个个都是好的。

盛家之所以到了盛长柏这一代能有风光无限的尊宠和地位,不只是因为盛长柏的个人威望,也是因为盛家的姻亲队伍庞大且有实力。

不得不说,盛纮的确是个挑人小能手。

对男子而言,前途无非是科举中第,找个在仕途上能帮衬自己的岳家,从此自己经营,努力求发展。

但对女子而言,想要过得好,就要找个好丈夫,不但要家境好,人好,还要有潜力。

而作为盛纮的嫡长女华兰,盛纮在选婿时就很伤脑筋,毕竟是第一个孩子的婚事,嫁得好,可以为后面几个做榜样,若嫁的不好,则会影响后面一众孩子的婚事。

华兰的及笄礼刚过,盛纮和王氏就投身到选婿大战中,但身为小小六品知州的女儿,华兰却出人意料地受欢迎。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1,

华兰说亲时,盛纮刚到登州赴任不久,华兰这边刚完成了及笄礼,王氏就以无限热情投入到寻找大女婿的工作上了,时不时地还要和盛纮,盛老太太交换意见,最终定下了两个候选人。

令国公的第五个孙子和忠勤伯府的次子。

按理说无论是国公府还是伯爵府都比一个六品知州的地位高多了,男子为了仕途应该高娶才是,可这两家的孩子为何那么殷勤,上杆子要低就盛家呢?

无非是因为家道中落了,不受重视了,前途没有了,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好人家了,所以只能在比自己低的阶层里选择佼佼者,而盛家就是不错的选择。

盛纮虽然只是个六品知州,但好在属于文官清流,社会地位比较高,而且盛纮在官场上也很会经营(那个圈的人都能打听得到),前途还是有的。

盛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商贾出身,又有宥阳第一首富盛维的帮扶,加上探花郎留下的底子厚,盛家的经济状况很好,很有钱。

华兰是盛纮最疼爱的大女儿,出嫁就是盛家的面子,那嫁妆肯定少不了。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令国公府看上的是华兰的嫁妆,忠勤伯府看上的是盛纮的社会地位(武将家的次子,完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对于这两个公爵豪门的子弟,盛纮夫妇本来还打算多探查一番,再决定把华兰嫁给谁的。

可开封府尹的邱大人却找上门来为儿子提亲了。

“原本华儿刚刚才及笄,也不急着选婿,可邱大人这一提亲,我们不得不快了。要么答应了邱大人这门亲事,若是不应也得有个说法。”

王氏对着面前的大红洋金的帖子发愁。

这位邱大人本是盛纮的同年人,虽然开封府尹比不上国公府和伯爵府尊贵,但比起盛家还是高出一些的,而且两家又知根知底,这本是一件不错的婚事,可盛纮却一直犹豫。

不是因为盛纮想让华兰嫁得更高,而是邱家不安全。

“本来我就不喜华儿嫁入王公府邸,那里虽然富贵,但终究是门庭深锁,华儿又心高气傲,真嫁入了那地方也未必如意。

那邱家公子我见过,模样品性都配得上华儿,我们与邱家门当户对,也不怕华儿受委屈。

可我这次进京,瞧着邱家有些不妥。”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邱大人的兄长是三王爷的心腹,而且邱家兄弟俩对三王爷都很卖力巴结,若三王爷能被立为太子,当了皇帝,那邱家就能鸡犬升天,但若是赌输了,邱家则会一败涂地。

“老爷,邱家的婚事咱们不能答应,他邱家愿意赌,咱们可不能拿华儿来赌,要是弄不好,咱们全家也要被牵连。”

作为一个父亲,盛纮为华兰想的很周到,她知道华兰的秉性,并没有想用她去攀龙附凤为盛家谋利益,而是真心只想为她寻个安稳的婆家。

不答应邱家的婚事,盛纮是不想让盛家去冒险,也是不想让华兰去涉险。

女孩嫁人,终究是要找个好男人,好公婆,好家庭才行,最好不要太高,要不然,受委屈了娘家都不能撑腰。

2,

按照王氏选女婿的要求,在盛纮的交际圈里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要门第好,家底厚,人口简单,公婆妯娌好,最最要紧的是人家后生要有能耐,要么读书有共鸣,要么会办事有产业,要么有武功爵位。”

盛纮素日里结交的都是些读书人,官位高的并不多,大家出身的孩子,早就被族中长辈定好了,也轮不到此时的华兰。

可如今放着个门当户对的邱家,盛纮又怕邱家攀附皇族的举动以后会害了华兰,还要连累盛家。

邱家是不能选了,那就只能尽快从令国公府和忠勤伯府里面二选一,尽快给华兰选定婆家,如此一来,才能有说辞去拒绝而不得罪邱家。

“我瞧着令国公府就很好,他们虽是降等袭爵,但封爵至今才不过第三代,那忠勤伯府倒是原等袭爵,可他们家如今的光景不好,早被圣上厌弃了。

还是令国公府好,家世鼎沸,又风光又旺盛。”

在王氏的观念里,女儿嫁得越高就越好,越有面子。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那家人我很瞧不上”。

盛纮并不同意王氏的观点。

“我幼时曾在令国公家的私塾读过书,瞧着他们外表光鲜,内里却污秽不堪。

家里人口众多,几个小爷,不过和长柏一样大,屋里竟然就二十多个媳妇丫鬟伺候着,如此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内瓤早就被掏空了。”

王氏一听吓了一跳,难道他们是看上了华兰的嫁妆?

盛纮虽然官职低,但却是圈里的富户。

老太爷当初给三个儿子分家,盛纮的老爹探花郎分到了不少,且盛纮年少进学时的花销都是盛老太太付的,现在盛老太太的嫁妆虽所剩无几,但盛家的祖产都交到了盛纮的手里。

且盛纮有个会做生意的堂哥,两兄弟关系不是一般的亲,每次逢年过节,盛纮升迁之类的,盛维都会送很多钱财给他。

而且王氏也是带着丰厚的嫁妆嫁到盛家的,现在盛家的嫡长女出嫁,金银玉器十里红妆的嫁妆肯定是有的。

可终究是高高在上的国公府呀,若不是有了难处,也轮不到六品官家的女儿华兰呀。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看到王氏犹豫不决,心里还惦记着国公府的风光,盛纮决定用另一件事给她洗脑。

“若只是短了银钱也就算了,只是那家子孙实在不肖。偌大一家子,读书,武功,谋划之人,一个都没有。

大房骄奢淫逸,来求亲的二房,老子都一把年纪了,还不停地讨小老婆,据听说,他连儿媳房里的贴身丫鬟都讨去睡了,真是败类之至。”

这下把王氏吓坏了。

“我说他们堂堂一个国公府,怎么上赶着来我们一个六品知州家提亲,怕是京城有体面的人家都不肯把女儿嫁过去了吧?”

盛纮与王氏不同,他想给华兰找的婆家,家世好肯定是加分项,但前提是一家人都要走正途。

豪门虽好,但空有外表的假豪门,还是不要的好。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3,

“那也不能选忠勤伯府呀,袁家如今可是门庭冷落呀。”王氏很气愤。

“我特意见了忠勤伯爷,他家长子聘了国子监祭酒章大人家的千金。那次子穷瞧着也好,沉稳冷静,威风凛凛,年纪轻轻就在五城兵马指挥司谋了差事,深受领导赏识。”

“像这种有爵位在身的王公家出来的子弟,大都是碌碌无为。

靠着祖上的荫封,不思读书,不想习武,不求进取,两三代就不成样子了。

像袁家这样遭过难的,反而子孙比一般的能干懂事。”

“袁家再不好,终归有爵位护着,若仕途不顺,至少也有个伯府可以依靠。我看袁文绍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将来肯定有荣华富贵等着华儿呢!”

王氏终于被说动了,一边擦着眼泪一边骂道。

“呸,一个潦倒货也被你说的跟朵花似的,老爷且让我打听一下那后生的人品。都二十岁了,也不知他房里有几个人,要是那淘气跋扈的,我可不依,我华儿不是嫁过去遭罪的。”

王氏打听了一圈,终于还是满意了。

袁文绍肯定是没话说,盛纮只认得袁家的伯爷,对后院妇人并不熟悉。

王若弗人不在京城,跟袁家的大娘子连面儿都没见过,托人打听,人家肯定也捡好的说。

何况袁家长子娶的是自家表妹,也就是袁家大娘子的亲外甥女,自然是婆媳和谐,没啥矛盾。

《知否》原著,盛纮为华兰选亲,一个犹豫,救了华兰,也救了盛家

所以,王若弗事先为华兰排雷,并没有成功。

4,

华兰刚及笄,为何会一家有女百家求?

是因为华兰才貌出众,美名在外?

当然不是。

是因为盛纮的为人和盛家的名声,才惹得远在京城的国公府和伯爵府都争相来求亲。

而盛纮为华兰选亲有自己的原则,豪门的风光都是给外人看的,他要找的是孩子正直能干,家族在谋求发展的上进型人才。

虽然袁家的婆婆让华兰吃了不少苦头,但好在盛纮选的袁文绍没有让华兰失望。

中年夫妻还能过得蜜里调油,华兰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