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伦多大学 “观星者”交互式机器人
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款名为“观星者”的交互式机器人,它可以识别使用者给它下达的指令,通过机器人的手臂完成相应的拍摄动作,它的出现让一些没有办法请摄影团队的视频创作者们能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拍摄更多动态视频。据悉,该机器人还连通了ChatGPT-3,用户的指令由无线线麦克风录制,并发送到语音识别软件 Microsoft Azure Speech-to-Text,转录的文本会连同自定义提示一起被发送到GPT-3程序上,从而理解用户希望相机执行怎样的动作,如使用高角度拍摄或者是更紧凑的取景。
2、小米汽车再换阵:前麦格纳高管黄振宇接管供应链
据报道,小米汽车近日公布了多项高层职务调整。其中,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兼任汽车部供应链部总经理,向汽车部 CEO 雷军汇报。
黄振宇是小米从汽车零部件行业挖来的大将,其曾是全球供应商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据了解,黄振宇在麦格纳期间,曾参与北汽新能源和麦格纳合资合作的首款车型的生产,拥有丰富的供应链把控经验。
3、麻省理工全新流体模拟工具有望让机器人操控流体物品
FluidLab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模拟工具,可增强机器人对复杂流体操作任务的学习能力,例如制作拿铁艺术、冰淇淋,甚至操纵空气,这个虚拟环境会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等进行建模,甚至包括弹性、塑料、刚性物体、牛顿和非牛顿液体以及烟雾和空气也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进行模拟,以提供给机器人一系列复杂的流体处理挑战。据悉,FluidLab 的核心是 FluidEngine,这是一种易于使用的物理模拟器,能够无缝计算和模拟各种材料及其相互作用,同时利用图形处理单元 (GPU) 的强大功能来加快处理速度,这意味着模拟器可以将物理知识融入更逼真的物理世界模型中,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规划机器人任务。
4、Wi-Fi 7 国内标准即将落地
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了一份公开征求 《 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关于采用 IEEE 802.11be 技术标准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新增型号核准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的通知 ( 征求意见稿 )》 的意见。Wi-Fi 7 相关标准有望在不久后落地。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手机和路由器宣布支持 Wi-Fi 7,并以此为卖点,比如小米 13 系列等,号称下载 1GB 的电影只需要 2.9 秒。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union)整理编辑,不代表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union)立场,转载请注明,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做相关处理!
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