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编辑部成立才一年多,孟建华就代表团队再次站上了领奖台。
5月23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对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2022年度“中国好书”等奖项的相关人员及项目进行隆重表彰。大象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负责的《秘境回声》荣获2022年度“中国好书”称号。
一年多来,大象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密集斩获荣誉:1本“中国好书”,1个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项目,1个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1个河南省“五个一”,2个中国好书月榜,3个省文艺原创精品项目,4个2022年“豫版好书”。
大象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孟建华说:“做一本书就是一个寻找同路人的过程,只有目标一致,理念相同,一起朝着目标努力,最终才会有大家都想看到的结果。”
大象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孟建华
在北京,他看到整整一面墙的“雷锋”
2012年的一天,孟建华到北京出差。其间,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北京图书大厦。
“一到那里,我就被震撼了。有整整一面墙,全部都是有关雷锋的书籍。这其中,必有缘由。”可是究竟是什么缘由呢?在查阅资料后,他发现,原来当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当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对这些图书留了心。
早在2003年,大象出版社成立大象考试图书研发中心,想要涉足市场化教辅领域。年轻的孟建华追求新的尝试,便从一般图书转到教辅领域。
孟建华发现,和做一般图书相比,教辅图书更注重发行和市场。“以前习惯了坐办公室,现在要背着书去跑市场、去跟学校接触,久而久之,认知也拓宽了。”“不能拍脑袋想问题”是他那段时间最大的收获。
那一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主题出版工程。身为教辅图书编辑的孟建华还不知道什么是主题出版,直到去了北京。
在北京,那一面墙的“雷锋”,给了孟建华启发。
“雷锋的选题肯定是赶不上这个时间节点了,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策划其他选题呢?”带着问题,孟建华回到了郑州。
很快,孟建华找到了抓手:“2014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届时一定会掀起学习宣传承焦裕禄精神的高潮。”
在时任大象出版社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和同事开始谋划体例,寻找作者。
有志者,事竟成。2014年,在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 50 周年的主题出版活动中,大象出版社出版图书《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和《永恒的丰碑——焦裕禄的故事》。孟建华担任《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一书的责任编辑,该书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点出版物。
孟建华认识到,做主题出版,是“于时代共识中谋精品”,并开始对主题出版进行较为系统的思考。在领导的帮助下,他又策划了“抗日英烈事迹读本”丛书,该书于2015年出版,入选了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在2017年,孟建华又接到一个任务: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要瞄准这个时间节点,提前布局谋划。这就有了后来的“给青少年讲红色纪念馆里的故事”丛书,丛书增补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十三五”规划,并顺利入选中宣部2019年重点主题出版物选题。
“作为编辑参与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个环节的工作,无形中都被一种时代的共识所感召,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事后,孟建华在一篇文章中总结道。
做一本书就是一个寻找同路人的过程
所有的过往,都是未来的伏笔。2021年,孟建华迎来了新的转折点,有了新的引路人,也找了更多同路人。
大象出版社总编辑张桂枝在做了充分的调研之后,提出建议:丰富大象出版社的产品线,在学术出版、教育出版之外另辟蹊径,主攻青少年主题出版。
成立新的编辑部,专做青少年主题出版,可编辑部的名字又该叫什么呢?叫青少年读物编辑部?其他出版社也有类似的部门。叫主题出版编辑部?如果做不出来成绩,会不会被同行笑话?
主题出版,顾名思义是出版机构“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
“设立主题出版编辑部是要出成绩的,目标就是入选中宣部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在当时,全系统还没有哪个编辑部叫这个名字,这不是给自己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吗?”回忆起当初主题出版编辑部的成立,大象出版社领导也觉得挑战不小。
最终,大象出版社社长汪林中拍板,就叫主题出版编辑部。编辑部主任的人选,则圈定了孟建华。
自1999年进入图书出版行业,24年来,孟建华长期扎根在图书出版一线,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他长期关注并潜心研究主题出版的相关内容,更有焦裕禄等选题的成功经验。
孟建华欣然接受挑战。2021年9月,大象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正式成立,孟建华担任主任,负责该部门的具体工作。
就在当月,主题出版编辑部发现了“国家公园”这个选题。很快,大象出版社达成了一致意见,张桂枝引荐孟建华、发行部主任张士彬、责任编辑丁子涵一起去拜访了擅长创作青少年主题出版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国家公园”的选题一锤定音。
“做一本书就是一个寻找同路人的过程,只有目标一致,理念相同,一起朝着目标努力,最终才会有大家都想看到的结果。”孟建华说。
每一位成员的汗水,共同浇出累累硕果
出版人提及自己的成绩,大多风轻云淡。
关于图书,在出版界有种说法:“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宿命。”好的“宿命”来自哪里?如果认真述说,每一滴汗水,也都是幸运的伏笔。
从选题到成书,“我的国家公园丛书”项目得到了汪林中社长和张桂枝总编的鼎力支持。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出一本好书而努力。从责编到美编,从校对到质检,从营销到发行,从排版到印刷,为了出好书,团队就像上紧了发条,每一个环节都在快马加鞭。
从确定作者,到选择插画师,再到新书的宣发,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是为一本好书付出智慧与艰辛的同路人。
插画是一本书的灵魂,会让一本书有更加完美的呈现。孟建华说,在给《秘境回声》这本书配图的时候,他们先后约了数十名插画师来试画,可总感觉不是大家想要的东西。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有热心朋友推荐了插画师稻荷前。翻看稻荷前的作品,充满童真童趣的画作以及从中透出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这正是我们想要的风格”,张桂枝凭借多年童书出版的鉴赏力和判断力,立刻敲定由稻荷前担任“我的国家公园丛书”插画师。
编辑们第一时间联系,可稻荷前却说自己的档期已经排满。
主题出版编辑部没有轻易放弃。在了解到稻荷前近期创作更倾心于自然风景、植物花草之后,编辑部多次与稻荷前深入沟通。“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热带雨林”,他们耐心、详细地讲述书稿的选题初衷。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大家的诚意以及作品的魅力最终打动了稻荷前,他决定将手头的工作延期,为《秘境回声》创作插图。
《秘境回声》插画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主题出版编辑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团队每一位成员的汗水,共同浇灌出了硕果累累。据孟建华透露,他们马上要推出的《将军和他的树》一书,也刚刚入选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扶持项目,而与邓西合作的第二部作品也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
“身在主题出版编辑部,干不出成绩说不过去。”孟建华坦言,有压力才更有动力,作为一名图书编辑,时刻保持在做书过程中“有心、用心、走心 ”。他相信,未来还会有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蔡琳/文 赵墨波/图
编辑 杨阳
校对 王冰
审核 赵颖 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