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联合国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所有权利。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世界正义力量的胜利。

50年来,多边主义发展迅速,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崛起,大大增强了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中心作用,书写着人类进步与自身发展的传奇,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50年来,各国利益日益紧密联系,命运更加紧密。百年变迁与世纪疫情交织在一起,人类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全球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应对措施。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贯主张将联合国作为建立国际共识、共同应对挑战的平台,这与时代潮流接轨。

"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迈上新台阶,为联合国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向世界作了重要发言。

渤海横流,更是广阔行走的世界正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充分维护其地位,充分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携手世界一切进步力量,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前进的方向前进。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庄严承诺的大党,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历史意识和时代所承担的。

(一)

坚定不移地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正是出于人类争取和平与进步的斗争的大屠杀,"为了拯救后代免受两次遭受战祸的人类这一代人的祸害"。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联合国成立,是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从一开始就高度认同联合国的理想。在联合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欢迎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中国共产党派自己的代表参加旧金山会议,表达中国人民的意愿。"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克服一切困难,从四大洲前往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在那里他用刷子庄严地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名。

然而,由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冷战环境中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以来一直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为了争取中国的合法权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世界正义国家的共同支持下,进行了"不懈不懈的斗争"。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呼声终于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从第2758号决议通过时联合国大会堂两分钟的掌声,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大会会议时的欢呼声,从代表们对中国代表团的微笑和拥抱,到57名代表走上舞台致欢迎辞近六个小时, 都印证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一个值得欢迎的趋势。正如当时的匈牙利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卡罗伊在向中国人致欢迎辞中指出的那样,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伟大中国的进步。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本组织依照《宪章》必须承担的事业至关重要",联大第2758号决议清楚地表明了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就永远不会是真正的联合国,"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吴丹说。"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占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在联合国中真正具有代表性,联合国已真正成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揭开了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新篇章。中国以勇气和勇气,不断融入国际体系,加入了几乎所有具有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参加了600多项国际公约和修正案。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按照《联合国宪章》的精神,通过言善、公义,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无法解决。这是包括阿尔巴尼亚在内的17个国家驻联合国代表1971年7月表达的观点。五十年的风雨表明,这种观点是高度可预测的。

从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测组织部署五名军事观察员,到现在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第二大捐助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最大派遣国,中国迄今已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维和人员超过5万人, 被称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中国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宪章》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方案,坚持对话无对抗、包容与排斥,积极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利益汇聚,形成最大的同心圆。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切实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率先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设定的减贫目标,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连续15年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发展援助,实施一揽子援助计划近3000项,派遣60多万名援助工作者,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中美合作立场文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迄今已得到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有力地推动了各方共同发展。"中国是全球发展的领导者,在重大的全球议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对此表示赞赏。

中国正在尽最大努力帮助世界经济发展。为帮助世界经济保持回升,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坚定不贬值的承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坚决采取负责任的宏观政策。《财富》杂志评论说:"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向许多国家展示了在关键时刻谁是他们可靠的合作伙伴。"

小智慧统治事物,大智慧统治事物。中国始终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家挺身而出,坚定不移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从"三个世界"的分裂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构建和谐世界,再到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每一个历史关头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智慧和纲领。著名学者郑永年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通过积极维护和完善国际多边体系,已成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

(三)

北京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展厅,以独特的实物礼品、珍贵翔实的文字资料、生动的画面画面,吸引观众的目光。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深厚友谊,见证了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的恩赐之一,就是联合国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电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为幸福而奋斗的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今年7月16日访问此地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深化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胸怀。习近平总统站在人类发展进步时代的引领者,深入思考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等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指出了各国共同奋斗的方向。 不同的民族和文明。英国学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同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是古人的伟大创造,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在联合国讲台上,时间记录了思想的深层脉络

2015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第70届一般性辩论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总体路径,从五个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团结一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面对"世界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习近平总统提出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和平的火代代相传, 让发展的势头,让文明闪耀出灿烂的中国方案。

路的征途,世界是公之无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揭示了历史规律,顺应了时代潮流,继承和发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主义事业,超越和创新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从写进联合国决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政党领导人的高层对话会,近300多个国家政党和政治组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中柬建设, 中老命运共同体签署行动计划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的人民称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描绘了实现全人类宏伟愿景的道路"和"为人类发展和进步指明了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光,正在凝聚力量,为人类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从全力支持全球抗击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到共建全球生态文明,推动构建人类与自然生命和地球上生命共同体,再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中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坚实行动,将使世界进一步看到中国不断发展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变化,进一步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价值。"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说。"

(四)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肆虐,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动荡变化的新时期。国际秩序是如何演变的?各国,特别是大国,如何相处?国际社会面前有一系列与世界和平发展有关的时代重大问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挑战,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主张促进《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实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团结合作,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但也有个别国家坚持冷战思维,声称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和标准强加给别人,用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取代普遍接受的国际法规则。国际秩序这两个概念的根本区别在于,世界的命运是否应该由所有国家共同承担,国际规则是否应该由所有国家来遵守,全球事务是否应该由所有国家来管理,发展成果是否应该由所有国家共享。

要选择前进的道路,避免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迷失自我,就必须拿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进步的趋势。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的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联合国成立76年来,发展中国家赢得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10多亿人摆脱了贫困,数十亿人踏上了现代化建设之路,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发展中国家掌握自身前途命运的深刻诉求,对国际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决定了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历史潮流。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以特殊形式向世界告诫,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面对共同的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人类摆脱团结和团结的出路只有一条。否则,世界只会滑向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走上分裂甚至对抗的老路,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站在历史关头,更多的考验智慧和承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那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习主席强调。只有一个秩序,那就是一个基于国际法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即基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对国际秩序发展方向问题的明确回答,为调整后的国际关系体系增添了稳定性。

面对真正的挑战尤其需要勇气和决心。中国强调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在所谓"规则"的旗帜下制造对抗和分裂,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拆除分化贸易、投资和技术的高墙壁垒,创造包容性发展前景。中国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发展的明确主张,符合时代潮流,体现了国际共识。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席穆尼尔·阿克兰(Munir Akram)哀叹"中国正在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这是一条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具有吸引力的道路"。

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不是超越谁,取代谁,而是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是通过建立新炉子,建立所谓的"平行世界",而是通过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多边机制,增强全球治理体系迎接时代挑战和解决时代问题的能力。

中国始终认为,多边主义的本质意义在于,国际事务应由所有人共同讨论,世界的未来和命运应由所有国家共同掌控。隆重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是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重要宣言。

(五)

2020年9月和2021年9月,习近平总统通过视频出席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面对百年情势与世纪疫情交集带来的复杂严峻形势,习近平总统的重要讲话高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为国际团结和抗击疫情注入了信心,为全球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并绘制了应对世界变化的宏伟蓝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面临的最大共同考验中,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选择:是走向崩溃还是取得突破。在今年联合国大会的水壶上,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表了一份关于我们共同议程的报告,向世界发出警告。

面对时代问题,只有行动才能创造未来。只有对时代需要作出有效反应,联合国事业的发展才能稳步进行。在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普遍期待联合国发挥多边主义优势,在应对疫情挑战、恢复经济增长、改善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主张建立人类卫生界,团结合作,战胜疫情。抗击疫情是国际社会当前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关爱每个人的生命、价值观和尊严,国际社会才能打赢这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为助力全球抗击疫情,中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物资援助。面对"免疫鸿沟",中国履行了让疫苗成为全球公益事业的庄严承诺,到2021年10月中旬,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5亿剂新冠疫苗,并将努力全年向外界提供20亿剂疫苗。

中国正在推动更强大、更绿色、更健康的全球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自己的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轴上,始终把中国人和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核心理念,从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入手,提出在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融资、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个关键领域开展合作。倡议将有力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发展的新阶段,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坚持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的改善。中国主张联合国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成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把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将各方对多边主义的承诺付诸实践。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经说过:"为了实现共同和不可推定的目标,各国需要团结起来,塑造我们的共同命运。"在国际形势演变的关键时刻,中国选择以自信、勇气和勇气回答时代问题,充分体现了对真正多边主义的庄严承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复杂性而放弃梦想,我们不能因为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有了新的起点。中国是联合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将继续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同联合国一道,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是国际秩序的捍卫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并将继续与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大力弘扬全人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观。 坚定不移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推动历史之轮朝着光明的目标迈进。

人民日报 (十月25,202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