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自信动人的演讲》学习笔记

1. 演讲的重要性

    说到演讲,大家一定会想到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英国首相丘吉尔这些经常被引用的经典人物,当然,还有妇孺皆知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些演讲高人们可谓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毫无疑问,演讲的作用是巨大的;演讲也可以充分体现演讲者的个人魅力,比如口才、机智、幽默、渊博的知识等等。

    从一般意义上说,演讲是获取信息的好途径、扩大联系的好机会、求知学习的好渠道、锻炼口才的好方法。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必要求自己的演讲能达到那些伟人们的高度,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并加以练习,一样也可以让我们在演讲台上充满自信,打动听众。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自信动人的演讲》这门课程的学习。

2. 课程概述

    通过之前对《演讲基础》课程的学习,相信你已经了解了演讲的基本知识。因此,在这门课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演讲水平,让我们的演讲更加自信动人。

    我们将从演讲中的常见问题、克服怯场、演讲的技巧三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做到自信动人,提升你的演讲魅力。

    下面,我们先来说说演讲中的常见问题。

3. 概述

    演讲中的有些常见问题在准备阶段就会出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演讲前的准备内容进行一下回顾。这些知识我们在《演讲基础》课程中曾详细地介绍过,你还记得多少呢?就请你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吧!

    演讲前的准备是保证演讲顺利的必要条件,因此,这些知识你都应当了然于胸。如果你对此存有疑问,请参考《演讲基础》课程。

    在做演讲准备时,有两个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观点不明确,另一个是结构混乱。

    下面,我们就来帮助你自我检查一下,看你是否也出现了这些问题。

4. 观点不明确

    观点不明确会让听众觉得不知所云,抓不住重点,最后自然不会对你的演讲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使观点明确,在演讲前,下列四个问题是你必须考虑到的:

    我要对谁演讲?我要讲什么内容?听众从我的演讲中将要得到什么?我的观点是什么?

    前三个问题是明确观点的前提条件。只有弄清了这些,才能保证你的观点不会偏离方向,与听众的需求保持一致,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关键的一步,即确定清晰明确的观点。听众不可能记住你演讲的全部内容。在演讲结束后,你最希望听众记住的就是你的观点。

    此外,在陈述你的观点时,应注意做到“事不过三”,即:观点不要超过3个,否则会让听众觉得你很啰嗦,也不便于听众记忆。

5. 结构混乱

    演讲中常见的第二个问题是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的演讲不仅让听众觉得演讲者是个没有逻辑的人,也让听众一头雾水,记不清楚演讲的内容。

    在《演讲基础》课程中我们曾讲过如何设置内容结构。就是先列举出你演讲的总观点,然后再提炼小观点,也就是要点。观点提炼完后,就可以把对应的论据添加进去了。

    但是,这个结构是否就逻辑严密、清晰合理呢?

    为此,你要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

    所有观点的组合是不是整个演讲的梗概?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说明你的演讲具有横向逻辑。

    论据是否支持观点?是不是对观点的解释?

    如果回答也是肯定的,说明你的演讲已具有纵向逻辑。

    具备了横向逻辑和纵向逻辑,经纬脉络清晰合理,你的内容结构也就做到条理清晰了。

6. 概述

    一场出色的演讲,除了要在内容上避免观点不明确、结构混乱的毛病外,演讲者在心理上也要多加注意。

    我们来看看小王和小李的表现。

    小王在每次演讲一开始就感到心跳加速,四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她面色苍白,不敢正视听众,最盼望的就是演讲快点结束。你认为她的表现自信动人吗?

    小王表现得过于怯场,当然谈不上自信动人,而小李恰恰相反,他一上台就旁若无人的滔滔不绝,从不在乎听众的反应,完全陶醉在自己自娱自乐的情节当中。你觉得小李的表现是不是自信动人呢?

    恐怕也不是,他表现得过于自大,而且不顾听众的感受,又如何能打动他们呢?

    对于小李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课程内容中进行讲解。现在,我们先来谈谈小王的问题。

    估计很多初次登台的演讲者都遇到了与小王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怯场。因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怯场,寻找怯场的原因并学习一些克服怯场的方法。

7. 正确认识怯场

    怯场不正常吗?只有我怯场而别人都能侃侃而谈吗?

    事实上,害怕当众演讲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上演讲课的学生90%在第一次上台时,都有恐惧感。

    那么,怯场是完全不利的吗?

    据相关研究证实,登台演讲保持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其实是有利的。当你感到脉搏加快、呼吸急促时,这是你的身体对外界刺激保持警惕的一种正常反应,此时你的身体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准备。如果这种生理准备处于适度状态的话,你会因此思考更快、说话更流畅、更精彩。

    总之,适度的怯场是利大于弊的。但是,过度紧张则弊大于利了,这时就应该通过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练习来对怯场加以克服,使自己感到轻松自然。

8. 寻找怯场的原因

    若想有效地克服怯场,必须找到怯场的原因。

    在演讲时,你为什么感到害怕呢?你在担心什么?

    想想看,下列哪些是你怯场的原因?

    虽然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因人而异。但以上这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我们只有认清楚自己怯场的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找到克服怯场的方法。

9. 充分准备

    多数怯场都与准备不足有关。准备不足,自然会觉得心中没数,没有成功的信心,结果,必然不会理想。因此,在演讲之前,首先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具有充足的自信。

    关于如何准备的问题,我们在《演讲基础》课程中已经讲过,这里需要提醒你几点:

    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不要逐字逐句的背诵演讲内容。否则,你的演讲会缺乏感情和生命力的,而且也很容易因为紧张而遗忘。

    只有对演讲内容充分的理解和记忆,抓住主要脉络和主要观点,在演讲时才可以保持思路清晰。

10. 自我暗示

    怯场作为一种心理上的负担,最有效的克服方法就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演讲前,不要想那些令你分心的事情。假如你想象自己可能会犯错误,或者会忘词等等,这些消极的想法很可能会使你在演讲开始前便失去信心。

    你可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打气。

    比如,你可以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

    我是有备而来的!

    我比听众中的任何一位都更有资格来做这个演讲!

    听众并不知道我少讲了什么。

    演讲不是记忆比赛。

    我不需要太完美。

    听众希望我演讲成功。

    我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信心提高了呢?下面我再教你一种生理舒缓的方法,帮助你战胜恐惧。

11. 生理舒缓

    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都会进入训练营地进行准备,这样可以完全放松。你也可以在演讲前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放松一下!只要你身体感觉良好,便会增加自信,注意力会更集中,反应速度更快,讲话也更有说服力。

    首先,在面对听众之前深呼吸30秒。注意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这可以给你提供充分的氧气。

    另外,你也可以做一些肌力均衡运动,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进而放松整个身心。比如你可以重复握紧、松开拳头;也可以固定脚掌,做压腿活动,然后放松。

    演讲开始前还可以想点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比如一首音乐、一个故事,或者看着你非常熟悉的听众、同事,这样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12. FBM五步法

    怯场一般都发生在演讲开始阶段,你不妨在开始演讲时,试试FBM五步法:

    Foot:迅速阔步地登上讲台,比平时快15%;

    Body:昂首挺胸,伸直腰杆;

    Face:表情放松而和谐;

    Eye:直视听众的眼睛;

    Mouth:对着后排的听众大声开讲。

13. 勤于练习

    前面谈到的克服怯场心理的方法,也许能帮助你渡过暂时的难关,但要想成为一个演讲高手,完全消除对演讲的恐惧感,唯一的方法就是勤于练习。

    俗话说“丑媳妇怕见公婆”,但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见了一次、两次,后面见再多次自然也就不怕了。这个例子虽然不很恰当,但它说明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那就是:

    练习,练习,再练习。

    不要因为前几次的失败而沮丧,也不要指望几本演讲技巧的书或者某个演讲高人给你指点迷津。

    所有的成功来源于自己的不懈努力。

    除了积极参加各种演讲,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抓住点滴机会,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当众演讲的勇气。

    比如:

    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地交流思想;

    每天大声朗诵或大声讲话5分钟;

    经常给亲人、同事讲一个故事或完整叙述一件事情;

    站到桌面上朗诵诗歌;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各种方式讲话:生气、疑惑、夸张等等;

    说话时,有意识地接受他人的视线、目光;

    ……

14. 小结

    至此,克服怯场就讲完了。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相信你对怯场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且找到了自己怯场的原因,也学到了很多克服怯场的方法。

    只要你将这些方法综合使用,并在实践中加以锻炼,就一定可以克服怯场心理,成为一个自信的演讲者。

15. 概述

    现在,我们再来看前面那个小李的问题。虽然小李在演讲台上表现得自信满满,但他的表现却不受听众欢迎,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在于他没有做到“以听众为中心”。任何成功的演讲都必须将“以听众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演讲过程的始终。如果演讲不以听众为中心,听众又如何会对内容感兴趣呢?

    下面我们就结合演讲技巧谈谈如何做到“以听众为中心”。这些演讲技巧包括:开场的技巧;演讲中运用声音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技巧;结尾的技巧。

16. 开场30秒

    我们在和重要的陌生人见面时常会精心打扮一番,因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有研究表明:见面前7秒钟给人的印象会在对方脑海里持续保留7年之久。

    可见,演讲开场非常重要,如果你在前30秒吸引不了听众,那么你失败的几率会有50%。

    听众一般只要三到五分钟,就可以感觉到你是否自信、是否知识渊博、是不是可信赖并且值得交流。

    所以,我们把演讲开场前30秒称为“黄金30秒”,或者“生死30秒”,一点也不为过。

17. 故事型开场

    为了让演讲开场更能吸引听众,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开场方式。

    首先来听听故事型开场。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说的是阿拉伯有个神奇的山洞,里面堆满了40个大盗偷来的金银财宝,只要念一句咒语“芝麻开门”,洞门就会自动打开。有一天,一个叫阿里巴巴的人无意中知道了这句咒语,于是他打开了财宝之门,成为了巨富……

    这个开场白,讲的是大家所熟知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当听众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一方面会被故事的情节、人物所吸引,另一方面听众会很想知道演讲者到底想通过这个故事引出什么样的观点或主题。这样,听众就自然而然地跟着演讲者的思路走了。

    使用故事型开场需要注意,所讲故事情节要简单,语言要简练,故事的寓意要切合演讲的主题。

18. 问题型开场

    我们再来听听这段开场白:

    请大家举手,让我们来看一下,在座的各位当中,究竟有多少人认为应该降低个人所得税?

    这个开场白采用提问的方式,很轻易地调动了听众思考的积极性,让听众参与进来。对于听众的回答,你还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这样,演讲就很流畅地进行下去了。

19. 幽默型开场

    除问题和故事外,幽默如果运用得当,也是十分精彩的开场白。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还是出色的演说家,请听他的一段开场白:

    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祝40“公岁”诞辰。在中国,“公”字是紧跟它的量词的两倍。40公斤等于80斤,40公岁就等于80岁。

    周总理幽默的用语,巧妙的解释,在与会者中激起了一阵欢笑,而寿星斯特朗女士也激动得流下眼泪。

    幽默是大智慧的体现,它往往以独特的视角、特有的方式来品评人物或事物,让听众在轻松愉快中明白演讲者的意图。这样的开场可使演讲者和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拉近距离,听众也会更容易接受演讲的内容。

    但需要注意,幽默的开场要积极、高雅,不能是格调低下的哗众取宠,表达时要恰到好处,多用反而无益,还会给听众带来不稳重、油滑的感觉。

20. 引文型开场

    引用名人的话作为演讲的开场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比如这样一段开头: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也许,可以通过事实和数据显示,除了国会以外,美国并不存在特征明显的罪犯集团。”

    用马克•吐温的话作为开场白,演讲人不仅赢得了听众的注意,而且还为演讲主题埋下了一个伏笔。

    需要注意的是,引文应当短小精悍。如果用很长的引文作为演讲的开场白,那一定会让你的听众打哈欠。

21. 悬念型开场

    有悬念的文章会更吸引人,演讲也不例外,因此,开场也可以设置悬念使听众产生好奇心,并使听众在这个悬念的吸引下,提升对演讲本身的注意力。

    例如,有一位极地科学家给大学生作演讲时场面很乱,但他没有生气,也没有立刻把演讲主旨说出来,而是从衣袋里摸出了一块黑乎乎的石头,挥了挥,并说:“请同学们看这里,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石头,据我所知,目前在我国,这是唯一的一块。”此言一出,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科学家。这时他才说出其珍贵的原因:这块石头来自于终年积雪的南极,其成分特殊,世间罕有,是他进行科学考察时带回来的。然后,开始讲述他的极地探险经历。

    人们总是对自身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好奇,演讲者在演讲开始前设置了一个悬念,立刻引起了听众的好奇心,因为急于想知道结果,听众就会愈发关注演讲,演讲者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解开悬念,继续展开后续内容。

    使用悬念开场需要注意,不能用浅显的、听众很容易明白的问题来设置悬念,这样缺乏效果;另外,设置的悬念要及时解开,否则,听众会对演讲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22. 音量、清晰度

    开场之后就进入演讲的主要部分了。要想将主旨思想讲述明白,使听众接受、理解,就要在表达方面下一番功夫。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声音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运用技巧。

    首先,声音洪亮、吐词清晰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演讲中,你必须保证每一位听众都能听清楚你的声音。

    演讲一开始,你就应该迅速观察离你最远的那些听众。如果他们露出困惑的表情,身体前倾,或者以别的方式表现出听得很费劲,那你就应该把声音放大一些。但是要注意,声音洪亮并不等于要高声吼叫。

    保证听众听清楚,还要做到吐字清晰,吐词含混会给人你自信心不足的感觉。

23. 音调

    演讲中,音调高低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语义效果。

    请尝试用不同的语调来读下面的句子,每次变换要强调的词汇:

    你为什么要把它留下来?

    你为什么要把它留下来?

    你为什么要把它留下来?

    怎么样?是不是强调的词语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呢?

    第一句重读“为什么”,表示强调的是原因;第二句重读“把它”,强调的是对象;而第三句重读“留下来”,强调的是动作。

    另外,音调还可以传达你的情绪。音调的变化可以让你听上去显得高兴或悲伤、愤怒或冷静、紧张或放松。

    你的情绪要能感染到你的听众,让他们与你同喜同悲,使你的演讲充满激情。

24. 语速

    语速也是必须掌握的演讲技巧之一。

    演讲时要把握住语速的控制,不能平铺直叙,应该抑扬顿挫、有快有慢。比如: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开始时用的是每分钟92个字的正常语速,而在结束时,为了表示强调和激情,他的语速提高到了每分钟145字。

    在使用语速技巧时,需要注意:改变语速的部分一定是要强调的重要内容或要表达情绪的部分。

25. 停顿

    马克•吐温说:“没有任何一个字眼比把握得当的停顿效果更好。”

    在演讲中,停顿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它可以表示一个单元的结束,让听众有喘息的时间;也可以为强调某些内容而停顿,引起听众的注意。

    那么,停顿多长时间合适呢?

    马克•吐温提醒我们:“对一个听众来说,停顿应该短一些,对另一个听众,停顿的时间也许应该长一些。”也就是说,停顿的时间应该因人而异。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培养敏锐的时机感,这既是常识问题,也是经验问题。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握得很好,但你应该坚持练习。

26. 体态语言

    在《演讲基础》课程中,我们曾经详细介绍过眼神、表情、手势、站姿、移动等体态语言的运用。现在请你点击对应的按钮来复习一下。

27. 总结式结尾

    结尾技巧与开场、演讲中的技巧同样重要。一场成功的演讲必须内容丰富,而结尾则可以强化它的效果。一个糟糕的结尾会破坏掉整场演讲。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演讲结尾的技巧。

    首先来看总结式结尾。总结式结尾就是在演讲结尾时,用简短的话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听众的印象。

    例如:“最后,我把今天讲的内容归纳为三点,第一……”。

28. 格言式结尾

    格言式结尾,可以把演讲的主题思想或最后结论浓缩在一两句话中,从而使听众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例如,一位著名的运动员在演讲结束时说:“我深知,我将来可能败得更惨,但我不怕,因为怕失败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29. 赞颂式结尾

    人们一般都喜欢听赞颂的话,因此用赞颂的话结束演讲,可使气氛达到新的高潮,从而使演讲者和听众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和谐。

    例如,某厂长在新春茶话会上的演讲是这样结尾的:"最后,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借此机会向全厂职工拜个早年,祝大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岁岁平安!"

30. 呼吁式结尾

    呼吁式结尾,就是在演讲快结束时,运用极富鼓动性的言辞号召人们有所行动的演讲结尾形式。比如某些竞选性的演讲结尾以“请投我一票”来结尾便是最为典型的呼吁式。

    另外,呼吁行动时也要考虑到听众的感受。让我们来做个练习,体会一下。

    通过以上这些练习,相信你已经了解到使用呼吁式结尾的原则,就是:

    要求听众做明确的事;

    要求听众做力所能及的事;

    尽量使听众容易根据你的建议去采取行动。

31. 在高潮中结尾

    使演讲达到高潮也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结束演讲的方法。

    这种结尾如同戏剧的高潮,会逐步向上发展,力量越来越大,最终达到顶峰。

    林肯在作关于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演讲最后说:

    当哥伦布首次发现这块新大陆,当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当摩西领导以色列人渡过红海,甚至亚当首次从造物主手中诞生时,尼亚加拉瀑布那时候就已经和现在一样,早已在此地咆哮怒吼。

    请注意,他的每个比喻都比前一个更强烈,他把他那个时代分别拿来和哥伦布、基督、摩西、亚当等时代作比较,因而获得了一种逐渐叠加的效果。而听众的情绪也随之高昂,迫切希望演讲者继续说下去,此时可以立即打住,让这一刻在听众心中留下最深的印象。

32. 小结

    我们一起来对演讲技巧的内容进行回顾。在这部分中,我们从演讲开头的技巧、演讲中的技巧、演讲结尾的技巧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一场自信且有吸引力的演讲。

    需要注意,有关演讲的技巧还有很多,但由于课程篇幅有限,因此我们只向你介绍这些主要的技巧。

    所有这些技巧的掌握,都需要你勤加练习。要主动寻找演讲机会以积累经验,对每次演讲做出总结、寻找差距,培养大声阅读口语性文章的能力。

    当你的演讲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时,就要着重培养你的演讲个性特征。有时候演讲者的个人魅力比演讲内容更能吸引听众的兴趣。

33. 课程总结

    现在,想必大家已经认识到,一场演讲的关键,应是以听众为中心。

    演讲前的精心准备、克服怯场、演讲技巧的运用都是以获得听众的好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跟听众产生共鸣为目的的。

    以听众为中心,就需要演讲者带着诚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只要你牢牢记住这一点,并善用各种演讲技巧,多加练习,就一定可以征服你的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