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作者: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现在有些单位一天一小会三天一大会。其实别说各单位各部门的会议了,就是国家级的大型会议就有好几个。在大陆需要召集全国各地代表进京开会的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这三个大会分别是人大、政协和党的会议:人大会和政协会每年举行,而党代会每五年举行一次。每当举行这些会议时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都会齐聚北京。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当然现在交通很方便了。代表们可以坐飞机、坐高铁去北京开会。那么古人是否需要去京城开会呢?他们要怎么去京城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就是绝大多数古人是不需要进京开会的。如今除了几个主要的国家官方会议之外一些大型集团公司也可能会叫外地分公司的员工去总部开会。可古代并没那么多业务遍及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型集团企业。到了明清时期像晋商、徽商等群体中开始出现一些业务遍及多个省份的字号。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可就是这种产业遍及多个省份的商号一般也是从总部派人去各地视察。就算真要让手下人汇报工作也很少会选择首都作为开会地点。在古代需要进京开会的其实只有一种人就是朝廷官员。事实上即使是朝廷官员也并非人人都需要进京开会。古代的官员分为京官和地方官。我们在一些影视剧里可以看到皇帝会召集京城的文武百官上朝开会。其实并不是所有京官都需要上朝的,而且朝会也不见得每天都有。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像唐朝就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需要上朝。换句话说五品以下的京官就不需要上朝,不过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是例外。这两天京城所有官员如无特殊情况原则上都要参会。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会与小会之分:例行的早朝相当于专门召集各部门主管召开的小会,而初一、十五这两天举行的是要求基层工作人员也参与的扩大会议。到了明清以后一般要四品以上官员才能上朝与皇帝直接对话。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朝会并不是每天都举行。古代也分工作日和休息日。汉代官员每月可以休息四天。这四天的休息日是不用上朝的。唐代官员每月只能休息两天。明清以后就没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了。这时多久上朝一次全凭皇帝的心情:像雍正这种勤政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而像明朝的嘉靖、万历两位皇帝就长期不上朝。当然这里所说需要上朝的官员都是指的京官,而地方官一般都是不用上朝的。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毕竟中国幅员辽阔。一些边远地区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要进京一次得花很长的时间。如果让地方官也像京官一样每天或每隔几天就上一次朝,那么地方官所有时间精力都花在从驻地到京城的往返路途上还不够。这样又哪还有工夫处理地方政务呢?因此地方官是不用上朝的。那么朝廷怎么考核地方官的政绩呢?通常是让他们每隔一年或每隔几年进京向皇帝述职。这相当于皇帝单独召见他们开一次小会。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在明代以前官员进京述职尚未成为定制。那时官员进京多久进京述职一次全凭皇帝的心情,所以有的地方官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进京述职。明太祖朱元璋把官员进京述职的制度规范化了。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下令天下诸司官每年进京述职一次,洪武十八年改为每三年进京述职一次。从此地方官每三年进京述职一次就成为了定制。所谓述职其实就是进京向皇帝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再远的地方即使是步行走不了三年吧?当然官员进京述职是不会步行的。在古代官员出行是要讲究排场的。如果一个官员徒步去京城述职丢的不是他自己的脸面,而是会被认为有失朝廷的体面。因此官员出于面子就不可能徒步去京城述职。除了面子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从驻地到京城千里万里的路途不知会遇上什么。官员自己一个人长途跋涉这么远实在有些不安全。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因此官员进京述职一般都会带上保镖、仆役等一帮随行人员。这既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也是出于面子的考虑。随行人员可以步行,但官老爷是绝不能步行的。如果是会骑马的武官可能会选择骑马进京;如果是不会骑马的文官通常会选择坐马车或坐轿子。马车和轿子这两种代步工具比起来各有优劣:马车的优势在于速度更快捷,轿子的优势在于相对更为平稳。古代的路可不像现在的柏油马路一样平整。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坐马车出行在古代是相当颠簸的。因此一般赶时间的人才会选择坐马车出行。坐轿子就要平稳得多,而且比马车更能彰显官员的尊贵。不过古代对不同等级的官员出行该坐什么样的轿子是有明确规定。一旦坐了逾越自己等级的轿子轻则会被上级训斥、重则是要判刑的。当然无论骑马、坐马车、坐轿子都是陆地上的交通,而在有些地段可能就需要走水路了。这时就需要坐船了。像《红楼梦》里就提到林黛玉通过水路坐船从姑苏到了金陵。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其实古代官员们进京述职除了选择陆路交通之外有时路过一些大江大河也会坐船。其实就不要说古代了,就连七八十年代一些边远地区的干部要去北京可能都有骑马、坐船的经历。七八十年代飞机、火车、汽车都有了,但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大多设在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像一些小县城或农村地区要去一次大城市是坐不到火车、汽车的。运气好点可以坐农民的手扶拖拉机或骑马、骑自行车,运气不好的话就只能走着去了。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那时候一些来自边远县城乡村的代表要去北京开会通常都是坐手扶拖拉机或骑马或骑自行车到城里的火车站再转到北京去。那么古代就只能全程骑马、坐轿了。当然骑马坐轿去京城没十天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是别想到的。那么官员及随行人员的吃喝拉撒睡怎么解决呢?这就与提到大陆自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的驿递系统。中国古代的驿站最早是用来传递军事情报的,后来也开始接待出公差的官员。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周礼》中就有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侯馆,侯馆有积”。这里的侯馆便是后世的驿馆。到了秦汉时期以长安为中心的驿递系统开始通往全国各地。当时的驿路之上每十里设置一亭由亭长管理。到了唐代全国有水马驿站1639所,平均每三十里路程便设置一驿。明朝建立以后在前代的基础上分别设置了驿站、递运所、急递铺三种驿递机构。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递运所主运送军事物资;急递铺负责转呈公文;驿站主要递送使客。换句话说明代驿站的主要职能就是接待官员的公务出行。官员进京述职路上可以在沿途的驿站解决食宿问题。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出现了以北京和南京为中心的两大交通枢纽。此后全国各地驿路、水路交汇都会通向大的干线到达两京,再加上各省的支线构成了密密麻麻的交通线路。这就可以有效保证官吏使者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