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作者:鴻鹄高飛一舉萬裡

現在有些機關一天一小會三天一大會。其實别說各機關各部門的會議了,就是國家級的大型會議就有好幾個。在大陸需要召集全國各地代表進京開會的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這三個大會分别是人大、政協和黨的會議:人大會和政協會每年舉行,而黨代會每五年舉行一次。每當舉行這些會議時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代表都會齊聚北京。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當然現在交通很友善了。代表們可以坐飛機、坐高鐵去北京開會。那麼古人是否需要去京城開會呢?他們要怎麼去京城呢?首先需要明确一點就是絕大多數古人是不需要進京開會的。如今除了幾個主要的國家官方會議之外一些大型集團公司也可能會叫外地分公司的員工去總部開會。可古代并沒那麼多業務遍及全國乃至全球的大型集團企業。到了明清時期像晉商、徽商等群體中開始出現一些業務遍及多個省份的字号。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可就是這種産業遍及多個省份的商号一般也是從總部派人去各地視察。就算真要讓手下人彙報工作也很少會選擇首都作為開會地點。在古代需要進京開會的其實隻有一種人就是朝廷官員。事實上即使是朝廷官員也并非人人都需要進京開會。古代的官員分為京官和地方官。我們在一些影視劇裡可以看到皇帝會召集京城的文武百官上朝開會。其實并不是所有京官都需要上朝的,而且朝會也不見得每天都有。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像唐朝就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需要上朝。換句話說五品以下的京官就不需要上朝,不過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是例外。這兩天京城所有官員如無特殊情況原則上都要參會。這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大會與小會之分:例行的早朝相當于專門召集各部門主管召開的小會,而初一、十五這兩天舉行的是要求基層從業人員也參與的擴大會議。到了明清以後一般要四品以上官員才能上朝與皇帝直接對話。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朝會并不是每天都舉行。古代也分工作日和休息日。漢代官員每月可以休息四天。這四天的休息日是不用上朝的。唐代官員每月隻能休息兩天。明清以後就沒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了。這時多久上朝一次全憑皇帝的心情:像雍正這種勤政的皇帝每天都要上朝,而像明朝的嘉靖、萬曆兩位皇帝就長期不上朝。當然這裡所說需要上朝的官員都是指的京官,而地方官一般都是不用上朝的。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畢竟中國幅員遼闊。一些邊遠地區在古代的交通條件下要進京一次得花很長的時間。如果讓地方官也像京官一樣每天或每隔幾天就上一次朝,那麼地方官所有時間精力都花在從駐地到京城的往返路途上還不夠。這樣又哪還有工夫處理地方政務呢?是以地方官是不用上朝的。那麼朝廷怎麼考核地方官的政績呢?通常是讓他們每隔一年或每隔幾年進京向皇帝述職。這相當于皇帝單獨召見他們開一次小會。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在明代以前官員進京述職尚未成為定制。那時官員進京多久進京述職一次全憑皇帝的心情,是以有的地方官可能一輩子都不需要進京述職。明太祖朱元璋把官員進京述職的制度規範化了。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下令天下諸司官每年進京述職一次,洪武十八年改為每三年進京述職一次。從此地方官每三年進京述職一次就成為了定制。所謂述職其實就是進京向皇帝彙報自己的工作情況。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再遠的地方即使是步行走不了三年吧?當然官員進京述職是不會步行的。在古代官員出行是要講究排場的。如果一個官員徒步去京城述職丢的不是他自己的臉面,而是會被認為有失朝廷的體面。是以官員出于面子就不可能徒步去京城述職。除了面子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出于安全的考慮。從駐地到京城千裡萬裡的路途不知會遇上什麼。官員自己一個人長途跋涉這麼遠實在有些不安全。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是以官員進京述職一般都會帶上保镖、仆役等一幫随行人員。這既是出于安全的考慮,也是出于面子的考慮。随行人員可以步行,但官老爺是絕不能步行的。如果是會騎馬的武官可能會選擇騎馬進京;如果是不會騎馬的文官通常會選擇坐馬車或坐轎子。馬車和轎子這兩種代步工具比起來各有優劣:馬車的優勢在于速度更快捷,轎子的優勢在于相對更為平穩。古代的路可不像現在的柏油馬路一樣平整。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坐馬車出行在古代是相當颠簸的。是以一般趕時間的人才會選擇坐馬車出行。坐轎子就要平穩得多,而且比馬車更能彰顯官員的尊貴。不過古代對不同等級的官員出行該坐什麼樣的轎子是有明确規定。一旦坐了逾越自己等級的轎子輕則會被上級訓斥、重則是要判刑的。當然無論騎馬、坐馬車、坐轎子都是陸地上的交通,而在有些地段可能就需要走水路了。這時就需要坐船了。像《紅樓夢》裡就提到林黛玉通過水路坐船從姑蘇到了金陵。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其實古代官員們進京述職除了選擇陸路交通之外有時路過一些大江大河也會坐船。其實就不要說古代了,就連七八十年代一些邊遠地區的幹部要去北京可能都有騎馬、坐船的經曆。七八十年代飛機、火車、汽車都有了,但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大多設在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像一些小縣城或農村地區要去一次大城市是坐不到火車、汽車的。運氣好點可以坐農民的手扶拖拉機或騎馬、騎自行車,運氣不好的話就隻能走着去了。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那時候一些來自邊遠縣城鄉村的代表要去北京開會通常都是坐手扶拖拉機或騎馬或騎自行車到城裡的火車站再轉到北京去。那麼古代就隻能全程騎馬、坐轎了。當然騎馬坐轎去京城沒十天半個月以上的時間是别想到的。那麼官員及随行人員的吃喝拉撒睡怎麼解決呢?這就與提到大陸自商周時期就已出現的驿遞系統。中國古代的驿站最早是用來傳遞軍事情報的,後來也開始接待出公差的官員。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周禮》中就有記載:“凡國野之道十裡有廬,廬有飲食;三十裡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裡有市,市有侯館,侯館有積”。這裡的侯館便是後世的驿館。到了秦漢時期以長安為中心的驿遞系統開始通往全國各地。當時的驿路之上每十裡設定一亭由亭長管理。到了唐代全國有水馬驿站1639所,平均每三十裡路程便設定一驿。明朝建立以後在前代的基礎上分别設定了驿站、遞運所、急遞鋪三種驿遞機構。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遞運所主運送軍事物資;急遞鋪負責轉呈公文;驿站主要遞送使客。換句話說明代驿站的主要職能就是接待官員的公務出行。官員進京述職路上可以在沿途的驿站解決食宿問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出現了以北京和南京為中心的兩大交通樞紐。此後全國各地驿路、水路交彙都會通向大的幹線到達兩京,再加上各省的支線構成了密密麻麻的交通線路。這就可以有效保證官吏使者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