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作者:枕籍史社

公元316年,前赵举兵攻破西晋位于关中的都城,年仅十六岁的晋愍帝司马邺被俘,宣告西晋正式灭亡。

然而司马邺的叔叔司马睿在前赵举兵入侵之前就已经提前率领一批大臣逃到了江南,司马邺投降被俘不久后司马睿在晋朝旧臣的拥护下,于建康登基称帝,国号仍然是晋,只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这两个阶段的王朝,而以建都位置区分为西晋和东晋。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其实从时间线来说,司马睿早就在公元311年就建立了建康政权,只不过当时西晋还处于苟延残喘的时期,没有正式灭亡。所以于情于理,司马睿没有马上称帝,他也知道只有等到北方政权彻底被灭亡了,自己的称帝行为才属义举,才能得到众朝臣的支持。

历史上的东晋政权大多数时期维持着不扩张、不斗争的统治策略,偏安一隅,疆域基本只是维持在淮河、长江流域以南地带。在此期间,大陆北方一直是由前赵、前秦这些外族统治者控制。

由此可以看出东晋王朝虽然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被写进大陆历史,看起来却是没有统一全国的实力和行动的,但实际上东晋却是大陆历史上最爱收复失地的朝代,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南渡争权

公元307年,西晋皇族内部的政权争夺战后,也就是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幕僚王导的建议下出镇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王导作为当时家族势力地位牢固的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这一建议对于后期司马睿建立自己的政权至关重要。

当时中原地带战乱仍频,长江流域以南地带相对安定,但自西晋灭吴后,南方氏族多为孙吴旧部,而没有晋朝大臣的根系,因此在南方发展政权势必是比较困难的。然而王导早已洞察天下大乱的趋势,他心中已经替司马睿勾画出了一幅恢宏的统治蓝图。

当时南渡的宗室亲王并不只有司马睿,而司马睿能在这场南方政权争夺战中取得胜利,背后的琅琊王氏就是主导力量。要以北方氏族为核心在江东地带建立政权,首先要做的就是拉拢江东本地士族豪强。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王导在司马睿南渡后就建议他与当地士族领袖顾荣、贺循打好关系以拉拢他们背后的庞大势力。司马睿广泛采纳王导的建议,对江东士族以礼相待,赢得人才支持的同时为自己建立政权打下了民心基础。

司马睿称帝时机也是他能成功的原因,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于乱世依旧恪守纲常礼法,这在动乱的时代是最受名士所敬仰的。等到司马邺被俘,西晋正式灭亡,司马睿登基称帝,除了是代表正统帝位的宣誓之外,更有中兴晋室收复失地的意味在里面。

当然这是司马邺投降之前对司马睿下的诏书的内容,即允许他称帝的同时希望他登基之后去完成的,至于司马睿有没有收复失地的决心,这是后话了。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东晋王朝建立后,最初几年经历了相对平稳的阶段,但其内部一直都是有隐形矛盾的,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原迁居贵族和江南本土士族之间的矛盾,因为地域、文化价值的差异以及核心利益的不一致,这两个群体之间始终无法和平共处,哪怕是王导在这中间奔走游说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初的阶段也有不满东晋统治的一些江南士族起兵反抗,但因为政权刚刚建立,很多问题还没有暴露,还具有一定的统治实力,所以那些反抗都是被镇压下去了。但这对日后东晋王朝的覆灭其实已经埋下了隐患。

中后期的东晋统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内乱,从元帝末年的王导之弟叛乱、桓温之乱、司马道子暴政、桓玄分郡一直到晋末孙恩东方起事、桓玄称帝、刘裕废帝自立。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东晋的统治在前期还有王导等一众朝臣的抵抗而尚有余力,而随着王谢家族的衰落,等到唯一有实力对抗叛乱的刘裕也自立为王,东晋的统治也就宣告走向末路。

由此可以看出,东晋王朝的建立就已经埋下了不同朝臣之间的利益矛盾隐患,所以在统治期间需要一直处理不断崛起的异族反叛势力,自己的政权都不稳固,自然也就没有精力和能力再去向外对抗其他政权以扩展疆域了。

然而历史上说的东晋作为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而没有作为其实是不严谨的说法,东晋统治时期其实是进行过多次北伐的,甚至可以说东晋是最爱收复失地的一个王朝,胜过大陆历史上的任何朝代。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虽然也是因为东晋所处的历史时期全国疆域分裂严重,但东晋收复失地的决心还是不容忽略的。

东晋的北伐主要是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导的斗争,期间也诞生过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战役,取的一些胜利成果的同时收复了一些失地。

祖逖北伐

早期的北伐尝试是晋代名将祖逖倡导的北伐,没错这个祖逖就是我们学过的闻鸡起舞的主人公祖逖。祖逖也是南渡人士,跟随司马睿到建康,等到司马睿建立政权后,组织了一批勇士向他进言北伐。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司马睿政权新立,只想苟安于一隅,但因为北伐收复失地是幼帝晋愍帝给自己下的遗诏,再加上祖逖信心满满,自己当然不能阻挠北伐,这样只会伤了朝中旧臣的心,一旦失去民心,政权也就难以为继了。

所以司马睿表面上支持祖逖北伐,但实际给予他的支持很少,摆明了不想因为北伐损伤政权元气。祖逖也不计较,北伐的决心不减反增,史书上对祖逖北伐决心有明文记载:“逖将其部曲白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祖逖北伐的决心与司马睿偏安一隅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祖逖的确说到做到,渡江之后自造兵器,以宗室正统的名义招兵买马,治军以严,几个胜仗之后收复了许多晋室失地,祖逖的威名也传遍大江南北。

祖逖领兵北伐,直接将东晋的北方疆域扩展到黄河流域以南,北方异族“不敢窥兵河南”。祖逖北伐不断深入,本应该乘胜追击,不料朝廷却重新派人领兵作战,北伐计划也被搁浅。祖逖撤出北伐一线,回到都城后又听闻宗室内部正在酝酿政变,顿时忧愤成疾。

祖逖一生心怀大志,想要在动乱时代为国做出一番贡献,奈何身处只为谋求个人利益的政权争夺时代,为国献身的伟大抱负无处施展,这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祖逖死后,北方政权自然也就无所畏惧,重新突破黄河防线,占领河南和淮河流域大部分领域,南北朝对峙局面再一次出现。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后期庾氏家族也领兵北伐,但没有取得祖逖那样的成绩。一方面是个人作战才能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是东晋政权的日益衰退,经过两次内战,东晋政权实力大损,已经无法负担北伐的人力与财力。

此时的晋王朝内战频发,政权与政权之间的间隔时间短,对立严重,导致很多颁布的政策连贯性无法得到保证,往往朝令夕改。

北伐就是这样,北伐要耗费巨大财力物力,每一个半路夺取政权的帝王都不希望北伐,只想让自己的统治稳固下来,就这样,北伐再次被搁浅。再加上后赵政权对东晋王朝的连年进攻,东晋疆土不增反减。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桓温北伐

也就是等到桓温的出场,让北伐重新燃起希望。前面提到庾氏家族也进行了北伐战争,但没有取得实际成绩,但更为可贵的是他们提拔了桓温,他们做的一系列北伐准备也为桓温北伐奠定了基础。

桓温一共进行了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领兵四万直讨前秦政权,于蓝田大败秦军,后来因为粮草不足被迫撤退,损失了一部分兵力。两年后桓温领兵进行第二次北伐,这一次取得了北伐胜利的新篇章,与羌族首领大战于伊水之北,最终攻破敌军,成功收复洛阳。

等到入主洛阳,桓温多次请命迁都洛阳,恢复中原统治,然而东晋统治者一心只求苟安东南,不愿北上冒险,不得已,桓温只得退兵,中原地区再次被前燕政权占领。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此后十余年桓温再未北伐,等到他终于位极人臣,尽揽东晋大权之后,于公元369年发动了第三次北伐战争。这次桓温是下定决心一鼓作气收复失地,因为他也知道往后可能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然而或许是天命使然,注定桓温三次北伐都将无功而返,桓温犯了战略性的错误,被敌人暗算了粮道,所以不得不再次撤退,后来又遭遇敌军埋伏 ,五万北伐大军最后只剩千人回返,可谓损失严重。

此役以后,东晋,或者说桓温元气大伤,再无能力北伐,他在朝臣之中的威望也一落千丈。不得已后期他只能寻求废帝自立的路径,然而被谢安等一众大臣阻挠未能得逞,最后郁郁而终。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桓温之后,东晋也又发起了几次北伐战争,有成功有失败的,就像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谢安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但类似的是,每每北伐快要进行到关键时期,领兵北伐的大将都会被朝廷召回,导致数次北伐都无疾而终。

要么是因为统治者害怕北伐触及北方政权核心利益,导致灭国风险,要么是怕北伐将领功劳过大,以至于失去对他们的控制。

总而言之,北伐最大的阻碍往往并不是外界,而是内部封建保守的统治阶层,东晋不缺能领兵作战的将才,祖逖、桓温、谢玄这些将才都证明过自己的北伐能力,缺的是一个能够强力支持北伐的统治阶层,缺的是一个能够以收复失地、一统中原为追求目标的帝王。

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而很遗憾,动乱的东晋不具备这一因素,所以东晋的北伐只能以失败告终,甚至给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一个“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印象。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关于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说对了一半,同时它也是一个致力于北伐收复失地的朝廷,只不过由于内部政治因素过于复杂,导致多次北伐皆未能取得成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