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作者:君安观察

文丨[美] 沃恩·斯科莱布诺

中世纪时期,人鱼的定义反映了西方人对宗教、性和力量的理解。基督教会抢先一步,利用这种异教(即非基督教的)生物诋毁女性,从而吸引更多信徒。

有趣的是,教会的一切努力都有了回报。中世纪时期,越来越多的信徒将教会领袖的言论奉为信条,学习了教会辛苦搜寻的人鱼图鉴后,更加笃定人鱼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将女性肉体视为危险之物。除了培养人们对这些神秘混血生物的信仰之外,教会的这一做法也为美人鱼及雄性人鱼的现代理论奠定了基础。基督教会改编美人鱼和特里同的故事,不仅是为了证明其包容性从而提高宗教地位,还是为了利用神话的奇幻色彩维护基督教信仰。与在圣殿中朝拜的普罗大众相同,早期基督教会所呈现的人鱼形象,也是具备混血性、矛盾对抗与权力斗争的物种。

但是,早期基督教会一开始是从哪里得知人鱼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因为美人鱼和特里同的起源可谓是迷雾重重。唯一确定的是,人类对人鱼的认识始于雄性人鱼,并且与我们对知识与力量的不断探寻有关。大约公元前5000年,阿卡迪亚人开始信奉拥有男性上身、拖着鱼尾的水神恩基。随后,巴比伦人以恩基作为原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水神俄安内,代表光明、智慧和文明。公元4世纪时,一位学者将俄安内描述为“被赋予理性的动物”,认为他给了男人“创造文学和科学的智慧,鉴赏艺术的能力,教会了男人举止得体,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如此一来,恩基与俄安内承载着人类对大海的无尽幻想,以及对人类进步的追求。

人类的热情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减弱,腓力斯丁人创造了大衮,他是《圣经·旧约》中的鱼尾神,最终屈服于希伯来人的耶和华。历史学家亨利·李认为,许多早期的基督信徒将诺亚视为“第二个人类之父,因其生活在大洪荒时代,他将保留下来的艺术与和科学传授给人类”。诺亚的形象通常是人类男性的上半身配上一条鱼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以恩基与俄安内为原型的再创造。希腊、伊特鲁里亚和罗马的水神也是如此,如波塞冬和涅普顿。从一开始,西方人就将雄性人鱼视作掌管知识、文明和宗教的神灵。

那么美人鱼呢?毕竟,现代人通常认为美人鱼才是人鱼的代表。但我们的祖先并不这么认为,而是将美人鱼作为特里同的附属。例如,俄安内娶了海神阿塔伽提斯后,后者并不享有与丈夫同等的权力。雄性人鱼的祖先都是象征着知识和进步的神灵,而美人鱼却是由可怖的怪物进化而来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希腊神话中的怪物斯库拉和荷马(Homer)的《奥德赛》(8世纪)中的塞壬,这些怪物对研究美人鱼起源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这些水生怪物均面容可怖,时不时会引诱人类男性,将其拖入死亡地狱。重要的是,她们与现代意义上半人半鱼身的美人鱼毫无相似之处。荷马书中的斯库拉“长相无比骇人,12只脚无一完整,6只脖子巨长无比,每只上面都顶着一颗可怕的头颅,三排牙齿参差不齐,浑身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这种形象跟少女毫无干系。

荷马对塞壬的外貌倒是着墨不多,但极力描写她们威胁奥德修斯和水手们的情景,她们主宰着死亡与毁灭。值得注意的是,塞壬吟唱的歌曲并不含有性暗示,而是充满着智慧。恩基身上散发的进步光芒就这样被荷马写成了死亡的暗示。公元前3世纪,阿波洛尼乌斯·罗迪斯将塞壬具象化,将其描述为“一半为少女,一半为鸟身”的形象。至此,美人鱼的形象仍然不是半人半鱼,而是长满了爪子和翅膀。

看到这些古老的海怪,人们会产生疑惑,早期的基督教会到底为什么要将如此骇人的怪物请进圣殿,他们如何与基督教的救赎精神相融合,为什么一个推崇进步与文明的宗教要与如此野蛮的异教神兽牵扯不清?答案就在这些怪物的混血特质中。前人为各种目的改编并传播人鱼故事,早期基督教会就是利用这些混血神兽来彰显自己包容万物的精神,使更多的人了解基督教。这一举措永远地改变了西方人与人鱼的关系,在古老神话中的那片漆黑海域,美人鱼和特里同在水面上影影绰绰,如今他们却成为性、宗教和力量的象征。

同前人一样,早期基督教对人鱼的定义抽象又模糊。从公元2世纪至公元5世纪,罗马基督教徒试图从鱼身上寻找宗教信仰——至今,到罗马地下墓穴的游客仍能在一排排隧道中看到散布其中的鱼类壁画(图1)。除此之外,教会的信仰体系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和大海的联系。从幸免于大洪荒的诺亚(据回忆,他的外貌类似雄性人鱼)到被大鱼(鲸)吞食的约拿,依照《圣经》可以看出,人类与水的联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实际上,最早的约拿形象是公元3世纪的一幅罗马石刻壁画,图中约拿被鱼怪吞了半个身子(图2)。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中世纪基督教会同人鱼的联系,但这些怪物必然影响了基督教徒对人鱼的深入探索。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 罗马陪葬匾上刻着基督教标志(包括鱼),圣卡里斯托地下墓穴,罗马,约公元200-400年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2 《吐出约拿》,大理石,约公元280-290年

就算没有人类与海洋的这层关系,早期基督教还是会兴致勃勃地推崇异教神兽。这种做法受到了务实主义的影响,这些异教徒长久以来都在参拜其他神灵,如果想赢得他们的信任,就必须显示出自己对那些古老信仰的了解(最终的目的是抑制非基督教的行为)。因此,中世纪的教堂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绿人”雕像。他们长着一张男人的脸,有时脸上挂满树叶,有时树叶从嘴里或其他地方喷涌而出,这种形象或许象征着古老传统中的再生和富足(图3)。教会显然非常喜欢这个主题,总将其安插在与《圣经》有关的演讲中,最后希望它们与这些神圣的地方融为一体。虽然它们的形象骇人,显得有些荒诞不经,但这些“绿人”架起了中世纪教会与欧洲过往岁月的桥梁,促使信徒思考自己的未来。如今,到中世纪教堂朝拜的信徒和游客仍然会盯着这些奇怪的石刻,它们的奇形怪状是刻意为之,为的就是留住人们的脚步。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3 座位托板中的绿人雕塑,圣博尔托夫教堂,林肯郡,波士顿,大约14世纪

“绿人”雕像充满雄性气息,由此可以感受到中世纪基督教会推崇男性力量,贬低女性力量。历史学家罗斯玛丽·雷德福·卢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认为,教会在中世纪早期就开始强调基督教中的父子关系,天堂中上帝与耶稣的关系是居首位的,教徒认为受洗礼而成为上帝儿子的基督教徒应该领导基督教。因此,这种“神学内部的父子关系重新定义了神与人的关系”,使得男性在基督教中占据主要地位,从上帝与基督的关系中得出牧师与信徒的关系。从早期基督教时代到中世纪时期,耶稣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圣经》中并没有透露出耶稣的外貌,最早的希腊和罗马的教会,将异教之神阿波罗的形象作为耶稣的模板,将他定义为一个留着卷曲短发的快乐男孩(类似现代贵族),经常挥舞权杖施展法术。有趣的是,异教神通常是雌雄同体的,所以很多早期的耶稣画像都是较为中性的,女性的臀部配上绝美的容颜,再添一点点乳房(图4)。直到中世纪,耶稣才成为如今饱受煎熬的男性形象,当时基督教会为曾推崇女性形象而深深懊悔,正想方设法压制阴柔之气。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4 阿里乌斯洗礼堂屋顶的镶嵌壁画,拉文纳,意大利,公元400-500年

为了追求男性主义,教会开始篡改各种古老的传说。荷马的《奥德赛》就是个好例子,尤其是其中奥德修斯(罗马神话中的尤利西斯)奋力抵抗塞壬身上危险的女性气息。正如历史学家杰奎琳·莱克勒克·马克思(Jacqueline Leclerq-Marx)所说,在宗教神话中,唯有邪恶才能凸显美德。因此,美德之子尤利西斯与邪恶的化身塞壬既相互对立又缺一不可。基督教徒还着重描写了尤利西斯驾驶的那艘船的桅杆,当他面对这些丑陋可怖的雌性水怪时,将自己绑在桅杆上,就像基督教的十字架那样。如果想要这些传说经久不衰,就要将女人放在男人的对立面(图5)。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5 “塞壬攻击时,奥德修斯将自己绑在桅杆上”,细节取自希腊“塞壬花瓶”,约公元前480-前470年

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在将男性放置于道德高地的同时,还在想方设法贬低女性。卢瑟发现中世纪基督教对女性的描述显示出“深刻的矛盾心理”,女性代表与邪恶相关的肉欲与软弱,她们应该因此屈服在阳刚的男子气概之下,这甚至在僧人与主教的男性关系中也造成了影响。卢瑟还调查了耶稣的母亲——玛丽的形象变化,即教会如何使玛丽在与上帝和耶稣之间的关系中变得越来越被动和顺从的。除了卢瑟透彻的分析,早期的作家们也有类似的这种想法。《便西拉智训》中写道,连女人的善也比不上男人的恶。女人,对于早期基督教会来说,就是肉欲和软弱的象征,她们是男人堕落的源头。但是玛丽——耶稣的母亲,这位具备世上所有高尚品格的女人显然不符合教会想要的形象。他们需要一位女性,一位周身散发着危险气息,举手投足间充满性诱惑的女人,来反衬男人的正直品质。美人鱼由此诞生。

虽然早已有用塞壬衬托尤利西斯的例子,但直到中世纪时期才创造出了美人鱼形象,基督教徒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斯库拉和塞壬的基础上,加入了其他元素,创造出一个融合死亡、力量与性的新形象:裸体的(混种)女人。中世纪的斯库拉和塞壬不再是顶着“骇人头颅”的鸟身水怪了,但她们仍袒胸露乳,留着飘逸的长发,身后分叉的鱼尾缓缓摆动,脸上挂着不明所以的微笑。虽然裸体形象在中世纪早期已不稀奇,如《圣经》中敞胸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表现形式才普遍流行,为教会所接受。中世纪的美人鱼令人震惊,这也恰恰是很多画图者所期待的。如“绿人”一样,基督教所推崇的异教形象几乎充满了中世纪的教堂,还有什么比在圣殿中展示这些露骨画像更让人心痒难耐的呢?

中世纪盛期(800-1300年),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具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我们能确定基督教于公元5-6世纪就深深扎根于爱尔兰(基督教大概率传自高卢和罗马,爱奥那岛的爱尔兰传教士随后将基督教带到英国)。传教士圣帕特里克传教于爱尔兰,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基督教在英国其他地区以及欧洲北部和地中海地区都大受欢迎。基督教如此大放异彩离不开人鱼的形象与传说,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巧合。随着教会领袖在西方世界获得更多权力,传播宗教与文化需要更明确的使命。牧师和传教士自诩为社会和政治领袖,那么教会就需要为众生指出一条明路,为教徒的未来点燃一盏明灯。阳刚与阴柔、奇幻和危险等是基督文化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而人鱼这种人类古老的异教文化中的神秘生物,恰好是这些特质的完美载体。

大约公元800年,基督教的插画家、艺术家和雕刻家费尽心思将凯尔特和德国水神的特点融入美人鱼的形象,尽管荷马已经在《奥德赛》中指出,塞壬是类似于鸟类的怪物。后来,艺术家逐渐脱离人鱼的原型,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遮遮掩掩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美艳动人、足以让观众心痒难耐的妙龄女子,对于中世纪的观众来说,她仍保持神秘,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中世纪的雕塑家更是大展身手,一个个三维立体的性感美人鱼雕像相继问世(偶尔身旁伴着一条更羞涩的雄性人鱼),装饰着教堂的屋顶、托臂、浮雕、横木和圆柱。英国教堂中至少刻着55条美人鱼,12世纪的埃克塞特大教堂甚至有独立的石刻人鱼。从法国到英国再到意大利,中世纪教堂的雕刻师一直通过人鱼来表达自己不那么高雅的想法,并且神气十足。他们有时还会将“绿人”的叶子与人鱼结合起来,在美人鱼身后飘逸的鱼尾刻上郁郁葱葱的树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绿人”与美人鱼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人鱼雕像已经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传教的重要方面,她们或倚在枕梁上向下凝视,或藏于托板下,使跪拜的朝圣者大吃一惊。

雕塑家们企图用美人鱼石刻向观众传达一系列信息。13世纪,法国大主教礼拜仪式学家杜兰度(Durandus)曾说:“一般教堂中的画像和装饰会向异教徒展示,我们教堂中的画像却表达出令人费解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虽然中世纪的教徒希望通过美人鱼传达出一些需要慢慢领悟的信条,但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贬低女性。因此,美人鱼总是危险又多情的尤物,飘逸的黑发与裸露的白皙皮肤相互映衬,手拿铜镜玉梳,身后拖着分叉的鱼尾。在英国南部的圣保罗教堂、埃克塞特大教堂、圣玛丽大教堂和阿德伯里有两种典型的美人鱼雕像。其中一座是现代意义上的美人鱼形象:飘逸的长发、圆润的胸部和赤裸的上半身(图6)。她在中世纪观众面前一跃而出,妖艳的面容蛊惑着他们,左手携着的鱼使人们不敢忘记她摄人心魄的能力(最早的基督教将鱼视为希望与救赎的化身,许多学者疑心它是否也代表着灵魂与贞洁)。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6 埃克塞特大教堂屋顶的美人鱼,约14世纪初

第二座三维立体式雕像要更大胆一些,周身散发着肉欲和危险的气息(图7)。埃克塞特大教堂中的美人鱼雕像微微后仰,好似诱惑着观众前来仔细观摩,而阿德伯里的美人鱼则将脸和裸露的胸部向前倾斜,坦然地展示给观众。此类美人鱼雕像也有着一头长发,不过或许因为姿势倾斜,头发向后飘去。更令人瞩目的是,这座美人鱼雕像展开尾鳍露出自己的外阴部,显示自己作为女性最原始的力量与危险。在此基础上还有表现得更加露骨的美人鱼石刻。瑞士圣帝博的中世纪教堂中,连长椅上也刻着美人鱼,这些美人鱼也同样张开自己的尾鳍,期待其他鱼类与她们进行交合。现代人看到如此情景或许不以为然(鱼和美人鱼交配有什么稀奇?),中世纪的观众则可能会驻足沉思:代表基督教会信仰的鱼竟然进入了代表女人性与欲的美人鱼的身体。这是对女性最极端的污蔑:她们玷污了基督教的代表物。至少可以说,这些画像使观众大为震惊。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7 圣玛丽教堂雕带中的一条美人鱼,阿德伯里,约公元1300-1500年

西欧基督教教堂中留存着数以百计的美人鱼雕像,这只是其中三座。她们代表了最普遍的人鱼形象,但只展现出了冰山一角。很多时候,雕刻家会将美人鱼刻在雄性人鱼身边。在这种情况下,美人鱼显得更加娇羞,好似被男性“驯服”。长久以来,美人鱼与异教思想关系密切,有时候她们的形象还会出现在凯尔特人和皮克特人的十字架上。坎贝尔敦十字架创于1380年,立于基尔坎文教堂门外,这个十字架不仅是凯尔特式的(代表早期基督教会大熔炉的特性),而且顶端刻着的是一条美人鱼(融合异教杂交性和基督教义的物种)(如图8)。这座石刻十字架高约3米(11英尺),上面还装饰着精致的凯尔特式的树叶状(近似“绿人”和尾巴被树叶代替的美人鱼雕像)。但是这座十字架并不是异教的。雕塑上面用拉丁文刻着建造者的名字,这位基督教牧师只希望用十字架来装饰教堂入口。现在该十字架被移至坎贝尔敦市中心,游客可以去那里欣赏十字架和美人鱼。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8 “美人鱼”,细节取自坎贝尔敦十字架,于14世纪用绿泥石片岩雕成,图片取自《苏格兰雕塑》,卷Ⅱ(1867)

基督教会将这条美人鱼作为所谓女性欲望、性与力量的危险象征,但他们还在这座教会雕像中挖掘出了更多含义。意识到朝拜者会将美人鱼与其致命的“塞壬歌”联系到一起后,教会领袖便利用这些石刻来警示信徒世俗音乐的危险以及这种旋律所带来的女性诱惑。学者伊娜·纳洛迪斯卡瓦(Inna Naroditskava)和琳达·菲利斯·奥斯汀(Linda Phyllis Austern)曾说:“在西方文化中,塞壬经常被视为危险与诱惑并存的雌性水怪,她的歌声将听者笼罩在巨大的虚无中,由此,空间与音乐艺术通常被视为女性主义的。”所以,埃克塞特大教堂中的美人鱼和特里同抬着一架鼓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林肯郡的圣博托尔夫教堂中还存着演奏双管乐器的美人鱼雕像。为了让世人认识到美人鱼之歌的危险,公元1600年,一位英国诗人警告男人不要“用女声歌唱或者模仿她们的步伐”,否则,他们会因为哼唱了“塞壬歌”而被当作女人。中世纪的雕刻家极力渲染美人鱼不可控制的歌喉,反对她们的混血特质,警示世人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守护好自己的肉体与灵魂。

雕刻家始终对美人鱼变幻无常的特性感到好奇,她们可以让观者的脑海中浮现出现世与未来的关联,赞叹上帝能够以如此奇幻、看似不可能的手法改变自然规律。美人鱼雕刻通常回归原始的神秘形象,布满树叶的鱼尾和夸张的女性身体。正是如此形象配上其怪物本质,使人类忧心忡忡。教会不仅希望用这些骇人形象训诫世人(尤其是在女性的危险、欲望和音乐等方面),他们还希望教徒可以时刻感叹上帝无尽的力量。当美人鱼的混血状态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展现在最神圣的殿堂时,信徒们被迫在其信仰及自身罪恶间产生了一种难以忍受的亲密联系。

中世纪时期,在教堂中装饰美人鱼石刻或许是最为盛行的,她们的形象多半是根据中世纪的文字塑造的,尤其是动物寓言和带插图的手稿中提供的描述。意识到中世纪的观众对奇幻的浓厚兴趣之后,作家和插画师开始大量制作手稿,帮助人们了解这些奇怪的物种:人鱼。通过人鱼的混血体质和神秘特性,作家和插画师们可以在他们身上深挖出人类的踪迹。为了回应杜兰度对教堂雕塑的推崇,13世纪的英国教徒托马斯·科伯姆(Thomas Cobham)曾说:“上帝创造出本质各异的不同物种,不仅是为了男性人类的延续,更是为了传授他们知识。因为整个世界充满了各种生物,就像一卷手稿,我们可以模仿想要的,逃离厌恶的。”

与雕塑家一样,中世纪的作家及动物寓言和手稿的插画师都渴望通过其作品,向大众传达一种信息和神迹,抑或是“教导”。公元77-79年,罗马自然学家老普林尼用拉丁语完成了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并没有跳出亚里士多德式的叙述方法——只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简单罗列,将其分类为奇谈、不解之谜和奇异事件。但普林尼的作品可谓是包罗万象,包含了航天学、植物学、冶金术和动物世界等。其中对人鱼的描述如下:

一位来自里斯本的大使向罗马皇帝提交庇留报告时说,有人在一处山洞中亲眼看见特里同浮于贝壳之上演唱歌曲,他的外貌也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关于海神涅瑞伊得斯的描述也与现实相差无几,除了他们属于人类的那部分,身体布满了鳞片。

后来,中世纪的学者在探索美人鱼和特里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老普林尼的话,知晓了所谓“为世人所熟知的”外貌就是半人半鱼。他们逐渐将“海神涅瑞伊得斯”(特里同的女性伴侣)的形象转变为现代人鱼。到目前为止的资料显示,中世纪教会并不需要样子模糊骇人的涅瑞伊得斯,而是需要性感的海中少女。

中世纪的动物寓言和带插图的手抄本中充斥着美人鱼画像,作者希望“通过这类引人入胜又具有娱乐性质的图示,向世人传播基督教信条”。在《博物学者》手抄本(写于公元3-5世纪,盛行于中世纪)中如此形容美人鱼:

少女一般,她拥有柔软的胸部和身体;

又非少女,肚脐之下的却是布满鳞片;

天籁之音,这位塞壬拥有无数种声音;

余音绕梁,冥冥之中却充满危险气息;

传闻之中,这位塞壬是如此丑陋奇异;

半人半鱼,什么东西正藏在这外貌里。

由此,我们脑海里可以清晰地浮现出现代人鱼的模样,但仅用文字来描绘还远远不够。

公元7世纪末至公元8世纪初,拉丁文动物寓言集《异兽录》问世,然而书中记录的美人鱼形象与斯库拉有一定区别。像《博物学者》这类书,着重描写人鱼的危险、欲望和性诱惑力,开篇就写道:“塞壬就是美人鱼,她们利用美貌和歌声诱惑水手,少女般的上半身与人类无异,藏在水中的下半身却是可怖的鱼尾。”美人鱼并不是毫无杀伤力的弱小海怪,她们将人类诱至怀中,然后将其拖入无尽的地狱。《博物学者》平铺直叙,告知读者小心美人鱼的迷惑,而《异兽录》则另辟蹊径,直接用图示将这骇人怪物展示给读者(图9)。这就是中世纪的美人鱼,这个迷人又危险的尤物手持铜镜玉梳,肆意飘动的长发勾勒出结实的上半身,柔软的胸脯裸露在空气中。可怜的水手见此情景,无一不受诱惑,陷入昏睡之后被拖入罪与欲的深渊。人们或许会好奇,既然虔诚的基督教会对性诱惑如此外露的图像不以为然,那么他们看到此情此景会作何感受呢?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科伯姆的说法,圣伯纳德(St Bernard of Clairvaux)发出疑问:“这种扭曲的美丽有何意义?使基督教同胞看到这种生物又有何意义?”不论会产生何种影响,好与坏,性总是卖点。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9 一只塞壬正拽着水手的头发,企图将其拉下船,另一个水手捂住耳朵,防止受到塞壬歌的诱惑,船下有一只拿着弓的人马兽

经过时间的沉淀,《异兽录》中的形象逐渐被大众接受。此后,仍有大量的插图手抄本,如《凯尔经》(公元9世纪),用越来越吸引人的方式展现人鱼的形象(图10),12世纪的赫尔曼·瓦朗西曼(Herman de Valenciennes)在其《诗集》中赋予美人鱼以音乐器具,弱化了她们的胸部和其他女性特点(图11)。《拉特兰圣咏集》(公元1260年)中的插图更类似《异兽录》中的色情版本:结实的人鱼裸露着胸部,手里抓着鱼(图12)。但是,这些插图并没有显示过多的女性气息。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现收藏在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图书馆的《里圣经》中,人鱼并没有硕大的胸部和飘逸的长发(如《异兽录》中所示),也不似之前那样骇人。巴塞洛缪·安格理克斯(Bartholomew Anglicus)在《万物性理大典》(13世纪早期)中详细地描写出美人鱼的可怕之处,夹杂着色情的描写,但仅有语言描写并没有配图,“壮硕的荡妇面容姣好,用靡靡之音诱惑水手堕入罪恶深渊”。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0 圣徒科伦巴《凯尔经》中的塞壬,9世纪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1 赫尔曼·瓦朗西曼等人编撰的《诗集》中的塞壬,13世纪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2 《拉特兰圣咏集》中的塞壬(约1260)

直到13世纪末14世纪初,西方动物寓言和插图手抄本才开始应用中世纪美人鱼性感外露的形象。这种转变收到的成效甚好,由于人气越来越高,到了中世纪盛期,这种作品变得遍地都是。下面两幅图(图13、14)摘自13世纪的动物寓言。图中的美人鱼顶着美丽的容颜,金色的秀发在空中飘动,裸露的身体结实光滑,赤裸的胸部微微凸起,当然身后还挂着一条鱼尾。她同样具备蛊惑人心的能力,也仍然散发着危险的气息。《飞利浦·肖恩动物寓言集》(公元1300年)的作者将塞壬比作“世界首富”,她们通过音乐和美貌偷走人类的灵魂。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3 13世纪初期艾希摩尔动物寓言中的美人鱼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4 13世纪动物寓言中的水手和塞壬

《勒特雷尔圣诗集》(1325-1340)中描写的美人鱼形象,可称得上是最佳约会对象。书中主要展现了中世纪英国的日常生活,但也包括了一系列奇特又神秘的生物,精美的羊皮纸上的一幅幅画像栩栩如生,其中就有一条美人鱼。插画师认为美人鱼是个蛊惑人心的尤物,与之前的形象差距不大,中世纪的读者一定会好奇地扫视她赤裸的身体(图15)。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本书的插画师将美人鱼手中的镜子和梳子镶上了金边。当中世纪的读者点蜡烛阅读此书时,金属边缘甚至会反射蜡烛的光芒,他的眼睛会不受控制地陷入塞壬的怀抱中。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5 《勒特雷尔圣诗集》中的美人鱼

15世纪末,插图手抄本中的美人鱼画像如暴风雨般席卷而来,其中不乏中世纪风格和现代风格的画像。《德语圣经》(1483)的作者在诺亚方舟的木板旁刻画了两条美人鱼(图16)。其中一条凝视着自己在镜子中的面容,一边梳着金色的秀发。紧实的胸部下紧连着曼妙的腰身,无缝衔接起她骇人的鱼尾。她的同伴也裸露着胸部,留着一头金色的长发,好像在示意诺亚过去,而诺亚则在人潮拥挤的船上,透过窗户充满恐惧地望着她。八年之后,雅各布·迈登巴赫(Jacob Maydenbach)出版的《百科全书》中有一章专门记载海洋生物,其中将美人鱼的性感描写得淋漓尽致(图17)。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6 安东·科贝格的《德语圣经》中木质手绘“美人鱼与诺亚方舟”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7 《百科全书》中的美人鱼

书中的美人鱼不再藏于水下,像阿德伯里美人鱼雕像一样,在岩石上尽力展开自己的尾鳍。她们的外貌也符合当代人的想象,飘逸的金色长发,令人神魂颠倒的面容,还有曲线动人的裸体。《百科全书》中展现的美人鱼形象性感诱人,为15世纪末的西方教会、艺术家、雕刻家和插图画家提供了灵感。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她们都无疑是个怪物,时时刻刻提醒着世人,女人是危险的。

但这些创作者又将雄性人鱼置于何处呢?在美人鱼被刻成三维立体石刻时,雄性人鱼着实是被艺术家们忽略了。但这也不是没有原因,因为雄性人鱼的形象确实没有什么警示意义,对世人的影响也较小。13世纪中期,《动物志》对雄性人鱼的形象描述,更加证明了上述观点。与赤裸性感的美人鱼相反,雄性人鱼身披道袍,头戴风帽,完美展示了男性对宗教虔诚与自制的追求(图18)。与美人鱼性暗示意味浓厚的前倾姿态不同,雄性人鱼似乎带着上帝的祝福,要为读者献上一条鱼。这种人鱼僧人的形象是从未有过的。16世纪下半叶,康拉德·格斯那(Conrad Gessner)在文艺复兴时期推出了百科全书式巨著《动物史》,其中就描写了一种叫“海僧”的生物,并配有插图。这位海僧全身裹在道袍中,故意留着短发,但与《动物志》中不同的是,这个海僧神情恍惚地展示着自己的胳膊和鱼尾

(图19)。雄性人鱼的形象清楚地反映出基督教会将奇幻融入宗教的能力,贬低女性的同时将男性置于统领地位。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8 《动物志》中的“鱼僧”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图19 古依劳莫·朗德勒《海洋鱼类锦集》中的“海僧”(以格斯那的原型为基础)

基督教会在利用美人鱼贬低女性这方面,似乎擅长过了头。毕竟,中世纪大部分西方民众都信任教会,将其视为提供指引的权威。教会频繁改换美人鱼的形象,让其不断性感动人,不仅使世人时刻警惕女人的肉体,还会激发普罗大众对人鱼的信仰文化。无论是基督教学者还是一般信徒都逐渐接受了这种文化,中世纪的制图者已经开始在世界地图中画上基督教美人鱼了,这使西方世界的人们更加相信,美人鱼和特里同一定生活在世界最远处。

受人鱼文化(以及对教会信仰)的熏陶,西方人经常参考前人做法,将人鱼编入各种民间传说。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人鱼不仅存在,而且曾多次被人类目击过。相传,亚历山大大帝同父异母的姐姐塞萨洛尼基,死后变成了一条美人鱼,不停地诱惑来往的水手,寻找弟弟的下落。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中世纪传说,曾有一条名叫美路辛的美人鱼,嫁给了凡夫俗子,最后却发现丈夫违反了当初许下的诺言,在她洗澡时闯进房间。当然,这两个传说大部分都基于神话,而不是事实(中世纪的人们也接受了这一点),然而老普林尼的描述仍然获得了很多支持。随后,人鱼不仅存在于基督教会的动物寓言和石刻壁画上,世人还为他们发明了很多民间习俗。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人们尤其推崇人鱼传说,其中苏格兰的传说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岛屿”。大体上来说,这些早期的民间传说仍然延续教会传统,将美人鱼描述为危险的塞壬,引诱男人坠入悲伤、危险与死亡。人鱼通常喜欢男人的灵魂:在苏格兰罗斯郡有一个传说,一个男人正坐在岸边阅读《圣经》,一条美人鱼来到他身边,问这本圣书是否能救赎她。男人否定地摇摇头,美人鱼尖叫着逃回海中。其他传说中,人类总是娶美人鱼为妻,久而久之却发现他们的妻子总是忧心忡忡,有时还会为自己的家族带来死亡。这些传说越来越贴近于西方社会现实,作者或用一整章(或一整本书)来描写这类故事,他们笔下的美人鱼可归纳为以下特点:通常都能够预言未来,或者实现别人的愿望;当有人违背她们的意愿时,会为此进行报复;通常会嫁给凡人,而她们的丈夫十有八九不得善终。这些危险的人鱼会让男性人类及其后代陷入不幸。

据说中世纪时期,西欧人与人鱼有过肢体接触。与民间传说中的一样,人类与人鱼的相遇都很符合基督教会的想象,也都暗含着对女性的贬低,富含训诫意味。重要的是,这些相遇缩短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中世纪的信徒由此认为,基督传说不仅仅存在于石头和书本之上,这使上帝的权威和力量再放光芒。恺撒·西塞利亚诺(Cesare Cesariano)于1520年曾说,人类懂得利用上帝的无所不能,创造出海陆都不存在的生物,对于他们,美人鱼不需要具有可信度。

例如,1187年,英格兰岛的渔民在岸边遇见了“状似野蛮人”的奇怪生物体。他们立即将这条“雄性人鱼”送至萨福克郡的奥福德城堡,但这条人鱼的境遇并没有改善多少。抓获他的人每天只喂给他生肉和鱼,他在城堡中的每一秒都痛不欲生。不难猜想,这条走投无路的人鱼一找到机会就逃回了海底。

然而,中世纪的人们可不止遇见了这一条人鱼。1211年,英国贵族杰维斯·迪尔博(Gervase of Tilbury)在其《皇帝读物》中写道,英格兰岛附近海域随处可见美人鱼和雄性人鱼,1250年,一位挪威作者解释说,特里同和美人鱼频繁出没于格陵兰岛附近水域。在基督教会所描写的美人鱼的形象基础之上,作者还写道,这些美人鱼“腰部以上是女人的身体,因为她们长着硕大的乳房,长长的手掌垂在身体两旁,头发厚而密,脖子和头怎么看都是人类的样子”。他还结合了民间传说,如果美人鱼手里拿着鱼朝船只游来,“船上的男人都会瑟瑟发抖,害怕命丧人鱼之手”。这些传说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为了欺骗大众,而是中世纪作家和学者可以通过它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基督教世界观。

中世纪时期的这些传说又为人鱼增加了奇幻色彩与可信度,其中最受欢迎、流传最为久远的是15世纪初在荷兰的一个故事:一群女人在艾丹姆镇外亲眼看见了一条“赤身裸体又无法言语的”美人鱼在水中挣扎。她们将她带到了附近的哈勒姆,将她培养成基督徒,教她如何“穿衣服”,给她吃面包和白肉。有位作家甚至说,她们赋予了哈勒姆美人鱼“一些神性,每当她路过耶稣像时,都会虔诚地礼拜”。与奥福德逃走的人鱼和其他文献中神出鬼没的人鱼不同,哈勒姆美人鱼是基督教使命化最成功的例子。荷兰人将这只雌性水怪调教成了亭亭玉立的基督信徒,并使她接受了自己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世人会想,既然基督徒都能使美人鱼变成文明社会的一员,那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做的呢?

到中世纪末期,西方人已经对人鱼有了详细的记载,并且形成了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印象。他们有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参考书籍,教堂上的石刻、动物寓言中的插图和文字描述都细细地描绘着人鱼的形象,一直以来,关于他们的传说流传不止,甚至还有人亲眼看见过这类生物,人鱼逐渐融入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航海业发达的城市,人鱼存在的合理性甚至成了一种流行文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人鱼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有时也充满政治色彩。实际上,美人鱼和特里同将西方人与更广阔的外部世界联结起来,帮助他们审视自身对帝国权威、宗教信仰和哲学好奇心的看法。欧洲人开始了世界航海,渴望找寻人鱼的踪迹,实际上,他们确实做到了。

这位水手已经精疲力竭了。两个月前,作为船员,他跟随着船长亨利·汉德森开始了驶向东北航道的旅程。两个月以来,他一直被使唤来使唤去:擦洗甲板,在桅杆上爬上爬下(他恐高),还要给蔬菜削皮。然而,在1508年6月15日的下午,他趁机偷了几分钟的懒,倚在栏杆上凝视着海浪中泛起的白沫,高高竖起的衣领不足以抵挡冰凉的风霜。他的思绪飘回了家乡,渴望快一些回到伦敦。

他已经开始想念齐普赛街的那家小酒馆,想念里面的大酒缸和赌桌。印象中的酒馆吵吵嚷嚷,有时还可以结交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但现在,他眼前只有兑了水的啤酒和满屋子住吊床的孱弱水手。同伴的尖叫声将他拉回现实。他匆忙跑到船尾,看见同伴正围着一条试图攻击船只的人鱼谈论不休。他对美人鱼很熟悉,经常有老水手喝多了之后,就开始谈论这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美丽女人。当然,年轻水手对老水手的话也是半信半疑,毕竟他们已经退出江湖很多年。

但他是相信托马斯·希里斯和罗伯特·雷纳的,此时他们两个正围着一条活生生的美人鱼大声尖叫。他走上前想一睹其真容,微微俯身却什么也没看见,回想起来,他好像确实在浪涛中瞥见了一条鱼尾。“我得告诉船长去!”希里斯一边说着一边和雷纳跑开了。他跟在后面,失神地用手指挠着湿透了的木质栏杆,眼神向海底深处望去。这片海好像比之前更奇怪了。

人鱼是如何变“美”的?

(来源:沃恩·斯科莱布诺著《人鱼:奇幻生物的人类想象史》,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