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国捐躯,为人民能够安身立命鞠躬尽瘁、殚精竭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看过《觉醒年代》的朋友们肯定都会被李大钊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所触动,他会以身作则,帮陌生的贫苦夫妻筹钱救孩子;他会走在革命的前端,宣传社会主义;他会无条件支持孩子们的爱好和梦想。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但就是这样一个忠烈之士,却在1927年被反动军阀抓捕,

4月28日遭受40分钟之久的绞刑,壮烈牺牲。

虽然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但是他生前的一言一行,他的为国为民之心,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对他的孩子们更是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家满门忠烈,一家世代忠良”

的李大钊先生的子孙后代的二三事。

一、大儿子李葆华

李葆华

9岁的时候被父亲接到了北京,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对于小李葆华来说,父亲就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凶的陌生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李葆华发现父亲并不像他看到的那么凶。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父亲不会对自己发脾气,不会干涉自己的所有选择,反而会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拿自己最喜欢的邮票逗自己开心。对他来说,跟父亲一起讨论邮票是一生中最难忘也是最幸福的记忆了。

17岁那年,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李葆华主动要求参加了父亲领导的反帝示威大会,见证了“三一八”惨案的经过。这次示威中,段祺瑞执政府(不是段祺瑞)竟然不由分说直接下令开枪,47名青年当场牺牲,200多人受伤。

惨案过后,李大钊以及中共区委被迫转向了地下,李葆华成为了自己父亲的通讯员,与父亲并肩作战。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形象

那段时间,李葆华负责将寄到家里的信件和书刊收好交给父亲,观察军阀的动向,及时给革命人士通风报信。

1927年,李大钊先生和妻子长女一起被捕入狱,李葆华在鲁迅先生以及父母妹妹的掩护下逃过一劫。

李大钊先生牺牲后,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担心李葆华接受不了,鲁迅先生都想好了安慰的话语。然而李葆华知道父亲牺牲的消息后,沉着稳重,

鲁迅先生这样记载:“说了等于没有说,他镇定有觉悟,听完消息之后又拿起报纸仔细看了看,默然退下。”

之后李葆华改名为

“杨震”

,由蔡元培先生开证明,其他进步人士掩护,前往日本学习,于四年后在日本加入共产党,“九一八事变”之后,毅然回国。

这次回国他才知道父亲之前受到了怎样的酷刑,是怎样的英勇坚定,这也让他内心的信念更加坚定。

回国之后,他一直以赵振声这个名字活跃于北平的地下组织,1937年被调往了北京,之后一直使用的是赵振声这个名字,直至北平和平解放。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1940年李葆华隐姓埋名回到了故乡却被人出卖,幸好鬼子行动的时候被老乡看到了,他才得以侥幸逃过日本人的搜捕。之后在亲人的劝说下,李葆华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家乡。

在路上他遇到了劫匪,但是他十分冷静,直接跟劫匪说:

“你们是因为穷才在这里当劫匪,而我的目的是让老百姓不再苦下去,所以我要去当八路,我把钱都给你们,车就给我留下吧,我还要赶路。”

就这样,在劫匪满脸复杂的情况下,李葆华骑着自行车接着上路了。之后他就一直活跃在为国为民的第一线。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七大”前后,他和女青年田映萱相识相恋并且喜结连理。抗战胜利之后,李葆华担任组织部部长,奔赴了国民党占领区,而且毅然拒绝了弟弟想留在城市工作的请求。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田映萱

1949年2月4日,

李葆华恢复原名,10月1日作为北京市委领导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那一年他40岁。

站在城楼上的那一刻,他一定是想起了他的父亲吧。

他替父亲看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那一刻,替父亲完成了未了的心愿。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点名让他主持中国的水利事业,从那以后,他亲自到深山考察,在考察期间他一直保持低调简朴。考察之后回到北京不到一周就将调查报告送到了政务院中。

他为大陆的水利水电事业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江河的治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之后还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安徽省省委书记、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在任期间,他改善民生、工农两业共同发展,恢复了中国银行在国际货币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合法地位。

作为和父亲接触最多的孩子,李葆华深受父亲的影响,学到了父亲所有的精华,在教育方面更是十分像,都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们做榜样。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退休后的李葆华

他的三个儿子都廉洁奉公,长子李青曾任浙江省统战部部长,二儿子李宏塔曾任安徽民政厅厅长,小儿子李亚中任国家水利部水文局主任工程师。

2005年2月,一生服从组织,为国为民的李葆华先生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同年6月,中纪委收到数封检举李宏塔贪污受贿的举报信。

二、孙子李宏塔

不管什么时候,贪污受贿都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所以接到举报信的中纪委第一时间就派了调查组前往安徽调查。

调查小组在安徽走访调查的这段时间里,发现被举报的

李宏塔总是默默地做很多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很伟大的事情

,而且也并没有发现举报信中那些问题。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李宏塔

每个熟悉李宏塔的人都知道,他每天上下班都是骑着自行车,数十年如一日,不论风吹雨打。据他的妻子说,李宏塔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

一直到2003年,年龄稍大,骑自行车不方便了他才换了一辆电动车,他还幽默地跟周围的人说“我这也算是与时俱进了哈。”

李宏塔一直都住在55平米的宿舍里,整间房子一览无余,小房子里不仅没有一件新家具,连个像样的设备都找不到。调查组后来还发现,李宏塔不是没有机会分到新房子的,他曾经多次负责民政厅机关的分房工作,但是每次分房他都不会有一点私心,总是将机会留给那些更需要的人民。

后来还是同事们实在看不下去了,上报省政府,这才给他补了一间小套间。工作这么多年,李宏塔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可是他竟然连一万块钱都没有存到。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后来调查组的同志们问了李宏塔的同事们才知道,每年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就属李宏塔积极,每次也是他捐得最多,不仅如此,他还总是帮助一些穷苦人民、福利院的老人、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些可以走程序报销的事情他嫌麻烦,直接自己掏钱办事。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下乡走访的李宏塔(中)

而这次恶意举报,让调查人员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省厅厅长,

他们没想到,李大钊先生的孙子、第一任中央人民银行行长李葆华的儿子竟然会过得如此清贫。

回到北京后,调查团将调查结果如实汇报,大家听完后都深受感动,中纪委机关报更是用一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在李大钊革命家风沐浴下》的文章。

2021年6月29日,李宏塔荣获“七一勋章”,他对媒体说:

“祖父和父亲都是我的榜样,跟他们比起来,我做得还是太少。”

他还说,父辈们的身份给他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他要时时刻刻牢记为人民服务。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他说,他要将勋章送到祖父李大钊的纪念馆,以告慰祖父。

李葆华和自己的儿子们家里都挂着李大钊先生的那副举国皆知的对联,他们时常坐在下面回忆、思索、反思。

除了李葆华一家外,李大钊的其他儿女们也担得起李大钊后代的名头,也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李葆华的弟弟妹妹们

李星华

,李大钊的长女,李葆华的第一个妹妹,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参加地下革命工作,积极宣传革命理念,营救被捕的同志们。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李星华作为家里的大女儿,父亲去世时,哥哥忙于革命,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只能辍学回家,帮着母亲一起养家糊口。直到1931年家里情况好转,她才得以继续回校读书。

1935年加入抗日救国运动,于第二年和同学贾芝结婚,且一起去了延安教书。

在教书的时候她还热衷于文学创作,热爱文学的她先后创作了《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著作。1979年李星华于北京病逝。

李炎华,李大钊的二女儿,李葆华的第二个妹妹。父亲去世时她仅仅8岁,从小也努力学习,长大之后跟姐姐一样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大黑坨小学和冀东建国学院工作过,最后转到了北京。在北京一直待到了离世,她和姐姐于同一年逝世。

李光华

,李大钊的二儿子。父亲去世时他只有四岁,1940年投身于革命事业,先后担任多个重要职位,于201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他留下的遗言是:我去世之后,不要大办葬礼,一切从简。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李欣华

,李大钊的幼子。父亲去世时他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婴儿,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去世时也才7岁。虽然没有见过父亲,但是他也继承了父亲的美好品质。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他跟两个姐姐一样从事了教育行业,主动要求去支教,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1989年于北京逝世。

李大钊先生,一生为国为民,一生跟黑暗作斗争,一生都在救济百姓。他是所有革命者的标杆,也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英雄。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李葆华等人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不懈地奋斗着。

“为立国捐躯,为建国奋战,为强国拼搏”这可谓是对李大钊先生祖孙三代最真实的写照了,他们以最简单的方式告诉了我们,就算人已不在,精神会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现如今我们提到李大钊先生一家时,脑海里总会闪过那句

“李大钊家族,一家忠烈,世代忠良。”

他们的精神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照耀着我们祖国的中华大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