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作者:小僧乱翻书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混乱多年的战国局面,也终于剿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嬴政登基自称始皇帝,也由此开启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大一统格局,他也可称得“千古一帝”,注定在历史上留下他的故事。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嬴政)

秦始皇登基后连续五次出巡,脚步是经过中国的大江南北,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么频繁的出巡呢?甚至最后也死在了出巡的路上,是为了寻仙问药,追求长生?

还是巡视天下,以彰大秦之威?从始皇出巡的目的,我们就知道他到底要找什么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秦始皇出巡)

一、祭祖显威,对抗外敌

其实皇帝出巡在古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后来的乾隆,那也是多次南巡。当时的始皇帝频繁出巡,一个是有自身的目的,再一个那便是传统了,《尚书》中记载身为天子,应当五年一巡守,可见天子出巡本来就是应当的事情。

而对于始皇帝而言,这也是他们秦王的老传统了,他的祖辈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都是有频繁远行、甚至跋涉山川的记录的。

秦王勤勉勤政历经六世,从没有放弃过一统的概念,到了嬴政这一代,他的性格是很受老秦人的影响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秦始皇)

所以频繁出巡这件事情,在嬴政身上真的是很正常的。那便要说到他频繁出巡的第一个目的了,祭祖显示大秦神威,还能够安宁天下,抵御外敌。从嬴政登基的第二年开始,他便大规模的修建,以咸阳为中心向八方延展出去的道路。

有通往山西的,也有河南、河北、山东的,还有往甘肃的,这道路修建规模高,道路需平坦,道宽五十丈,每隔三丈就有一棵树。而且为了出巡以及后世方便,嬴政还开创了驿站,可以让官员在驿站休憩,而官府相互之间传递文书。

准备工作就绪,秦始皇的第一次出巡目标很明显,那就是秦人的故土甘肃天水。当年周天子分封,秦国的老祖宗就是在天水起家,而历经六百多年,他们才稳定中原,秦王终于一统天下。这样的好消息,是一定要告诉祖辈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秦始皇巡游)

于是秦始皇从宁夏、甘肃经过陇西,最后是成功抵达了天水礼县,这一次的目的是为了祭祖,也是在间接展现秦朝的威仪。之后又从天水向东出发,一路按照秦人的东进路线,最终是回到了咸阳。

当时秦始皇平定六国不久,许多六国的残余势力依然是虎视眈眈的,甚至根据记载,在原来的楚地上,秦军还曾和人发生冲突,这很有可能就是楚军的残党。尤其是最后灭掉的齐国,齐国是除秦国以外,实力最强盛的,所以嬴政对齐人的防备更甚。

在四次向东出巡的过程中,他有三次都曾在齐地游历,可见嬴政对于齐国的关注和防范。而在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出巡中,秦始皇的目标又变成了北边。这其中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便是匈奴。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匈奴)

匈奴一直盘桓在北方,修筑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匈奴,当时匈奴屡屡骚扰北方边境,行事极端。

于是秦始皇派出大将蒙恬率军出征,向北方进发。蒙恬是秦朝著名的将领,用兵神速,很快在和匈奴的对战中获胜,收复了失地,建立了边防。

修建起了从临洮到沈阳的万里长城,这个屏障让匈奴不敢贸然来犯。所以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北巡,也是为了巡视边塞,抵御外敌。第四次中,秦始皇过了山海关,抵达了辽宁的绥中,之后又从内蒙古返回了咸阳,随后从咸阳派了十万人去榆林戍边。

在第五次中,派遣受贬的人去守边塞,在西北地区驱逐匈奴,在黄河以北的一带,设置新的郡县。又让蒙恬加强了北方的防御,修筑城墙和军事要塞。

所以这两次的北方巡视,很明显就是为了御敌,也是更家大范围的宣扬秦朝的威仪。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秦长城遗址)

二、拜宗教祭山,寻找长生之法

古代的封建社会对于鬼神之说,是深信不疑的,尤其是君权神授,而对于神权更是整个社会的崇拜对象。所以古时候的皇帝也往往会为自己造势,说自己出生时天有异像,来显示自己的不同,这是整个时代的如此。

东方的思想时以山东为中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始皇很快再次出发。公元前219年,在第一次出巡后的一年后,秦始皇的第二次的出巡开始了,这次的目标也正是东方各地,在这途中,嬴政祭祀泰山,还刻下石碑歌颂自己和秦军的功德。

这一次的出巡中,始皇帝常常遇见大风大雨的天气,有一次天降大雨,无法行进,嬴政刚好找到一颗树可以遮风遮雨,于是这棵树还被他封为了“五大夫”。在东方的这次巡守,后面还向南前进,去了安徽、湖南等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五大夫树)

而他在巡视南方时,也有多次的祭祀的记载,比如过彭城,始皇帝“斋戒祷祠”,在湖南时,也在湘山祭祀,在湖北云梦的时候,更是在九凝山上祭拜尧舜禹,在会稽也会祭拜大禹。可见当时始皇出征,对这些神权是很尊敬的。

还有一点,那便是秦人对于海神也十分崇拜,而当初山东临海,又是东方的中心。在诸多加成下,秦始皇去山东出巡的次数可以说是相当多了,而且始皇帝之所以会去祭祀,在《史记》的记载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对于秦而言,许多山川名岳都在东方,而秦地位居东方,也不可能贸然迁都,所以频繁的东巡祭拜,能够让这天地山川的鬼神,皆护佑秦朝。

而对于嬴政来说,他的出巡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寻找长生的秘诀。嬴政本人是非常推崇鬼神迷信的,这其实也是古代的人绝大部分的思想,而到了执政中后期,这天下江山,让嬴政不想放手,他对于长生有了一种强烈的欲望。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秦始皇寻仙问道)

他想长生不老,也开始四处寻找长生的仙药,而齐地靠海,便有海市蜃楼的出现,也诞生了许多滨海传说,让人以为海的那一边是仙境,可以寻求长生。

于是在秦始皇巡游到了琅琊时,便有许多方士一同上书,说在海中有三座神山,他们能够帮助始皇寻找长生的秘诀。

于是随后在三次出巡时,到了山东,秦始皇命令方士徐福带领了500的童男童女,驾船出发,为寻求长生。但我们也知道,这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老,徐福出海之后,根本找不到仙人和仙药,还损失了很多时间和钱财。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徐福东渡)

他又诓骗始皇说,海中有大鱼,在秦始皇的最后一次出巡时,始皇还亲自射箭向大鱼,之后徐福又带了一批人马出海,便再也没有回来。相传这一行人去了日本,也是日本的前身,但这也只是传说而已。

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嬴政对于长生的一种渴求,甚至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巡游中,他也没有放弃寻找长生。从最初寻仙问药再到始皇去世,可以说他的后半生苦苦追寻所谓仙道,但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渡海求仙)

他每次在海滨之地的停留时间都很长,几个月都是有可能的。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向海外寻仙。所以说秦始皇频繁出巡,就是找什么那便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但是他的出巡目的绝对不止于此。

在他一统天下之后,数次出巡都对秦朝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越是出巡,越能够了解民生,越能够彰显秦朝的大国风范。对于这个刚刚平定天下的皇帝来说,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现在我们对于,秦始皇为何频繁出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我们在他的身上,能够看到身为一国之君,身为历代一来第一个大一统皇帝的责任。车同辙、书同文,对于始皇帝来说,他的功绩是绝对大于他的过错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秦始皇)

三、秦始皇去世,天下大乱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再次出巡,到了湖北、湖南、浙江等地,但在巡游到了平原津一带的时候,忽然身患恶疾。

大概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始皇对于“死”这个字讳莫如深,到了七月的时候,嬴政也没有支撑下去,最终是在沙丘病逝。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秦始皇)

而原本应该继位的公子扶苏,却被宦官赵高联合胡亥,还有李斯等人,强行被废。

随后秦二世胡亥登位,将扶苏诬陷为不孝,污蔑蒙恬不忠,最终逼迫二人自杀。随后三人命令车队连夜回到了咸阳,但这时的秦人并不知道始皇帝已经死了。

他们假装嬴政还活着,继续摆出巡视的样子,一路回到咸阳,赵高、李斯把持朝政,赵高行事恶毒,他为了独揽大权将李斯害死,而胡亥也是赵高的傀儡罢了。在秦二世昏庸无能的治理之下,之后大泽乡起义爆发,各路响应,从此天下大乱,秦朝灭亡。

如果不是因为奸臣当道,秦朝的时间可没这么短,但是我们不得不感叹,如果不是因为嬴政的早死,这天下的情况会如何变化,我们还尚未得知。如果嬴政没死,我们的版图也许会再大些,我们的发展也会更加强盛一些。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要频繁出巡,他到底在找什么?

(秦始皇)

所以嬴政想寻求长生,这实在是因为他的一生,还有太多宏图大业没有完成,他想开创的是盛世,可偏偏上天捉弄,扶苏被废后,秦朝真的是不服存在了。

参考资料

孟宪斌. 秦始皇出巡记[M]. 三秦出版社, 2006.

秦始皇巡游了多少次[OL].我爱历史网,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