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传记故事》海明威命运逆袭改变世界传记

作者:中美集团陈永工作室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传记故事》海明威命运逆袭改变世界传记

中美陈永编译编著

[接上期]

五.文坛破冰者

2.被海明威创造的现代文学

对于文学海明威向来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对十九世纪美国文坛流行的霍桑、爱默生以及惠蒂埃等作家的文学,他并不怎么推崇。他认为这些人虽然都很有名望,或者非常绅士,但他们的小说内容是没有动感,没有灵性的。他非常不赞同古典作家的文学作品,认为他们的文学语言太过传统,太过死板,没有创新,也没有生动活泼的日常用语或口头语,因为他们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太严重,以至于他们的文学语言书卷气太重,再加上这些古典作家一般处于社会上流,接触不到社会最底层的广大民众,所以也就不可能懂得来自生活,也最贴近生活的语言。简而言之就是矫揉造作,不接地气!在他的心目中,所推崇的是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因为马克.吐温一直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是从民间社会生活中淬炼出来的,他的文学语言也来自于最真实的民间生活,生动活泼,充满新意。

海明威喜欢这种写法,并发扬自己记者的经历将这种写作方式加以改善,最终形成独特的极简主义风格。在《太阳照常之前》,海明威已经写作了很长时间,创作出无数的短篇小说。但大多数都因为不符合当时的文学市场潮流被无情退稿。现在备受我们推崇的海明威“极简主义”写法,并不被当时的编辑看好。他们更偏好于语言华丽,情节冗长的传统浪漫小说。可想而知,海明威的极简风就像一个异类。甚至有位编辑在退稿信上对海明威写道——如果我们出版这本书的话,人们不但会说我们恶毒伤人,还会形容我们的品味无比差劲。

曾经有一家小出版社出版了海明威的两本小书,其中收录了他的一些诗、随笔和短篇小说。这两本小书很好地展示了他革命性的新风格,但是并没有为他赢得什么读者,它们流入市面的数量,加起来也没有超过500本。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海明威的朋友菲兹杰拉德,几乎每周都有短篇小说发表。菲兹告诉海明威,他会按照编辑的要求,把文章改成人们想看的类型,这样子就可以获得稿费。海明威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他曾说为了吃饭这么做,那就不是人。

就是在这样普遍不被看好的环境下,海明威开始写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因为他意识到,只有长篇小说,才是大洋两岸的优质出版社最为看重的东西,能够让他在文坛一炮打响。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传记故事》海明威命运逆袭改变世界传记

长篇小说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海明威至少有过三次失败的尝试。第一个想法刚成形就胎死腹中;第二次倒是付诸实践,但是稿子写了二十多页,就被他放弃;第三次尝试看上去已经到达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但一次痛彻心扉的意外使他丢失了小说的全部稿件,这也让他做一个作家的意志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还是决定继续。在这个过程中,他饱受文思枯竭之苦,有时候整整一上午只能在纸上挤出几句话。

终于,在经过一次旅行后,他写下了旅行中发生的一切。

这就是《太阳照常升起》的第一稿,为此,海明威写满了7个小本子,8万多个单词。

经过数年的挫败和积累,海明威的首部长篇小说终于诞生。他把成稿命名为“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从《圣经》中借来的一句话。 “太阳照常升起”是他从“生命的虚空”这一段落中提炼出来的。

海明威摒弃曲高和寡的内容创作,将焦点对准普罗大众,将巴黎文坛上形形色色的人写进了小说,对普通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有趣的八卦;但它又写了新的一代人,他们的迷失、痛苦,死亡与生存,全都以一种前所未见的口吻道来,这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锋之作,十几年来一直在酝酿的那场文学政变,至此终于找到了它的大众领袖。

《太阳照常升起》成功之后,海明威仍旧笔耕不辍,不断提升自己,突破自我!发挥狠劲,把简洁的风格推向极致。他立下豪言——我的书将雅俗共赏。他要让中学水平的人都能看懂他的作品,同时做到简单但不浅薄。

一本小说,如果要细致描述人物的生老病死、嫁娶谋生等,篇幅会很大,而且要求细节上精雕细琢,相比很多老牌作家,海明威清楚自己毫无优势。要想超越他们写出好作品,就得另辟蹊径,推陈出新。比如描写的时候排除所有对读者而言不必要的部分,又要让他们读过后,感觉真的发生过一样。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海明威做到了。他反复研究“省略的艺术”,揣摩如何将关键情节藏于表面的叙述之下,如何削减对话,绕开比喻。手起刀落,能砍则砍。不影响整体表达的文字,删!已经了然于心的细节,删!总之,删除所有多余词汇。

有记者问海明威,不写作时,你仍会保持观察,寻找素材吗?

海明威说,是的,但观察并不是为了写,而是为了不写。

他见过马林鱼交配,也深入研究过马林鱼,于是他不写这部分。他曾遇见五十多头抹香鲸,还尝试用鱼叉去叉,于是他也不写这部分。他所了解的所有关于渔村的故事,他都不写,但这些都构成了冰川水下的部分。删掉所了解的那些东西,就会加厚没露出水面的部分。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传记故事》海明威命运逆袭改变世界传记

经过冰山法则的洗礼,海明威的作品更耐人寻味。一座冰山的仪态之所以庄严,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种“省略”的写法建立在对读者的尊重上,仿佛读者与作者同心合力,一起营造出了人物和场景。但与此同时,这也是对写作本身的尊重。如果一个作家因为不懂自己要写的东西而采用了省略的方法,那他只是在作品中留下了空缺。所谓“空缺”,不只是指无意义的省略,也指表述“空乏”,换言之,没有直指现实的深度,而这就是写作的“不认真”,没有写出真实的情况,这是对写作的不尊重。

由此可以看出,“冰山”这个意象,于海明威不只是一种风格,同时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写作和对人生以及世界的态度。在语言的简洁,不露声色、不事张扬的叙事背后是无尽的丰采,是对人物透彻的刻画和对自我的全面的透视。

他的作品,就像一个聚光灯,读者只能看到聚光灯下的内容,但透过这个灯的光芒读者思绪会扩散,会看到文字以外的意境,水面之下的冰山。就像《永别了,武器》的结局,主人公执意要看一眼已经因难产离世的妻子,看到后又没说一句话,没流一滴眼泪,转身离开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表面风平浪静,但无声的诀别下,我们依旧能体会藏于水下那撕心裂肺地痛。

在《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拖着老人游了一天一夜,老人几乎晕倒,但仍坚持不放弃,海明威用极为简洁的几个字“拉呀,手啊,他想。站稳了,腿儿”,准确表达出老人的疲劳感,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在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结尾,海明威不厌其烦地重复“那就请你,请你,求你,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千万求求你”,形象表达了姑娘的心烦意乱,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又比如小说《杀手》的开头,服务员乔治在仅有两名客人的情况下,上餐时仍开口询问“哪一份是你的?”面对心狠手辣的杀手顾客,他必须更谨慎,千万不能出错。这句话多余的问话,充分表达出乔治的高度紧张情绪。即使没有对环境、氛围的描写,读者也能体会到餐厅的恐怖气氛以及乔治早就吓傻的傻笑。海明威用看似无动于衷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小说人物的心理。

在这种貌似纯粹客观的背后其实是叙述者和作者的强烈的主观认知,尽管低调,乃至模糊,依然情意深切,甚至动人心魄,这就是海明威“冰山”下的八分之一以外的精华内容所在。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传记故事》海明威命运逆袭改变世界传记

海明威从事创作之时,正当美国文学界崇尚华丽、繁缛的文学语言。海明威敢于突破传统,打破惯常小说晦涩冗长的文风,创造新的风格和手法来适应题材的需要。在创作过程中,他也不免会流露出迷惘、失望和挫折感,但他没有消沉,而是一直坚持努力,不满足于尾随他人、孜孜不倦的寻觅着反映社会现实新文学的表达方式。他摒弃了那些华丽的辞藻以及繁多的形容词,用清新,简洁、紧凑、平实的语言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具有生命力。他的语言取自生活并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简洁而深刻。因此,他的作品凭借独特的冰山理论,轻快的节奏、洗练的笔触、删掉心理深度,仅仅保存动作的写法,天然地与大众更亲缘。

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海明威从不餍足,一直在想方设法突破自己,将简洁有力的写法发挥到精益求精。他用自己的创作,吹响了现代主义的号角。用个体写作实践文学观念的更新、将个体经历嵌入时代情绪,成为美国现代文学当之无愧的开创者!

《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传记故事》海明威命运逆袭改变世界传记

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海明威命运逆袭改变世界连载传记故事——第五章第三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