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信公司电器中心调整三班班长柯晓宾
精进工艺 保障高铁安全(二十大代表风采)
本报记者 孟祥夫

柯晓宾在公司电器中心车间。 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中心继电器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一名女工手持调整钳,上抬下压、里扳外掰,时而摘下衔铁用木槌敲击,时而用简易硬塑料板齐一齐接点座。很快,继电器调整完毕。
她就是沈信公司电器中心调整三班班长柯晓宾。80后的她潜心钻研技艺,成为调整线上的业务骨干,获得“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铁路纵横交错,高铁千里奔驰。如果把信号控制系统比作高铁的“神经中枢”,数以千万计的继电器就是一个个“神经元”,是高铁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继电器块头不大,调整工序的难度却很大。
继电器的人工调整精确度很高,调整接点间距需要控制在0.05毫米到0.1毫米之间,调整触片的力度要控制在200毫牛左右。柯晓宾解释:“扯断一根头发的力度大约是1800毫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