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食品安全报》专访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炜

作者:黄山市广播电视台

"五岳回来不见山,黄山回来不见岳。安徽省黄山市因"黄山"而得名,因"文化之徽"而以"旅游"著称。国内旅游资源丰富,景区众多,每年吸引千万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如何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吃得安心,吃得舒心"?如何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寻求创新发展?打造"食品安徽"品牌有哪些新举措?近日,《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在本次采访中采访了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伟。

记者:人们吃了一天,先给安吃。食品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最重要话题,黄山市市场监管局正在通过哪些法规和做法来保护公众食品安全?

李伟: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吃得自在,吃得舒心",一直是黄山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和庄严承诺,也是黄山市市场监管者的神圣使命和首要责任。

近年来,黄山市市场监督局围绕黄山旅游发展,对安徽省餐饮服务质量标准提出提高要求,深入推进旅游餐饮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建成省级餐饮质量安全座2座、市级旅游餐饮标准化示范座25座、示范店729座。

为进一步探索食品饮料食品安全监管和社会治理新模式,2020年8月,黄山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实施"周三查房",按照双随机突击检查的原则,将市、县、乡三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动起来,邀请社会各界参与监督检查, 提升全市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水平。今年以来,黄山市市场监督局坚持每周"周三检查厨房",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着力打造"周三检查厨房"黄山模式。

目前,黄山市市场监督局已将"周三检查厨房"纳入年度市到县食品安全综合目标考核,推动"周三检查厨房"正常发展。结合食品饮料食品安全监督的实际情况,每周确定检查对象,围绕检查主题,每周三下午到现场检查图片和文字等形式报告检查,重点解决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难以阻挡。

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8月以来,黄山市共组织50次"周三厨房"活动300余次,出狱执法人员1.8万余人次,邀请"两代表一员"600余人,社会监督800余人,媒体记者580余人,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 检查餐饮服务单位8200多个户,发现和整改问题3200余例,80例,检查无不合格食品604公斤。

记者:夏秋两季是旅游旺季,也是食品安全风险高发的季节,黄山市市场监管局是用什么做法来保护广大人民的食品安全的?

李伟:为保障广大夏季食品安全,按照安徽省市场监督局、黄山市市场监督局的统一部署,精心策划,积极行动,深入开展全市夏季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坚决坚持食品安全底线。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检查了33969个业务单位,检查覆盖率达100%,发现并及时整改风险隐患10390个,取检食品1822批次,195例,宣传培训271个,培训40328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订购逐渐成为快节奏生活的"必备品",网络食品安全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为确保网络食品安全,黄山市市场监督局组织网络订购食品安全专项整改行动,制作"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商实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十大",并采访第三方网络订购平台,开展"食品安全4号"网络订购专项整改行动。

黄山市市场监督局还通过该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向网红餐厅征集公众关注,邀请"两人代表一员"、值班主管、社会爱好者和媒体记者参与全过程,向社会公开监管执法行为,引导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对于秋季招生,黄山市市场监督局还会同市教育、卫生、公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2021年秋季学校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联合开展学前校园食品安全检查、秋季学校食品安全检查,抓好校园食品安全。

记者:目前疫情仍处于不稳定阶段,为了保证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黄山市市场监管局怎么做?

李伟:黄山市市场监管制度上下警示疫情防控"常态化"并不意味着"常态化","低风险"不代表"零风险",坚持"快速、通过、阻断、严格"的工作要求,做深入、务实、精细化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快速反应,执行上级要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谨慎、不瘫痪、不厌战,细化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从实战出发,加强应急演练;

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案件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进口冷链食品管理规定经营行为的查处,按照有关规定从上级查处,依法纳入信用体系, 并将所有严重违法行为移交公安机关。

二是加强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今年年初,黄山市市场监管、公安、卫生、交通、商务等五部门发布《黄山市关于打击非法经营进口冷链食品行为的通知》,对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提前24小时报告, 进口冷链食品无检验检疫证书、核酸检测证书、消毒证书、可追溯性证书、地方监管仓库清关证书和追溯编码,不得加工销售。自"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上线至今,黄山市累计登记进口冷链食品企业主体1236个,采购批次1186批次,证据批次2204个,建立入销账户数量4196个,全部出库进口冷链食品全部分配代码, 特殊区域销售。

三是规范建设,加强集中监管。2020年底,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实现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库全覆盖,共有9个集中监管仓库,每个集中监管仓库已成立仓库监管、核酸检测、集中杀灭三个小组。完善监管仓库运行管理、应急预案、值班值班等制度,具备人员、物资、技术力量,执行核酸检测、预防性和综合消毒要求。每个仓库都设置了中转仓库(待检验区),核酸检测结果不出来,不与其他进口冷链食品混入仓库。同时,"黄山城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在全省首届应急演练中举行。

记者:2021年3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实施"安徽食品"品牌建设的意见》,提出努力打造"食品安徽"品牌。目前,黄山市在推广"安徽食品"品牌建设的局面如何?

李伟:黄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徽食品"品牌建设,8月23日,市委书记凌云在食品安全工作批复中强调,"要把'安徽食品'品牌建设为新抓手,努力推动黄山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生态化、国际化、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新黄山做出新的贡献!7月16日,市长孙勇主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转达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安徽食品"品牌的实施意见,审议并通过《关于推进"安徽食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 具体部署推进"安徽食品"品牌建设,将"安徽食品"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食品安全评审评价重要内容。市粮食安全办公室先后召开了主任(扩容)会议、"安徽食品"品牌建设推广会和认证评估培训,部署推进全市"安徽食品"品牌建设和认证评估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品牌建设任务。

目前,我们已出台《黄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推广"安徽食品"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阳山市2021》《安徽食品》品牌建设和培育规划,结合黄山市食品工业实际发展情况,从推广食品品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食品品牌的培育, 加强品牌创建管理,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品牌支持能力等五个方面确定了21项具体措施,推动"食品安徽"品牌建设。

记者:小作坊虽然"小",但事关民生"大事",也是当前亟待解决食品安全的"难事"。针对这一障碍,黄山市市场监管局采取了哪些做法进行改进?

李伟:针对小食品车间"多小散"的情况,黄山市市场监督局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小食品车间"千万"整改升级工程(建设多个小食品车间集中加工示范区,打造十精品标杆食品车间,建设百家示范食品小作坊, 完成千家小食品车间注册),坚持分片、标杆引领、典型驱动、综合管理,大力推动小食品车间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助力人民心脏工程振兴。

在2020年小作坊培育考核工作的基础上,黄山市市场监督局指引部分小作坊对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再次进行改造升级,使设备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工艺更加科学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更加有效。目前,黄山市已建成精品标杆食品作坊10个,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导作用。此外,选择一批硬件条件较好、意志较强的小作坊作为示范对象进行培育,按照要求创建标准化食品作坊,根据当地情况、分类和政策,通过行政指导、资本奖励等措施进行规范推广。

为加强对小食品作坊的监督管理,黄山市市场监督局创新食品网格管理联合工作机制,依托网格成员加强日常巡查,实现违法违规行为快速发现、有效监管、及时处置。黄山市市场监管部门与文化旅游部门、住房建设部门形成联合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检查,打击无证小作坊,堵塞其产品销售渠道。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在食品车间隐患检测、日常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联合管理、综合管理,实现工作的无缝对接。通过整改、帮助和指导,使小食品车间要上岗,全面监督。

记者:接下来,黄山市市场监管局还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公众"舌尖安全"?

李伟:黄山市市场监督局将努力打造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为新的起点,打造"安徽食品"品牌作为新抓手,坚持"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善于向强者学习,敢于与快跑、敢于与优秀同行赛跑, 要"知难难,苦不说苦"的勇气,加强对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的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确保广大中外游客"安全在舌尖上",为打造全实力的"安徽食品"品牌贡献黄山!

继续阅读